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信息技术之帆启实验教学之航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会开展很多的科学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培养。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科学实验课,有效地展示了实验过程、结果及实验技巧、方法,也为课外实验的过程和成果呈现提供了平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 活用教学视频,突破实验难点


  1.强化要点,优化学生操作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但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新知的理解还依赖于通过感知形象建立概念,汲取知识。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实验教学视频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操作要求,避免了生涩难懂的文字说明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讲授《浮力》一课时,虽然教师在实验前强调了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但这样空对空的传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测浮力的方法和注意点制作成微课,把学生容易错的操作放大或稍作停顿来强化,这样既省时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2.放大细节,让观察更深入
  三年级的科学实验主要以观察为主,而且观察的对象比较“特殊”,如蚂蚁、蚕卵这些细小的生物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在他们观察这些对象时,尽管兴致很高,但观察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所以笔者认为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用教学视频代替学生的观察活动。
  例如,《从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文中,要求学生观察蚕卵。蚕卵很小,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使用放大镜,因此这一观察活动对大部分三年级学生而言,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这时如果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用视频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补充,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视频中能对蚕卵的颜色一目了然,通过与芝麻比大小、用尺量等帮助学生理解蚕卵的大小,并从多个角度拍摄,清晰展现蚕卵的形状。
  3.巧用教学软件,为科学实验填空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很多的科学概念必须通过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科学实验的完成非常困难,因为有很多科学概念的学习是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的,如日食、月食的成因,生物的进化等,也有一些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如电路连接等。虚拟实验软件的应用为实验教学打开了一扇门,它以其逼真、准确、交互性强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讲解“宇宙”这一单元时,课标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的概念,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下面的困难:一是教学实践和实际观察时间不一致,难以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影响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天气、观测地点等对观测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是夜间集体观察星空活动较难组织和开展。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应用一些虚拟的天文软件解决问题。虚拟天文软件有很多,其中Stellarrium(http:www.stellarium.org/zh_CN)相对简单易学,也是一线教师使用比较广泛的一款虚拟天文软件。它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星空,通调整时间和观察地点,可以观察到太阳系的运动、星座的运动、月相变化、日食过程等,“宇宙”单元的实验教学几乎都能应用。
  又如,在教授“电”这一单元时,电路连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學实验,往往会为自己能点亮小灯泡而兴奋不已。但通过对几届学生的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电路的研究过分关注是否点亮了小灯泡,对小灯泡为什么被点亮缺乏思考,对串并联的特点理解也比较困难。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①学生过于专注材料本身;②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学生理解是电流形成回路才能点亮小灯泡有一定难度;③实物连接后单线交叉凌乱,特别是串并联连接时,导线更是“纵横交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针对以上情况,在执教本单元的连接电路实验时,采用电路虚拟实验室的教学软件,能很好地解决电路学习的难题。电路虚拟实验室中可选的器材有灯座、灯泡、单刀开关、双刀开关、电源这些实验器材,足以开展“电”单元的所有实验。在操作上,该软件也很方便,它采用积木式搭建,任何电器元件均可自由移动,如简单电路连接实验时,用鼠标选出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点击左键不放画出导线,只要连接正确小灯泡就会发光。通过反复尝试,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规律。当然,如果出现短路、断路等情况,小灯泡不会发光。所以虚拟电路实验室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电路实验效果。由此可见,教学软件可以让学生的研究更靠近科学家的研究,使得学生的科学学习更具真实性、趣味性,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勤用交流平台,激活拓展实验


  种植、饲养、制作是学生喜欢的科学活动。在课堂上,学生观察、制作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很多活动不能充分展开,而且种植、饲养活动周期较长,且随意性较大,干扰因素较多,学生容易半途而废。制作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课外学生因无人辅导也会出现“虎头蛇尾”的问题。因此,这些课外活动开展中需要教师的提醒、督促、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定期交流与分享。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交流平台,让学生的课外实验有指导,有交流,有分享。同时,家长也能适当参与活动,为学生的课外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总之,信息技术为科学教师带来了便利,最大程度地填补了科学实验的空白。但它就像炒菜时的调味剂一样,用多用少都不合适,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扬长避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科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方开艳.小学科学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科学教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9(23).
