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夹层和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

来源 :地震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日本 KIK 台网地表和井下地震记录验证了一维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程序,结果表明在土体小变形范围内,对于刚度递增型场地,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而对于含软夹层或硬夹层的场地,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软夹层和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影响的方法。为得到参照标准,将真实土层剖面中的夹层替换为正常土层,以满足刚度递增条件,采用土层地震反应程序计算在井下地震记录激励下的地表反应。将其与该场地地表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到软夹层和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结论。本文对几个典型场地进行计
其他文献
为分析地下水的存在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以3个实际场地作为计算土层,2条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分别计算不含地下水工况和饱含地下水工况的土层地震反应.其中,不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有文章指出,国内各医院全血细胞计数实际镜检率在0~15%,部分医院镜检率<5%。镜检率过低,很重要的原因是检验从业人员及临床医生对镜检的认识不足,对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多大的参考意义认知不够。笔者从血细胞形态学入手,探讨形态学的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究竟有怎样的提示作用。  白细胞  分布:各种血细胞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9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2~78岁。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梗死部位。前壁17例,下壁12例,前间壁7例,广泛前壁5例,高侧壁4例,下壁合并后壁3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2例。住院死亡率为14%(7/50),主要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