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但他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他屡遭贬谪,孤独、落魄、贫困几乎缠绕其半生,但他却能以一种淡泊、平静、积极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境界。本文主要对苏轼淡泊超然心境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藉以洞察其人生境界的独特性,帮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苏轼,淡泊超然,儒,释,道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精通诗、词、文、赋,谙熟琴、棋、书、画造诣极高,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但他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他屡遭贬谪,孤独、落魄、贫困几乎缠绕其半生,但他却能以一种淡泊、平静、积极乐观超然的人生態度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境界。是什么原因呢?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当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他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善当时的状况。他做事是根据实情和自己的内心来决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苏轼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的严苛政治,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在被贬的各个时期,除了诗词以外,由于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写文章应该有自己内在的思想,不要写空洞浮夸的内容,使文章能够写到人得内心中去。
在苏轼被贬的各个地方,虽然不能主政一方,但还是心系朝廷,关心人民,为人民做了不少事。在被贬到密州的时候,因为天气大旱,苏轼组织乡亲们救过旱灾。在徐州的时候,黄河发生了水患,整治了水灾。转任杭州时,当地发生了传染病,他设立了医院帮助人民渡过难关,还疏浚西湖,修建了“苏堤”。在老年贬到惠州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虽然很困难,但看到人民过河过江非常困难,他有组织开始修建桥梁。即使最后贬到最远的海南,他也在积极的帮助当地的土著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挖水井,引灌溉,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改变了当地的好多陋习。苏轼虽然被朝廷屡遭贬谪,地方越来越远,越来越艰苦,但他还是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入世,修身齐天下,儒家思想影响了其一生。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协调相处。苏轼与道家的渊源可追溯至他幼年,“吾八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 所以说,苏轼的一生都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影响。苏轼曾评其:“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在政治上,他吸收“无为”思想,提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适合当时社会的务实主张。其次在创作上,作为一个作家来说,使他拥抱自然,将身心寄情于大自然,扩大和丰富了他的人生境界和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蕴含道家人生哲学的文学作品。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发现生命和宇宙的本质,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放下一切苦恼,得到彻底解脱。苏轼把自己称作“居士”,其“洗心归佛祖”,他的禅话被收入禅门语录,他本人也被看作是黄龙慧南的弟子,其人格和人生确实与佛家的影响有着深切的关联。贬谪黄州后,苏轼开始深受佛派影响,以佛家思想融合逾越儒、道,使之成为一体,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其写下的《南华寺》:“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可见他对佛家思想的参透之深。
四、儒释道的完美融合
中国文化,其根本就是儒释道文化。儒讲人和谈发展,道通天地说自然,佛开宇宙明心性,三家自古同根源。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佛家讲救世。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儒家是立命,道家是炼身,佛家是养性。苏轼一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把儒释道三家的内涵融合在一起,建立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他学习儒家的思想内涵,接着对道家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在佛家思想的融合下逾越本身,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苏轼一生依照儒家积极用世的要求;苏轼欣赏庄子自由自在,超然物外,潇洒的个性,但是也否定了他讨厌社会的悲观情绪;苏轼学习佛家的乐观豁达的情怀,却没有只沉迷于佛经教义里。够将理想和现实分开看待,因而在他当官时,总会把儒家思想当作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被贬的时候,他又可以在佛道思想中获得释放,得到情感上的升华,以开拓自身的心境,这就是苏轼的一生的人生智慧吧。
苏轼对儒释道精神的完美融合,使他在面对各种挫折时都能从容面对,其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被贬黄州后写下的千古名篇《定风波》就是对其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的完美表达。比如:《定风波》:“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是苏轼与友人回家时突然遇到了大雨,但他们都没有带雨具,被淋了个身体通透,非常狼狈,然后友人们就急匆匆的开始找避雨的地方。苏轼却不觉,笑友人落荒逃跑的样子,被雨打败了,而自己吟唱高歌,慢慢的走。自己有竹杖,芒鞋比骑着马都快,不怕风雨有多大,他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就冒着风雨一路前进。当雨停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虽然经过了一段风雨的遭遇,但风雨并没有改变苏轼,对他来讲“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如我们不能为每一次幸福都准备好心情一样,我们不可能为每一次风雨都准备好雨具。面临波折甚至磨难,勇敢和坚强便是我们的雨具。与其在磨难中自怨自艾,还不如在狼狈和失意中寻找一份淡定和从容,在慌亂和迷茫中保存一份潇洒。