  [2]万香丽.运用信息技术活化小学科学教学[J].中外交流, 2016(18).
  [3]李桂军,刘亚军.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5(06):205-205.
其他文献
问题的提出  古诗词语言极其精练,格律严谨,音韵有序,以诗言志,导致古诗词的布局方法、语言表述与一般文体大相径庭。不了解词格诗律及其语言表达特点,就难以真正理解诗作,当然,也就难以承担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通过教学创新,用同样的课时,在完成课标、教材的要求的同时,让学生步入古诗词创作的殿堂,体验古诗词创作的艰辛与技巧,最大限度地贴近诗作理解本意,迈向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之路,意义深远。 
一  心仪司马迁祠墓久矣。“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个地方就是韩城。乙未初夏,我得缘入陕,向着太史公的家山而来。这一天,恰逢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选在5月19日,是因为徐霞客。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也就是1613年,徐霞客二十七岁,他和一个叫莲舟的和尚结伴游浙。《徐霞客游记》即以“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数句发端。《徐霞客游记》开笔那天,成了四百年后的中国旅
近期我在听课时,发现了一个现象:部分学生针对同一内容不同类型、条件的习题,“老师一讲都会,自己一练就懵”。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该知识点背后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够熟练应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解决这种现象呢?教师应该就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缺乏深度的教学会导致学生体验的不深切、思维的不深入和理解的不深透,自然难以对学
教育博客的兴起与教师专业发展    “叙事研究”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展开研究工作的研究方法。它在文学、历史、人类学等学科发展领域有悠久的研究和应用而作为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在教育领域受到关注,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研究者们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师反思的价值及其故事背后的意义,它既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从教师日常生活出发,通过讲述和反思身边的
“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追寻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需要为学生创建一种真实的课堂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法”运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还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就是让学生对学习资源能进行主动地探索,在任务的
一  陈月琴老爹过世后的第二天,喵呜就不见了。  喵呜是陈月琴给老爹找来的猫,养了两年,她想爸爸年纪大了,缺个伴,有只猫时不时地弄出些声响,攒些热火的生气,老人不至于太过寂寞。可如今人都没了,谁还管猫的死活,三个子女和“一条龙”的人忙里忙外的,就想着把葬礼给办好了。  明天就是大殓,陈月琴今天下午还约了中医看病,从保定路上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出来的时候,天气闷热,一场大雨迫在眉睫。整条长阳路漫天灰尘,
主持人语:自2019年9月采用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以来,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5个省(市)大多完成了必修模块的教学,部分省(市)还进行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最新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更加明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内容模块的结构,增强了教学应用的方向感。当下,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已经进入到
傍晚,斯蒂夫开着车,我看着闪过的黑色树枝想一个故事。  “好故事。”我听到斯蒂夫喃喃说。  “故事?”我回头问。  “他的妻子有十七重人格。”  收音机里一个男人一直在说什么,当我追问的时候那个声音消失了,那个故事讲完了。  哦,我继续看窗外分心想道,那位妻子的分裂人格比如,通灵者、心算精、同性恋、嗜血狂……我又回到和我在编的故事纠缠。  “这男人说,”斯蒂夫说,“从前他听到谁的孩子死了的故事,哀
在传统的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学习任务都围绕着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展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同时学生又缺乏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不利用学生全面地了解知识的生活原形,也不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将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现状,必须探索出能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一个学习项目——《妈妈的味道》
●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内容是通过将数据作为处理对象,依据调查目标,整理数据,建立合理规范的表格,然后基于各种统计要求,采用数据加工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之前的几节课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