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者说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寄予了厚望。
大家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顾炎武提出来的。“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是家国情怀的最好注脚。几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任何时候,强调家国情怀教育都是必要的,正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今天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道路才会更加宽阔,人生才会更加壮丽。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家国情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信任,对未来的信念,为自己和家庭而读书,更为国家和民族而学习。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当然不能靠说教,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久久不能忘怀的心灵的震撼,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摘要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关键词 顾炎武;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 罗春洪,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顾炎武(1613-1682)是中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顾炎武在“天崩地坼之日”的时代,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情况,从小立志改造社会,在“反清复明”的矢志不渝追求中,为自己所理解的祖国和理想社会奋斗了一生。顾炎武的思想充满“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精神和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热忱,其“合私成公”的道德认识、“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道德责任、“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充分表达了其作为一个思想先哲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一、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顾炎武家国情怀的理想意识。在其道德理想中,一生都表现了追求一种“合私成公”的大公情怀。针对当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蒙昧主义,批判指出个人私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道德不能离开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日知录·言私其豵》)“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文集·郡县论五》)在顾炎武看来,自从天下为家以来,人们就得养家糊口,生存发展,因此,追求利益,满足“私”利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与人性近于善并不矛盾。无“私”就无“公”,没有现实的物质利益就没有道德上的善,利益是向善的动力。这里充分体现了顾炎武“利为民所谋”的富民观。
天下之“公”是天下人“私”的综合、总合的表现,没有天下之“私”,就不可能有“天下之公”了。针对封建道德说教的虚伪性和荒谬性,顾炎武指出“至于当官之训,曰以公灭私,然而禄足以代其耕,田足以供其祭,使之无将母之嗟,室人之谪,又所以恤其私也,此义不明久矣。”(《日知录·言私其豵》)认为当权者们大谈“有公无私”“以公灭私”,不过是好听的言辞,其实是把少数统治者之私冒充为“天下为公”。统治者要治理好天下,就不能否定人们的私利,而是要满足人们的私利。因此,“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郡县论五》)顾炎武认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日知录·言私其豵》)
顾炎武以荀子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的观点批判地认为只有改变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才有道德可言。“欲使民兴孝兴悌,莫急于生财。”(《日知录·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他指责那些否定利益的道德说教:“所恶于兴利者,为其必至于害民也。”(《日知录·兴利之臣》)统治者应该“使民以利”,实施社会治理要以利奖名,造成一个“以名为利”的局面,促使人们近于善。采取奖励的办法,对名节突出的人或给以物质奖励,或赐以官爵,就能淳化风俗,使社会上人人向善。民富与国强始终是一个不可分的关系体,“以名为利”这种道德认识,体现了顾炎武深怀“利民”“富民”之情,顾炎武“藏富于民”“还利于民”的家国理念至今仍令世人印象深刻。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一生身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道德责任,刻骨铭心地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提倡利民,“私”为常情,在人情上讲“自为”“自私”,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此引人向善,推进社会改革。但这并不是宣扬利己主义。他说:“君子之为学业,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如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与潘次耕札》)基于这种思想,顾炎武明确区分“保国”和“保天下”两种不同的利益和责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主张,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强调不能把“亡国”和“亡天下”混为一谈。“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日知录·正始》)他认为,君主一家一姓的灭亡,是“亡国”,而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统治者残酷压榨鱼肉人民,使人民生存不下去,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这是“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家”,这其中的“保天下”就是捍卫天下人的利益与安全、保卫民族文化传统,类似现在捍卫祖国利益、保卫祖国安全之意。 保护天下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有的道德责任。顾炎武认为,君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不应该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君民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相互的,人们并没有对君主片面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责任。“为民而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爵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而不敢肆于民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日知录·周室班爵禄》)“君、卿、大夫、士和庶人在官一也”,就是说在道德责任上人们都是平等、相互的。
