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习作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习作产生了神秘、恐惧心理,感觉课堂上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更没有习作的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只有在课前引导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他们才会有言可表,有情可抒,从而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让他们爱上写作。下面我就从课前有效预习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激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脱离生活实际,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看到的、想到的有趣事情,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相分享,逐渐培养孩子养成平时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平时的假期近距离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习作作好铺垫。
如在教学三年级习作《美丽的秋天》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习作预习:这几天,天气渐渐变凉了,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每天语文课前交流两分钟,全班同学一起畅游秋天:我在来校的路上发现银杏树的叶子已经渐渐变黄了,那黄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漂亮极了!这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了,看到田野里的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苹果红红的,好像小朋友的脸蛋儿;梨儿黄澄澄的,好像一个个金黄的小葫芦;柿子在枝头你挤我碰,好像一个个小灯笼……学生的眼睛被点亮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汇报着自己的发现。到写作课时,学生们个个手到擒来,再也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写出了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灵性的习作来。
二、在读中积累语言,让孩子乐于表达
要让中年级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们每到写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因此我觉得,语言的积累必不可少。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很好的积累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每次遇到优美的词、句、段时,我总不忘让学生用笔画下来,在理解感受美的基础上,让他们观察插图或者想象画面再读读。这样,学生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许多优美语句和四字词语。课后让学生及时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以便在习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如在写习作《美丽的秋天》时,孩子们是这样描写的:秋天来了,花园里的菊花可谓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军人一样昂首挺胸;有的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一阵微风吹过,这些菊花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从这次习作来看,孩子们已经能灵活地将自己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其中,使自己的习作更为充实,更为精彩。
三、在课堂上习得方法,写作时下笔有神
小學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与习作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来了解名人身上的某种品质和性格。如在学习本单元习作“写最熟悉的一个人”时,我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孩子回家观察自己最熟悉的人的外貌,并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并记录下来。在习作课上,学生们兴致高涨,每个人都能抓住熟悉的人的外貌进行详细描写,并能有序地通过一件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特点。这样我们老师就自然而然地教给学生在写人时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之处,并通过一件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单元课文的导向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方法,写作时有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设计习作预习任务时要“趣”字当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勤于积累、乐于表达。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习作中的乐趣,明白生活因有文字的记录而精彩纷呈,从而不断学习积累运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实验小学
编辑 姚思雅
一、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脱离生活实际,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看到的、想到的有趣事情,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相分享,逐渐培养孩子养成平时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平时的假期近距离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习作作好铺垫。
如在教学三年级习作《美丽的秋天》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习作预习:这几天,天气渐渐变凉了,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每天语文课前交流两分钟,全班同学一起畅游秋天:我在来校的路上发现银杏树的叶子已经渐渐变黄了,那黄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漂亮极了!这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了,看到田野里的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苹果红红的,好像小朋友的脸蛋儿;梨儿黄澄澄的,好像一个个金黄的小葫芦;柿子在枝头你挤我碰,好像一个个小灯笼……学生的眼睛被点亮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汇报着自己的发现。到写作课时,学生们个个手到擒来,再也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写出了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灵性的习作来。
二、在读中积累语言,让孩子乐于表达
要让中年级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们每到写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因此我觉得,语言的积累必不可少。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很好的积累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每次遇到优美的词、句、段时,我总不忘让学生用笔画下来,在理解感受美的基础上,让他们观察插图或者想象画面再读读。这样,学生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许多优美语句和四字词语。课后让学生及时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以便在习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如在写习作《美丽的秋天》时,孩子们是这样描写的:秋天来了,花园里的菊花可谓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军人一样昂首挺胸;有的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一阵微风吹过,这些菊花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从这次习作来看,孩子们已经能灵活地将自己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其中,使自己的习作更为充实,更为精彩。
三、在课堂上习得方法,写作时下笔有神
小學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与习作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来了解名人身上的某种品质和性格。如在学习本单元习作“写最熟悉的一个人”时,我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孩子回家观察自己最熟悉的人的外貌,并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并记录下来。在习作课上,学生们兴致高涨,每个人都能抓住熟悉的人的外貌进行详细描写,并能有序地通过一件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特点。这样我们老师就自然而然地教给学生在写人时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之处,并通过一件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单元课文的导向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方法,写作时有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设计习作预习任务时要“趣”字当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勤于积累、乐于表达。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习作中的乐趣,明白生活因有文字的记录而精彩纷呈,从而不断学习积累运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实验小学
编辑 姚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