关键词:苏轼,淡泊超然,儒,释,道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精通诗、词、文、赋,谙熟琴、棋、书、画造诣极高,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但他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他屡遭贬谪,孤独、落魄、贫困几乎缠绕其半生,但他却能以一种淡泊、平静、积极乐观超然的人生態度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境界。是什么原因呢?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当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他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善当时的状况。他做事是根据实情和自己的内心来决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苏轼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的严苛政治,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在被贬的各个时期,除了诗词以外,由于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写文章应该有自己内在的思想,不要写空洞浮夸的内容,使文章能够写到人得内心中去。
在苏轼被贬的各个地方,虽然不能主政一方,但还是心系朝廷,关心人民,为人民做了不少事。在被贬到密州的时候,因为天气大旱,苏轼组织乡亲们救过旱灾。在徐州的时候,黄河发生了水患,整治了水灾。转任杭州时,当地发生了传染病,他设立了医院帮助人民渡过难关,还疏浚西湖,修建了“苏堤”。在老年贬到惠州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虽然很困难,但看到人民过河过江非常困难,他有组织开始修建桥梁。即使最后贬到最远的海南,他也在积极的帮助当地的土著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挖水井,引灌溉,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改变了当地的好多陋习。苏轼虽然被朝廷屡遭贬谪,地方越来越远,越来越艰苦,但他还是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入世,修身齐天下,儒家思想影响了其一生。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协调相处。苏轼与道家的渊源可追溯至他幼年,“吾八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 所以说,苏轼的一生都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影响。苏轼曾评其:“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在政治上,他吸收“无为”思想,提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适合当时社会的务实主张。其次在创作上,作为一个作家来说,使他拥抱自然,将身心寄情于大自然,扩大和丰富了他的人生境界和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蕴含道家人生哲学的文学作品。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发现生命和宇宙的本质,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放下一切苦恼,得到彻底解脱。苏轼把自己称作“居士”,其“洗心归佛祖”,他的禅话被收入禅门语录,他本人也被看作是黄龙慧南的弟子,其人格和人生确实与佛家的影响有着深切的关联。贬谪黄州后,苏轼开始深受佛派影响,以佛家思想融合逾越儒、道,使之成为一体,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其写下的《南华寺》:“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可见他对佛家思想的参透之深。
四、儒释道的完美融合
中国文化,其根本就是儒释道文化。儒讲人和谈发展,道通天地说自然,佛开宇宙明心性,三家自古同根源。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佛家讲救世。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儒家是立命,道家是炼身,佛家是养性。苏轼一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把儒释道三家的内涵融合在一起,建立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他学习儒家的思想内涵,接着对道家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在佛家思想的融合下逾越本身,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苏轼一生依照儒家积极用世的要求;苏轼欣赏庄子自由自在,超然物外,潇洒的个性,但是也否定了他讨厌社会的悲观情绪;苏轼学习佛家的乐观豁达的情怀,却没有只沉迷于佛经教义里。够将理想和现实分开看待,因而在他当官时,总会把儒家思想当作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被贬的时候,他又可以在佛道思想中获得释放,得到情感上的升华,以开拓自身的心境,这就是苏轼的一生的人生智慧吧。
苏轼对儒释道精神的完美融合,使他在面对各种挫折时都能从容面对,其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被贬黄州后写下的千古名篇《定风波》就是对其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的完美表达。比如:《定风波》:“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是苏轼与友人回家时突然遇到了大雨,但他们都没有带雨具,被淋了个身体通透,非常狼狈,然后友人们就急匆匆的开始找避雨的地方。苏轼却不觉,笑友人落荒逃跑的样子,被雨打败了,而自己吟唱高歌,慢慢的走。自己有竹杖,芒鞋比骑着马都快,不怕风雨有多大,他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就冒着风雨一路前进。当雨停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虽然经过了一段风雨的遭遇,但风雨并没有改变苏轼,对他来讲“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如我们不能为每一次幸福都准备好心情一样,我们不可能为每一次风雨都准备好雨具。面临波折甚至磨难,勇敢和坚强便是我们的雨具。与其在磨难中自怨自艾,还不如在狼狈和失意中寻找一份淡定和从容,在慌亂和迷茫中保存一份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