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出发,顾炎武尖锐抨击了当时腐朽颓废的社会风俗,提出了“拨乱反正,移风易俗”的主张。他通过广泛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认为“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日知录·廉耻》)“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与人书九》)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原因。对于腐败和道德堕落的吏风,他痛加抨击。得出“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封建天然尊长的脉脉温情消失,宗法制度的神圣光环退隐,这是家国灭亡的重要社会原因”的结论。[1]因此他极力主张实施“清议”,要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家国兴盛的管理并贡献力量。这其中反映出他对道德责任和权利统一的要求,也正是他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日知录·守令》)的“公权”主张在道德上的反映。
三、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
顾炎武的深切家国责任感不仅是一种思想认识,而且积极反映在自身生活实践中。在立身处世方面,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准则,这是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在个人道德实践上的具体要求。他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业。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业。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与友人论学书》)“文”不是一般的文章和单纯地追求广博的知识,而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以至天下国家大事的一个意指总称。“君子博学于文,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日知录·博学于文》)在他看来,“学”的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明道淑世”。顾炎武鲜明地反对那些“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其陋;无形,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日知录·朱子晚年定论》)的“面墙之士”和“为利禄者”。正是这些人使得“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的具体知识,才能真正从中把握“一贯之道”“天地性命之理”,也才能做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事。
“行己有耻”,主要是指每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名利,而忽略关心天下国家的大利,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贞的气节。在顾炎武看来,人的一言一行要讲是非、善恶、廉耻,认为,“有耻”是行为核心的底线,而有耻来自对国家民众的高度的责任感,只有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才能“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学经世之文,行淑世之事。“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和立身处世的道德底线,特别强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廉耻》),“行己有耻”重要的要耻于做“亡天下”的奴婢之人。顾炎武践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认为做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抱负和理想,要以“明道救世”为己任。“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救人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这种基于富国强盛的情真意切之责任感,并积极躬身践履,其心其情对于现代社会是弥足珍贵的。
四、对当今学校家国情怀教育的启示
顾炎武哲人的伟大道德情怀中,饱含对民族、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对明朝灭亡彻骨的痛惜之情。一生对家与国的民生发展充满憧憬和责任意识,并于此提出的家国治理和教育理念,去除其历史的局限性,其中很多具有丰富的超越时代性的价值。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应积极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源泉。
(一)加强民生幸福感教育,唤起家国自豪感
顾炎武一生对自己的民族和家国饱含热爱之情,他指出人人都应有“天下为公”的理念,成“天下之公”,应“合天下之私”。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追求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成就。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自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现实、充足。“天下”老百姓最现实、最直接、最急切之“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实现,并正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学校推进家国情怀教育,首要的是唤起广大学生群体对家乡、学校、国家的民生幸福感,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幸福感知度,增强家国热爱之情。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的虚无宣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从现实出发,从家国的民生发展成就中,激发学生的家国热爱之情。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积极强化学生享受幸福、感知幸福的意识,从心底唤起学生家国自豪感。同时,在民生幸福感教育中,要积极培育学生对家国的幸福发展“倍加珍惜、倍加维护、倍加努力进取”的情感认识,树立幸福、团结、进取的观念,在情感认知中感知家国幸福、自豪及责任。
(二)强化国情教育,培养家国建设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一生中刻骨的民族爱国情怀。其忠于国家的道德情怀在于其内心对于“天下大公之道”追求的道德信念,以及实现民富、国强的道德责任感。他以“天下为公”为理想,恪守家国富强繁荣使命之责,“临患不忘国”,积极推进“拨乱反正,移风易俗”。当前,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兴旺繁荣是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家国实情,也是主流,并且正在进一步推进发展中。但在具体的现实中,仍有一些问题要冷静面对,如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等。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在思想指导上,要正面引导,倡导和引领社会主流。面对这些问题时,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具体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唤醒自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任务。[1]学校要“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维护家国利益。[2]顾炎武在明朝世风、吏风“堕落”以及家国灭亡的情形下,对家国境况仍然坚持一种积极的理性认识,始终以一个哲人思想家的身份,摇旗呐喊,建言献策,积极抱以实现民富国强的殷殷期盼之情,即使在病危之际,仍决心“拨乱世以兴太平”,担当起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责任。他那种梦呓般的“匹夫之责”道德觉醒意识,“梦中之心,觉时之心也;匹夫之心,天下之心也”(《与友人书七》),体现了顾炎武高尚的家国情怀和热爱之心。因此,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除了现实的幸福自豪感,还应从国情教育中培养家国自豪感,增强家国建设的责任感,用家国责任促成家国情怀。
