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建设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又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该文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096-02
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生态系统失衡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制约了城市的良性发展,也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生态城市
1.1 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果。
对于生态城市,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生态城市指的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是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生态城市首先是一座绿色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筑风格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密度合理,留有充分的空地,高层建筑被严格限制,城市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绿地覆盖率达到50%以上。
(2)生态城市还是一座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城市空气清新,无酸雨、扬沙之忧;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可供居民安全饮用和鱼类生存,管网排水顺畅;城市垃圾被科学收集、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噪音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3)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城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它强调人类必须与自然成为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和谐共处、互惠共生、共同繁荣。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与自然充分融合,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4)生态城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设的生态城市,经济平稳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城市规划
2.1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导向,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走向生态化,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2.2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1)自然生态原则 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先要摸清自然环境状况,研究城市人类活动及建设发展进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维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方针,再依据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制订规划方案。
(2)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基础。但经济活动应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又要受环境生态目标的制约,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社会生态原则 城市是人类集聚的产物,人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观念是城市演变与进化的动力。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要以人类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规划方案应被公众所接受和支持。
(4)复合生态原则 由于城市是区域环境中一个特殊生态综合体,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分,因此,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必须将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并把城市各小系统视为城市生态系统内相互联系的单元,综合加以规划。
2.3 当前生态城市规划的问题
(1)缺乏统一认识 由于目前对生态城市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出现了一些狭窄、片面的认识,把“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简单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忽略了社会、经济、自然与人类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内涵。
(2)缺乏系统规划 管理部门众多,各自为阵,导致城市规划条块分割,难以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进行规划建设。
(3)缺乏统一指标体系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名目众多,出现了诸如“低碳生态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多种名称及不同的考评标准,但对于生态城市至今尚未建立权威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也不完善。
2.4 城市生态的规划对策
(1)把生态城市所在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所在的区域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地理空间应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补给区,扩大到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相关地区,强调城乡融合一体,共存共荣。要改变过去城市建设中只追求自身繁荣而掠夺周边地区资源,或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的做法。
(2)合理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
城市的发展严格受其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制约,如果城市发展突破极限,便会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对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系统分析,合理确定区域的活动容量和城市发展容量,使城市的建设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与补给区的供给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平衡,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3)强调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结合
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还要提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对策,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兼顾,全面规划,从而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长远来看,城市环境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可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生态建设又能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
(4)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最佳利用方向及土地对人类活动承载能力的分析,将土地进行分区 (如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确定土地开发顺序和利用布局,划定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避免土地无序的开发,保证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生态城市的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一方面要滿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提高社会系统的层次和文明程度。公众参与也要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及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在公众中得到普及和提高。
(6)确保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城市不仅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还要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使自身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不能仅顾及当头,更要从长远发展来考虑,不能因盲目追求短期的发展目标而导致长期发展失衡,要让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的动力,确保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生态城市建设更是方兴未艾。据《2013-2017年中国生态城市规划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就有230多个,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当前,国家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做为扩大内需和促进增长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爱贞.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 Ortolano.L.(美).环境规划与决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3] 郭怀成.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夏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冷东梅.城市生态学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运用[M].福建环境,2001(18).
[7] 姚焕英.生态城市环境战略的新认识[J].陕西环境,2002(9).
[8] 曹家文.关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OL].中国城市发展网,2011.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096-02
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生态系统失衡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制约了城市的良性发展,也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生态城市
1.1 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果。
对于生态城市,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生态城市指的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是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生态城市首先是一座绿色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筑风格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密度合理,留有充分的空地,高层建筑被严格限制,城市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绿地覆盖率达到50%以上。
(2)生态城市还是一座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城市空气清新,无酸雨、扬沙之忧;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可供居民安全饮用和鱼类生存,管网排水顺畅;城市垃圾被科学收集、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噪音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3)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城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它强调人类必须与自然成为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和谐共处、互惠共生、共同繁荣。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与自然充分融合,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4)生态城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设的生态城市,经济平稳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城市规划
2.1 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导向,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走向生态化,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2.2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1)自然生态原则 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先要摸清自然环境状况,研究城市人类活动及建设发展进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维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方针,再依据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制订规划方案。
(2)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基础。但经济活动应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又要受环境生态目标的制约,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社会生态原则 城市是人类集聚的产物,人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观念是城市演变与进化的动力。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要以人类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规划方案应被公众所接受和支持。
(4)复合生态原则 由于城市是区域环境中一个特殊生态综合体,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分,因此,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必须将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并把城市各小系统视为城市生态系统内相互联系的单元,综合加以规划。
2.3 当前生态城市规划的问题
(1)缺乏统一认识 由于目前对生态城市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出现了一些狭窄、片面的认识,把“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简单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忽略了社会、经济、自然与人类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内涵。
(2)缺乏系统规划 管理部门众多,各自为阵,导致城市规划条块分割,难以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进行规划建设。
(3)缺乏统一指标体系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名目众多,出现了诸如“低碳生态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多种名称及不同的考评标准,但对于生态城市至今尚未建立权威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也不完善。
2.4 城市生态的规划对策
(1)把生态城市所在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所在的区域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地理空间应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补给区,扩大到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相关地区,强调城乡融合一体,共存共荣。要改变过去城市建设中只追求自身繁荣而掠夺周边地区资源,或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的做法。
(2)合理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
城市的发展严格受其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制约,如果城市发展突破极限,便会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对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系统分析,合理确定区域的活动容量和城市发展容量,使城市的建设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与补给区的供给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平衡,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3)强调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结合
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还要提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对策,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兼顾,全面规划,从而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长远来看,城市环境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可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生态建设又能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
(4)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最佳利用方向及土地对人类活动承载能力的分析,将土地进行分区 (如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确定土地开发顺序和利用布局,划定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避免土地无序的开发,保证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生态城市的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一方面要滿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提高社会系统的层次和文明程度。公众参与也要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及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在公众中得到普及和提高。
(6)确保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城市不仅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还要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使自身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不能仅顾及当头,更要从长远发展来考虑,不能因盲目追求短期的发展目标而导致长期发展失衡,要让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的动力,确保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生态城市建设更是方兴未艾。据《2013-2017年中国生态城市规划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就有230多个,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当前,国家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做为扩大内需和促进增长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爱贞.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 Ortolano.L.(美).环境规划与决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3] 郭怀成.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夏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冷东梅.城市生态学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运用[M].福建环境,2001(18).
[7] 姚焕英.生态城市环境战略的新认识[J].陕西环境,2002(9).
[8] 曹家文.关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OL].中国城市发展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