【摘 要】
:
出生于80年代在很多人看来是幸运的,尤其是作为艺术家。中国青年艺术家多指涉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要好于70年代,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承上启下的一辈,正好延续着自80年代改革转型、文化艺术新兴的转型,以及中国国际化转型的节点中。生于80年代要幸福很多,因为当代艺术已经和世界接轨,当代艺术的市场也到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只要看80年代就足够了。动画作品《最终试验飞行体》截图。 叶凌瀚出生于80年代中期
其他文献
合身的衣服会让你看上去更瘦,oversize的衣服只会让你看上去更加oversize,而太紧的衣服也会让人显胖。 当然,这并不是要教你从此放弃不再控制体重,只是如果你懂得一些穿衣和妆容之道,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合身的衣服会让你看上去更瘦,oversize的衣服只会让你看上去更加oversize,而太紧的衣服也会让人显胖。 1 Max Mara 连衣裙 一串闪亮的V形项链能帮你塑造出一个
不管什么时候,总会有化妆新手想知道如何自己化妆,也总会有那么些常见或不常见的错误让人不知该如何避免,看下这些,你都中了哪些招? NG:紧紧抓着粉底刷 如何老练地用粉底刷做出完美底妆?秘诀就在刷子的尾端。握住这里,可能会感觉不那么容易控制住刷子,但力道会变得轻柔,这样刷出的粉底透亮自然,不会有厚重的刷痕留下。小提示:用一泵(按压到底)的粉底液均匀覆盖整个面部,再用两泵的粉底液重点遮瑕。 1
如果说一个人常常把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投射到喜爱之人的身上,那么谁不希望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或者沉着冷静闪耀着智慧之光?但是偏偏有那么一撮人,说他们剑走偏锋也好,说他们品位孤僻也好,却偏偏就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始终站不到人群中点的配角——比如“蓝岭山男孩”乔什·哈洛威。 他是影迷口中的“骚爷”,是陌生人看着眼熟却需回忆半天才想得起来的《迷失》男Sawyer,就连他的成长履历都普通乏味得像隔壁阿
如果你有0分钟……参照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 大多数人认为做爱的想法受身体的欲望驱使,可是加不完的班、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如履薄冰的人际关系,随便一样就能轻易打消掉你所有的念头。性到底是为爱加点巧克力还是例行公事,全看你的态度。诀窍是立即行动:先确定你跟他做爱不是为了履行义务或者完成繁衍,然后就是集中、再集中,心无旁骛地沉浸到只有彼此的世界中:仔细感受他头发上的气味,他温暖的肌肤,细
李玉涵:因为爱上茶,才爱上这个世界 1978年生,曾师从大陆、台湾及日本名家学习茶道知识与空间设计。影梅茶书院创办人、茶策展人及茶杂志顾问。目前兼任台湾罐子茶书馆北京首席茶道老师、正安雅集首席茶道老师。 由闺蜜从云南带回的普洱开始与茶结缘,自此迷上茶而一发不可收拾。十年时间,李玉涵历尽辛苦习茶:一次次前往云南踏访茶山拜访高人;手术三天后就参加国家高级茶艺师考试;一年12次每月从新疆飞到北京,跟
1、Melvita 有机黄金全效修护油 HK$380/100ml 这是一款全身都可以用的修护油,包括面部、身体和头发。作为一个法国殿堂级有机护肤品牌,这款产品更是由5种珍稀的果实萃取出的100%有机植物油,滋润效果非常棒,渗透性很好,敏感肌肤也不必担心。用在头发上时,可在洗发前先用它按摩头皮,能很好地滋养发根,用于发尾则可以柔顺头发。如果仅是祛味,需要的量就非常少,纯纯的花果香很快就会将原本的异
“很多明星我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 对一个家传身教学生物的理科生而言,决定转头念设计并得到家里人的支持,无疑Bing Xu是很幸运的。2006年他到了纽约读时装学院,2009年作为交换生去意大利。以皮具和手工著称的佛罗伦萨增加了他的产品知识,也帮助他把学到的教条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设计。此前不成形的想法、仅限于头脑中的概念或者画的草图,在回到纽约之后,变成了清晰的可以开展实施的设计。 在纽约一家大
妻子不爱我们了? 所有数据都在昭示,现代人对待离婚的态度,已经从父辈们遮遮掩掩的闻虎色变,变成了拿来自黑的玩意儿:80后已经成为离婚的主力军;闪婚闪离现象大量出现;离婚事件中,80%由女性提出…… 是的,在所有离婚案件与诉讼中,女性提出离婚的比率高达70%至80%。 这个数字,颠覆了我们之前对于传统婚姻中女性逆来顺受的幻想。城市女性特别是京沪粤等发达地区的都市女性,是如今推高离婚率的主力军。
街头涂鸦和蕾丝。一个起源于美国的反叛文化,是愤世躁动的心在用喷枪和油漆桶沉默地对世界大声说no,一个是开在18世纪欧洲贵族袖口领襟的优美花瓣。来自波兰华沙的NeSpoon Polska 偏偏要用蕾丝来涂鸦。她偏爱都市里意想不到的“死角”——城市的伤痕般的残垣断壁,锈迹斑驳的大铁门,历久失修的路面。证明艺术不一定是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的弦乐四重奏或凡尔赛宫的精美壁画,也依然可以优雅。弥补那些伤痕是最初的
其实,许多人在公众面前讲话都会感到紧张,但是不是你演讲时感到的紧张就不“正常”? 因为在公众面前讲话会感到紧张,这令人感到难堪和无地自容,于是,有人将初次对公众讲话的紧张情绪视为一种“广泛性焦虑症”的精神障碍。如同焦虑这样类似的反应总被我们视作异常,想将其排除,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不正常反应(面对公众讲话一点都不紧张),却被视作正常——这样认为,仅仅是因为人们不希望自己焦虑——这便是关键所在。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