(三)注重素质养成教育,从细节处为家国争光
为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在道德实践中把它们作为自己在生活中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和原则指导。为此,顾炎武倡导学人、官吏、统治者乃至庶人都应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要有“士当以器为先识”的意识,做人光明磊落,“心系天下”,做“兴太平之事”。在当代中国,党和政府提出和谐社会建构,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全社会的协调努力,积极配合。因此,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要注重学生日常素质的养成教育,教育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行为,为家国和民族的文明兴盛,精神发达,文明形象增光添彩。在明朝沦亡后,顾炎武表现出积极的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觉反省意识。他对当时社会“夸毗之性”“贪婪之性”“势力之性”“虚伪之性”“浇薄之性”“游堕之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剖析,认为它们是“社会道德风气败坏和民族精神衰落”的社会根基。社会道德根基的堕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存亡。[3]“风俗者,天下之大事”,认为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振兴民族精神,就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和改革。可见学校家国情怀教育也应从“厚风俗”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处事中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创造良好的社会风俗。在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精神,严格要求,切实做到慎独、慎隐、慎微,自觉坚守道德情操,日常行为务必“重道德而厚风俗”。要积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积善成德,“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自身道德素质,行己有耻,从己我责任上为家国的文明形象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国“太平之事”争光。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59.
[2]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3号,2014年3月26日.
[3]许苏民.顾炎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1-376.
责任编辑/李书华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寄予了厚望。
大家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顾炎武提出来的。“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是家国情怀的最好注脚。几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任何时候,强调家国情怀教育都是必要的,正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今天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道路才会更加宽阔,人生才会更加壮丽。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家国情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信任,对未来的信念,为自己和家庭而读书,更为国家和民族而学习。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当然不能靠说教,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久久不能忘怀的心灵的震撼,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摘要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关键词 顾炎武;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 罗春洪,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顾炎武(1613-1682)是中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顾炎武在“天崩地坼之日”的时代,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情况,从小立志改造社会,在“反清复明”的矢志不渝追求中,为自己所理解的祖国和理想社会奋斗了一生。顾炎武的思想充满“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精神和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热忱,其“合私成公”的道德认识、“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道德责任、“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充分表达了其作为一个思想先哲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一、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顾炎武家国情怀的理想意识。在其道德理想中,一生都表现了追求一种“合私成公”的大公情怀。针对当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蒙昧主义,批判指出个人私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道德不能离开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日知录·言私其豵》)“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文集·郡县论五》)在顾炎武看来,自从天下为家以来,人们就得养家糊口,生存发展,因此,追求利益,满足“私”利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与人性近于善并不矛盾。无“私”就无“公”,没有现实的物质利益就没有道德上的善,利益是向善的动力。这里充分体现了顾炎武“利为民所谋”的富民观。
