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家规:做人要诚实,吃亏是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互助互爱,勤俭持家,记住自己的根,不能忘本,忠厚老实,不投机取巧,等等。
材料二: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是重视家风建设的典型人物。他不但严于律己,更是对亲属严格要求,他曾在家书中讲道:“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由于常年忙于朝廷事务,曾国藩既将家书作为与亲属互报平安、沟通交流的方式,更是作为严管亲属、传承家风的一种手段。正是由于积极涵养并践行了好的家风,曾国藩不但自己成就了一番事业,铸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功绩,更是让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得以实现家门昌盛、造福家国。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家规时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變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看似陈旧但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家风”。因此,只要围绕“家风”运思,便是符合题意的。
材料一:历史和现实中良好家风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引用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的事例说明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影响。
材料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明不同的时代家风于家、于国、于民族的重要性。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家庭能否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关键。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传承,优良的家风,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我们要重视家风,树立家风,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风、家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植在每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家风的表现,家风是祖辈给后世立下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不仅是祖祖辈辈对后代的鞭策和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好的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栋梁之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家风同样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很多道德滑坡的事情往往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家风所致。如果从小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好的家风熏陶,没有正确的人生引导,难免会在成长过程中迷失方向,走向错误的道路。当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出现偏差,就难以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每一个家庭都承担起“树立良好家风,培育文明风尚”的重担,这样孩子才能在好家风的熏陶下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出无私贡献的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写作时,要仔细品读材料。材料的话题是“家风”,立意指向应该是良好的家风,写作的中心应该是阐述(或表现)良好家风的价值、意义、作用、影响、传承等。立意可以材料为基础,作为写作角度。
1.由材料一,可以联想到“孝悌”“节俭”“勤劳” “诚实”,吃亏是福,尊老爱幼,互助互爱,勤俭持家,记住自己的根,不能忘本,忠厚老实,不投机取巧等家风。
2.由材料二,可以讨论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影响。
3.由材料三,可以展开“倡导良好家风,培养优良人格”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意义的探讨。
当然,也可以围绕“家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去论述。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家风,听起来抽象,却具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触动着社会风尚的共情。
重视家风建设,就能促进家庭和睦,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佳作考场
家风常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家规:做人要诚实,吃亏是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互助互爱,勤俭持家,记住自己的根,不能忘本,忠厚老实,不投机取巧,等等。
材料二: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是重视家风建设的典型人物。他不但严于律己,更是对亲属严格要求,他曾在家书中讲道:“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由于常年忙于朝廷事务,曾国藩既将家书作为与亲属互报平安、沟通交流的方式,更是作为严管亲属、传承家风的一种手段。正是由于积极涵养并践行了好的家风,曾国藩不但自己成就了一番事业,铸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功绩,更是让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得以实现家门昌盛、造福家国。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家规时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變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看似陈旧但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家风”。因此,只要围绕“家风”运思,便是符合题意的。
材料一:历史和现实中良好家风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引用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的事例说明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影响。
材料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明不同的时代家风于家、于国、于民族的重要性。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家庭能否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关键。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传承,优良的家风,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我们要重视家风,树立家风,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风、家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植在每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家风的表现,家风是祖辈给后世立下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不仅是祖祖辈辈对后代的鞭策和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好的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栋梁之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家风同样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很多道德滑坡的事情往往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家风所致。如果从小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好的家风熏陶,没有正确的人生引导,难免会在成长过程中迷失方向,走向错误的道路。当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出现偏差,就难以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每一个家庭都承担起“树立良好家风,培育文明风尚”的重担,这样孩子才能在好家风的熏陶下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出无私贡献的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写作时,要仔细品读材料。材料的话题是“家风”,立意指向应该是良好的家风,写作的中心应该是阐述(或表现)良好家风的价值、意义、作用、影响、传承等。立意可以材料为基础,作为写作角度。
1.由材料一,可以联想到“孝悌”“节俭”“勤劳” “诚实”,吃亏是福,尊老爱幼,互助互爱,勤俭持家,记住自己的根,不能忘本,忠厚老实,不投机取巧等家风。
2.由材料二,可以讨论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影响。
3.由材料三,可以展开“倡导良好家风,培养优良人格”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意义的探讨。
当然,也可以围绕“家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去论述。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家风,听起来抽象,却具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触动着社会风尚的共情。
重视家风建设,就能促进家庭和睦,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佳作考场
家风常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