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语文有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竞争才有奋斗,在赛场中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在观察体验中获得乐趣,突破作文难点。用信息技术渲染情境,優化教学过程,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关键词】兴趣 竞赛 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了乐趣,学习对他来说就是百无聊赖的痛苦负担,还谈何创新呢?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即而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在教学中我也做了几点尝试。
一、在赛场中激发斗志
孩子的好胜心强,他们享受超越别人的快感。设立明确的比赛竞争机制,优胜者的荣耀、奖励都是他们渴望的。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自习先写完的给小组加分、读课文不准确的扣分,坐得最好的领大家读词,举手最标准的可以回答问题等等。学生在一次次比赛中,获得乐趣,品味成功,激发斗志。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除了要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个硬指标,就是每个学生这学期至少会背30首古诗(课外的)。我们都知道背课文,里面古诗最好背,语言韵律感强,朗朗上口,字数又少,一共四行,三十左右字。可是,这课本额外的30首,让八、九岁的孩子坚持背完,其实挺困难。所以,想了不少办法,让学生坚持背会。比如,每星期背五首检查,早自习或每节课打预备铃到老师来之间的一点时间一起背,后墙黑板报设“每周一诗”,课前口语训练也轮流背等。开始效果并不理想,背得好的还是少数,其中背的最不好的是杜甫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由于内容长,又不熟悉,第一个月检查只有六个学生能熟练背诵。这个现象真让人着急。后来联想到四小组比赛读课文时,学生的认真劲儿,干脆背古诗也来比赛。先给一周准备,接下来的课前口语训练,每次每组一人参加,至于是谁,背哪首,抽签决定,根据背诵情况给自己的组加、减分。要是背不上,就得挨罚——把这首诗工工整整的写一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来了,课外积极背,课上甚至希望自己被抽中。就算不会背,认真写一遍,也把诗再熟悉一次了。赛场上昂扬的斗志,成了学习的动力,还兼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在观察体验中获得乐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拿作文来说吧。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怀有一种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每次习作都是为完成而完成。因而导致学生作文存在诸多弊端:要不写假话、套话的很多,华丽的辞藻却没有真情实感;要不写真话、实话,却逻辑混乱,没有重点;还有些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找篇范文模仿个七八成。要改变学生作文中的困境,创设小学生作文的需求,培养作文兴趣是关键所在。学生对作文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进而变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的确,抓住时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感受欢乐共享的感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十分重要。
三、用信息技术渲染情境
在教学中,以电脑为主的现代教育手段可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诸如:声、光、色 、动画等,将微观的、宏观的、可见的、不可见的、现实的、非现实的人、事、物的活动过程生动而逼真的表现出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优化教学过程,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乐趣。
如《综合训练》中组词、填空、修改病句等习题,反复练习,毫无新意。在教学中,将习题在电脑中出现,并设计了判断程序,如果做对,会显示美丽的画面、激励的语言“你真棒”;反之,会发出刺耳的声音、鼓励的语言“再试试”。增强了答题的乐趣,从而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胜于教师那些“真聪明!”“再想想”之类简单无变的评语。这样,枯燥的习题课变成了竞赛的场地,是练习,也是游戏。人人主动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总之,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利用各种手段达到趣味和知识的统一,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吸引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兴趣 竞赛 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了乐趣,学习对他来说就是百无聊赖的痛苦负担,还谈何创新呢?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即而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在教学中我也做了几点尝试。
一、在赛场中激发斗志
孩子的好胜心强,他们享受超越别人的快感。设立明确的比赛竞争机制,优胜者的荣耀、奖励都是他们渴望的。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自习先写完的给小组加分、读课文不准确的扣分,坐得最好的领大家读词,举手最标准的可以回答问题等等。学生在一次次比赛中,获得乐趣,品味成功,激发斗志。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除了要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个硬指标,就是每个学生这学期至少会背30首古诗(课外的)。我们都知道背课文,里面古诗最好背,语言韵律感强,朗朗上口,字数又少,一共四行,三十左右字。可是,这课本额外的30首,让八、九岁的孩子坚持背完,其实挺困难。所以,想了不少办法,让学生坚持背会。比如,每星期背五首检查,早自习或每节课打预备铃到老师来之间的一点时间一起背,后墙黑板报设“每周一诗”,课前口语训练也轮流背等。开始效果并不理想,背得好的还是少数,其中背的最不好的是杜甫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由于内容长,又不熟悉,第一个月检查只有六个学生能熟练背诵。这个现象真让人着急。后来联想到四小组比赛读课文时,学生的认真劲儿,干脆背古诗也来比赛。先给一周准备,接下来的课前口语训练,每次每组一人参加,至于是谁,背哪首,抽签决定,根据背诵情况给自己的组加、减分。要是背不上,就得挨罚——把这首诗工工整整的写一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来了,课外积极背,课上甚至希望自己被抽中。就算不会背,认真写一遍,也把诗再熟悉一次了。赛场上昂扬的斗志,成了学习的动力,还兼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在观察体验中获得乐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拿作文来说吧。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怀有一种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每次习作都是为完成而完成。因而导致学生作文存在诸多弊端:要不写假话、套话的很多,华丽的辞藻却没有真情实感;要不写真话、实话,却逻辑混乱,没有重点;还有些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找篇范文模仿个七八成。要改变学生作文中的困境,创设小学生作文的需求,培养作文兴趣是关键所在。学生对作文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进而变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的确,抓住时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感受欢乐共享的感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十分重要。
三、用信息技术渲染情境
在教学中,以电脑为主的现代教育手段可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诸如:声、光、色 、动画等,将微观的、宏观的、可见的、不可见的、现实的、非现实的人、事、物的活动过程生动而逼真的表现出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优化教学过程,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乐趣。
如《综合训练》中组词、填空、修改病句等习题,反复练习,毫无新意。在教学中,将习题在电脑中出现,并设计了判断程序,如果做对,会显示美丽的画面、激励的语言“你真棒”;反之,会发出刺耳的声音、鼓励的语言“再试试”。增强了答题的乐趣,从而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胜于教师那些“真聪明!”“再想想”之类简单无变的评语。这样,枯燥的习题课变成了竞赛的场地,是练习,也是游戏。人人主动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总之,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利用各种手段达到趣味和知识的统一,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吸引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