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脊椎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2例中10例神经损害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例合并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 C)行前路瘤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椎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2例中10例神经损害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例合并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 C)行前路瘤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患者疼痛等症状均消失,2例术前神经功能为Frankel C,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 E),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应根据其临床评估选择手术方式,对无神经损害的脊椎血管瘤,经皮椎体成形成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的椎体强化作用,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伴神经损害的脊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植入新西兰兔股骨髁内的珍珠层粉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方式。方法将珍珠层加工成粉,植入新西兰兔股骨髁内,术后4、8和12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及X线阻射度测定;相应时间点取材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静默对肝星状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系。构建pSilencer/AT-1α受体siRNA、pSilenc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话语关联性决定着两种类型的会话语篇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会话语篇连贯表现为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在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发糖尿病患者(Ⅰ组)22例,发病一段时间后的患者(Ⅱ组)30例,正常对照组(Ⅲ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