天下之“公”是天下人“私”的综合、总合的表现,没有天下之“私”,就不可能有“天下之公”了。针对封建道德说教的虚伪性和荒谬性,顾炎武指出“至于当官之训,曰以公灭私,然而禄足以代其耕,田足以供其祭,使之无将母之嗟,室人之谪,又所以恤其私也,此义不明久矣。”(《日知录·言私其豵》)认为当权者们大谈“有公无私”“以公灭私”,不过是好听的言辞,其实是把少数统治者之私冒充为“天下为公”。统治者要治理好天下,就不能否定人们的私利,而是要满足人们的私利。因此,“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郡县论五》)顾炎武认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日知录·言私其豵》)
顾炎武以荀子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的观点批判地认为只有改变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才有道德可言。“欲使民兴孝兴悌,莫急于生财。”(《日知录·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他指责那些否定利益的道德说教:“所恶于兴利者,为其必至于害民也。”(《日知录·兴利之臣》)统治者应该“使民以利”,实施社会治理要以利奖名,造成一个“以名为利”的局面,促使人们近于善。采取奖励的办法,对名节突出的人或给以物质奖励,或赐以官爵,就能淳化风俗,使社会上人人向善。民富与国强始终是一个不可分的关系体,“以名为利”这种道德认识,体现了顾炎武深怀“利民”“富民”之情,顾炎武“藏富于民”“还利于民”的家国理念至今仍令世人印象深刻。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一生身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道德责任,刻骨铭心地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提倡利民,“私”为常情,在人情上讲“自为”“自私”,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此引人向善,推进社会改革。但这并不是宣扬利己主义。他说:“君子之为学业,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如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与潘次耕札》)基于这种思想,顾炎武明确区分“保国”和“保天下”两种不同的利益和责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主张,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强调不能把“亡国”和“亡天下”混为一谈。“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日知录·正始》)他认为,君主一家一姓的灭亡,是“亡国”,而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统治者残酷压榨鱼肉人民,使人民生存不下去,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这是“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家”,这其中的“保天下”就是捍卫天下人的利益与安全、保卫民族文化传统,类似现在捍卫祖国利益、保卫祖国安全之意。 保护天下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有的道德责任。顾炎武认为,君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不应该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君民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相互的,人们并没有对君主片面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责任。“为民而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爵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而不敢肆于民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日知录·周室班爵禄》)“君、卿、大夫、士和庶人在官一也”,就是说在道德责任上人们都是平等、相互的。
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出发,顾炎武尖锐抨击了当时腐朽颓废的社会风俗,提出了“拨乱反正,移风易俗”的主张。他通过广泛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认为“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日知录·廉耻》)“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与人书九》)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原因。对于腐败和道德堕落的吏风,他痛加抨击。得出“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封建天然尊长的脉脉温情消失,宗法制度的神圣光环退隐,这是家国灭亡的重要社会原因”的结论。[1]因此他极力主张实施“清议”,要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家国兴盛的管理并贡献力量。这其中反映出他对道德责任和权利统一的要求,也正是他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日知录·守令》)的“公权”主张在道德上的反映。
三、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
顾炎武的深切家国责任感不仅是一种思想认识,而且积极反映在自身生活实践中。在立身处世方面,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准则,这是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在个人道德实践上的具体要求。他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业。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业。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与友人论学书》)“文”不是一般的文章和单纯地追求广博的知识,而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以至天下国家大事的一个意指总称。“君子博学于文,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日知录·博学于文》)在他看来,“学”的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明道淑世”。顾炎武鲜明地反对那些“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其陋;无形,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日知录·朱子晚年定论》)的“面墙之士”和“为利禄者”。正是这些人使得“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的具体知识,才能真正从中把握“一贯之道”“天地性命之理”,也才能做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事。
“行己有耻”,主要是指每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名利,而忽略关心天下国家的大利,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贞的气节。在顾炎武看来,人的一言一行要讲是非、善恶、廉耻,认为,“有耻”是行为核心的底线,而有耻来自对国家民众的高度的责任感,只有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才能“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学经世之文,行淑世之事。“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和立身处世的道德底线,特别强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廉耻》),“行己有耻”重要的要耻于做“亡天下”的奴婢之人。顾炎武践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认为做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抱负和理想,要以“明道救世”为己任。“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救人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这种基于富国强盛的情真意切之责任感,并积极躬身践履,其心其情对于现代社会是弥足珍贵的。
