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ASP.net程序对设计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方法在教学中强调采用真实的项目案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贯穿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多人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以此提高实际开发能力,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法;ASP.net;程序设计
ASP.net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应用开发类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ASP.net 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该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避免讲述太多的理论和方法,而缺少真实案例讲解;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方法原理,忽视开发实际应用程序等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讲述例题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的思维也动起来。学生从被动接纳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完成任务,而不是完全由教师讲述。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在完成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全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系统开发能力。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该课程允许打乱原有教学顺序,不按书本上的逻辑结构而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讲述项目需求,逐步引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并剥离出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点,通过小例题讲解知识点。学生在逐步完成各个项目开发的同时, 也构建了所需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自主学习,解决具体问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项目复杂度会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项目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内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设计思维,这种方式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1.教师讲授。课堂讲授过程中,将知识点的讲解融入真实案例中。课堂讲授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展示一个成功案例,拆分系统讲解用的技术点。比如,在讲解CSS样式表时,以大学校园网首页为例,其中用到的技术有:CSS与div联合应用布局页面;设置网站的CSS,让网站色彩协调、字号统一等。第二,讲解每个技术点的实现过程,并总结技术点的使用要领与注意事项。在CSS技术中,层的浮动位置是个重点和难点,要通过详细地讲解、分析该技术的代码,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知识,做出自己的网页。第三,观摩该技术在多个系统中的应用,启发学生模仿实现。
2.学生实践。在实验课上学生依据自愿原则组建项目组,项目组由3~5人组成。学生选出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全队工作。按照软件开发的阶段,小组划分为系统分析岗位、系统设计岗位、系统实现岗位、系统测试岗位。在不同的项目中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还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开发小组完成相应模块后要阐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以文档的方式提交作业。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参与讨论,有利于促进作品不断完善。
三、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试题的形式有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只要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即可。考试向来是学习的指挥棒,这种考核方式不但不能真正检验学生水平的高低,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为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ASP.net程序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做了相应的改革。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现场答辩情况和文档书写情况给出最终分数。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衡量了其学习态度,成绩评定是客观、科学的。
四、改革效果
在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与用户协商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分工协作。更重要的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开发出完整的作品,极大地提升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马新强,黄羿.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6):78-80.
[2]胡霞.ASP.NET 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11(24):159-160.
[3]杨永娟.IT项目课程开发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22-25.
关键词:教学方法;ASP.net;程序设计
ASP.net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应用开发类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ASP.net 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该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避免讲述太多的理论和方法,而缺少真实案例讲解;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方法原理,忽视开发实际应用程序等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讲述例题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的思维也动起来。学生从被动接纳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完成任务,而不是完全由教师讲述。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在完成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全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系统开发能力。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该课程允许打乱原有教学顺序,不按书本上的逻辑结构而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讲述项目需求,逐步引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并剥离出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点,通过小例题讲解知识点。学生在逐步完成各个项目开发的同时, 也构建了所需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自主学习,解决具体问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项目复杂度会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项目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内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设计思维,这种方式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1.教师讲授。课堂讲授过程中,将知识点的讲解融入真实案例中。课堂讲授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展示一个成功案例,拆分系统讲解用的技术点。比如,在讲解CSS样式表时,以大学校园网首页为例,其中用到的技术有:CSS与div联合应用布局页面;设置网站的CSS,让网站色彩协调、字号统一等。第二,讲解每个技术点的实现过程,并总结技术点的使用要领与注意事项。在CSS技术中,层的浮动位置是个重点和难点,要通过详细地讲解、分析该技术的代码,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知识,做出自己的网页。第三,观摩该技术在多个系统中的应用,启发学生模仿实现。
2.学生实践。在实验课上学生依据自愿原则组建项目组,项目组由3~5人组成。学生选出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全队工作。按照软件开发的阶段,小组划分为系统分析岗位、系统设计岗位、系统实现岗位、系统测试岗位。在不同的项目中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还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开发小组完成相应模块后要阐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以文档的方式提交作业。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参与讨论,有利于促进作品不断完善。
三、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试题的形式有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只要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即可。考试向来是学习的指挥棒,这种考核方式不但不能真正检验学生水平的高低,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为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ASP.net程序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做了相应的改革。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现场答辩情况和文档书写情况给出最终分数。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衡量了其学习态度,成绩评定是客观、科学的。
四、改革效果
在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与用户协商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分工协作。更重要的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开发出完整的作品,极大地提升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马新强,黄羿.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6):78-80.
[2]胡霞.ASP.NET 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11(24):159-160.
[3]杨永娟.IT项目课程开发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