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者以自己执教的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试图以“醉”为“课眼”,打通“文”“言”的界限。当然,“课眼”模式只是一种寻求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还得结合实际,从文本、学生等方面出发组织课堂教学。
一、以理解为宗,以问题为线
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板块《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里的首篇,语言凝练生动,在使人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之中融入了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西山之游后,一个被贬永州的“恒惴栗”者找到了心灵寄托,与西山达成了精神上的默契。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西山能引起柳宗元的共鸣?我在备课时主要从文本出发,围绕这个问题,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找到本文的一个核心词“醉”,暂且把它叫做文章的“课眼”。然后设置几个能够贯穿全文的问题,侧重于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二、以一“课眼”、三“问题”带动课堂教学
光找到这样一个词语是不够的,还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贯穿和融入课文本身,要以问题为导向带动整个课堂。问题的设置大致上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起来容易,在课堂中操作起来并非如此。我花了较短的时间导入到这篇课文中来。
师:古代文人的爱好一般有哪些?
生:琴棋书画、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师:是的,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古代文人的雅好相当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在山水与酒中写出来的,同样柳宗元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在进入文本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置的:
1.两处“醉”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学生在预习和了解大致文意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一个,游群山“倾壶而醉”;第二个,游西山“颓然就醉”。
师:“倾壶而醉”与“颓然就醉”从字面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生:倾壶,强调的是喝酒时的动作、形态(形);颓然,喝酒的神态(神)。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师:那么文中两处“醉”的具体不同还表现在何处?
①“醉”的对象不同;②“醉”后的感受不同;③最终的境界不同。
景: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西山的特立
(幽深、拘束)(境界開阔、荡涤心胸)
情:恒惴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内心忧惧不安)(身心的放松与自由)
师总结:一个是身体上疲惫麻木的“醉生梦死“,一个是精神上酣畅淋漓的放松。
2.为什么要写这两处“醉”?
这个问题我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打通:群山的普通与西山的“特立”;西山的“特立”与作者的“特立”;呼应题目中的“始得”与“宴游”。
师:为什么西山能够让作者“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生:西山的特立不群,让作者眼界豁然开朗。(特立——独特卓立)
师:为什么特立不群就让作者心情由悲变为喜?(提示:登上西山后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从美学角度看,山人冥合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者西山是作者奇异独绝的人格的外化,是审美主体的对象化。黑格尔在《美学》中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西山就是这样一种外在事物,“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只有这样的外在事物才能与特定的人发生审美关系,人的性格才能在它的上面呈现出来。作者欣赏西山其实是自我欣赏,西山是作者情感之渲泄对象。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
三、文言文“课眼”教学模式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以“醉”为课眼,设置的三个层面的问题与引导既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课眼一般情况下也可称作文眼,是作者花大力气描写的中心。三个层面的问题涵盖语言层面、表达技巧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从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是什么”训练概括、归纳的能力,“为什么”是本课的重点,解决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主题情感的问题。“怎么样”解决的是表达技巧层面的问题。这次教学中设计的三个层次既有教师的引导,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有了亲密接触时,情感共鸣也就得到了实现。
课眼或文眼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切合文本、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师的风格与特色。课眼模式可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课眼只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手中有剑以不变应万变,但并不是万金油,牵强附会地寻找或拼凑词语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中学(323000)
一、以理解为宗,以问题为线
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板块《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里的首篇,语言凝练生动,在使人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之中融入了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西山之游后,一个被贬永州的“恒惴栗”者找到了心灵寄托,与西山达成了精神上的默契。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西山能引起柳宗元的共鸣?我在备课时主要从文本出发,围绕这个问题,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找到本文的一个核心词“醉”,暂且把它叫做文章的“课眼”。然后设置几个能够贯穿全文的问题,侧重于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二、以一“课眼”、三“问题”带动课堂教学
光找到这样一个词语是不够的,还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贯穿和融入课文本身,要以问题为导向带动整个课堂。问题的设置大致上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起来容易,在课堂中操作起来并非如此。我花了较短的时间导入到这篇课文中来。
师:古代文人的爱好一般有哪些?
生:琴棋书画、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师:是的,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古代文人的雅好相当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在山水与酒中写出来的,同样柳宗元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在进入文本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置的:
1.两处“醉”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学生在预习和了解大致文意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一个,游群山“倾壶而醉”;第二个,游西山“颓然就醉”。
师:“倾壶而醉”与“颓然就醉”从字面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生:倾壶,强调的是喝酒时的动作、形态(形);颓然,喝酒的神态(神)。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师:那么文中两处“醉”的具体不同还表现在何处?
①“醉”的对象不同;②“醉”后的感受不同;③最终的境界不同。
景: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西山的特立
(幽深、拘束)(境界開阔、荡涤心胸)
情:恒惴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内心忧惧不安)(身心的放松与自由)
师总结:一个是身体上疲惫麻木的“醉生梦死“,一个是精神上酣畅淋漓的放松。
2.为什么要写这两处“醉”?
这个问题我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打通:群山的普通与西山的“特立”;西山的“特立”与作者的“特立”;呼应题目中的“始得”与“宴游”。
师:为什么西山能够让作者“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生:西山的特立不群,让作者眼界豁然开朗。(特立——独特卓立)
师:为什么特立不群就让作者心情由悲变为喜?(提示:登上西山后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从美学角度看,山人冥合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者西山是作者奇异独绝的人格的外化,是审美主体的对象化。黑格尔在《美学》中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西山就是这样一种外在事物,“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只有这样的外在事物才能与特定的人发生审美关系,人的性格才能在它的上面呈现出来。作者欣赏西山其实是自我欣赏,西山是作者情感之渲泄对象。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
三、文言文“课眼”教学模式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以“醉”为课眼,设置的三个层面的问题与引导既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课眼一般情况下也可称作文眼,是作者花大力气描写的中心。三个层面的问题涵盖语言层面、表达技巧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从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是什么”训练概括、归纳的能力,“为什么”是本课的重点,解决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主题情感的问题。“怎么样”解决的是表达技巧层面的问题。这次教学中设计的三个层次既有教师的引导,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有了亲密接触时,情感共鸣也就得到了实现。
课眼或文眼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切合文本、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师的风格与特色。课眼模式可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课眼只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手中有剑以不变应万变,但并不是万金油,牵强附会地寻找或拼凑词语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中学(3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