四、对当今学校家国情怀教育的启示
顾炎武哲人的伟大道德情怀中,饱含对民族、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对明朝灭亡彻骨的痛惜之情。一生对家与国的民生发展充满憧憬和责任意识,并于此提出的家国治理和教育理念,去除其历史的局限性,其中很多具有丰富的超越时代性的价值。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应积极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源泉。
(一)加强民生幸福感教育,唤起家国自豪感
顾炎武一生对自己的民族和家国饱含热爱之情,他指出人人都应有“天下为公”的理念,成“天下之公”,应“合天下之私”。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追求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成就。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自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现实、充足。“天下”老百姓最现实、最直接、最急切之“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实现,并正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学校推进家国情怀教育,首要的是唤起广大学生群体对家乡、学校、国家的民生幸福感,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幸福感知度,增强家国热爱之情。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的虚无宣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从现实出发,从家国的民生发展成就中,激发学生的家国热爱之情。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积极强化学生享受幸福、感知幸福的意识,从心底唤起学生家国自豪感。同时,在民生幸福感教育中,要积极培育学生对家国的幸福发展“倍加珍惜、倍加维护、倍加努力进取”的情感认识,树立幸福、团结、进取的观念,在情感认知中感知家国幸福、自豪及责任。
(二)强化国情教育,培养家国建设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一生中刻骨的民族爱国情怀。其忠于国家的道德情怀在于其内心对于“天下大公之道”追求的道德信念,以及实现民富、国强的道德责任感。他以“天下为公”为理想,恪守家国富强繁荣使命之责,“临患不忘国”,积极推进“拨乱反正,移风易俗”。当前,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兴旺繁荣是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家国实情,也是主流,并且正在进一步推进发展中。但在具体的现实中,仍有一些问题要冷静面对,如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等。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在思想指导上,要正面引导,倡导和引领社会主流。面对这些问题时,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具体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唤醒自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任务。[1]学校要“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维护家国利益。[2]顾炎武在明朝世风、吏风“堕落”以及家国灭亡的情形下,对家国境况仍然坚持一种积极的理性认识,始终以一个哲人思想家的身份,摇旗呐喊,建言献策,积极抱以实现民富国强的殷殷期盼之情,即使在病危之际,仍决心“拨乱世以兴太平”,担当起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责任。他那种梦呓般的“匹夫之责”道德觉醒意识,“梦中之心,觉时之心也;匹夫之心,天下之心也”(《与友人书七》),体现了顾炎武高尚的家国情怀和热爱之心。因此,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除了现实的幸福自豪感,还应从国情教育中培养家国自豪感,增强家国建设的责任感,用家国责任促成家国情怀。
(三)注重素质养成教育,从细节处为家国争光
为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在道德实践中把它们作为自己在生活中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和原则指导。为此,顾炎武倡导学人、官吏、统治者乃至庶人都应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要有“士当以器为先识”的意识,做人光明磊落,“心系天下”,做“兴太平之事”。在当代中国,党和政府提出和谐社会建构,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全社会的协调努力,积极配合。因此,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要注重学生日常素质的养成教育,教育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行为,为家国和民族的文明兴盛,精神发达,文明形象增光添彩。在明朝沦亡后,顾炎武表现出积极的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觉反省意识。他对当时社会“夸毗之性”“贪婪之性”“势力之性”“虚伪之性”“浇薄之性”“游堕之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剖析,认为它们是“社会道德风气败坏和民族精神衰落”的社会根基。社会道德根基的堕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存亡。[3]“风俗者,天下之大事”,认为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振兴民族精神,就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和改革。可见学校家国情怀教育也应从“厚风俗”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处事中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创造良好的社会风俗。在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精神,严格要求,切实做到慎独、慎隐、慎微,自觉坚守道德情操,日常行为务必“重道德而厚风俗”。要积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积善成德,“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自身道德素质,行己有耻,从己我责任上为家国的文明形象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国“太平之事”争光。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59.
[2]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3号,2014年3月26日.
[3]许苏民.顾炎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1-376.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