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作为社会形态的代言与解释,有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土壤。社会基础越深厚,语言所负载的社会信息就越丰厚,所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提升国家软实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汉语以其丰富的社会意识因子和文化因子,成为国外友人了解中国社会、探寻中国文化的桥梁。在此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更对用民族文化精髓彰显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交往思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272-01
一、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缺乏业务精湛的汉语教师;第二个是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汉语本体研究(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篇、汉字)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在既有的本体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第三个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学术资源的分配无法支撑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学科的发展;第四个是孔子学院的内涵建设还任重道远。在以上这些挑战当中,关键的问题是高素质的汉语教师的匮乏。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汉语教师,教学法、教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谈不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增长过快,导致办学质量和管理体系问题多多,很多院长和教师经过短暂培训即匆忙上岗,不懂专业、不擅管理的现象非常突出。海外孔子学院到底以语言教育为主还是以文化传播为主的争论也使得一些孔子学院办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孔子学院的管理队伍建设目前是个大问题。
尽管有那么多的院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师资,但是就业的渠道不畅通,国内高校师资入门的资格在提高,若非具有博士学位很难在高校立足;中小学开设国际班的学校数量有限,难以消化那么多的毕业生;更有甚者,国内一些省市对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采取歧视政策,也导致一批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只好无奈改行。海外汉语教师的岗位受限于当地的移民政策和就业政策,并没有多少岗位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敞开,虽然孔子学院吸收了一批志愿者教师,但是数量有限,而且很多志愿者结束任期之后回国还面临着二次就业的压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海外孔子学院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汉语教师,一方面我们培养的汉语教师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到海外工作,这是一个悖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到其他领域就业了。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
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比如,在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淑红编著的《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口语(I)》来进行“汉语高级口语”课的教学时,可以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课文进行“表达方式”的讲解,并利用每篇课文后的“边学边练”进行复习,利用“课堂活动与任务”中的“举一反三”来进行操练;二是结合练习进行“交际策略”的训练,鼓励每位学生用课堂所学的交际策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在汉语口语教学中,可以组织“朗诵会”,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朗诵材料,题材、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均可。朗诵前先简单介绍作品、作者,并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篇(段)作品。然后由参加朗诵会的所有学生为每位朗诵者从普通话、情感表达、准备工作三个方面打分。通过朗诵会,学生能加强了汉语的语感,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口语的热情。
3.立足课内,旁及其他
在汉语阅读教学中,除了从微观方面介绍偏旁分析、语素分析、词性识别、句内猜词等阅读的微技能、在阅读中复习一些常见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外,还可以从宏观方面引导学生去概括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另外,针对学生参加HSK考试的需要,还可以补充HSK考题中的阅读部分,并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在批改后,统计学生的错误,然后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讲解时,既注意相关语言点的巩固和加强,也注意帮学生总结一些做题的思路和方法。
4.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一下子“难以讲清楚”的问题,或是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就让自己不断有新的思考,不断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向教材学习、向工具书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对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下子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同时实言相告“这个问题我也不太确定”,然后在课后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其他老师,下一次再给学生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千万不能够在自己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凭感觉乱讲一气。
2.5教无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在真正进行教学之前,可能接触过很多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了解过很多的教学流派,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究竟用什么方法好呢?在面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之前,教师脑子里很可能只有以前学过的一些语法规则和教学理论,但在站上讲台之后才发现,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规则和理论,才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根据教学材料的不同、根據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三、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讳病忌医。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亟需研究的课题,我们在这里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仅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线索而已。我们希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能够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及其本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5):359-361.
[2]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312.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272-01
一、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缺乏业务精湛的汉语教师;第二个是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汉语本体研究(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篇、汉字)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在既有的本体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第三个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学术资源的分配无法支撑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学科的发展;第四个是孔子学院的内涵建设还任重道远。在以上这些挑战当中,关键的问题是高素质的汉语教师的匮乏。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汉语教师,教学法、教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谈不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增长过快,导致办学质量和管理体系问题多多,很多院长和教师经过短暂培训即匆忙上岗,不懂专业、不擅管理的现象非常突出。海外孔子学院到底以语言教育为主还是以文化传播为主的争论也使得一些孔子学院办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孔子学院的管理队伍建设目前是个大问题。
尽管有那么多的院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师资,但是就业的渠道不畅通,国内高校师资入门的资格在提高,若非具有博士学位很难在高校立足;中小学开设国际班的学校数量有限,难以消化那么多的毕业生;更有甚者,国内一些省市对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采取歧视政策,也导致一批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只好无奈改行。海外汉语教师的岗位受限于当地的移民政策和就业政策,并没有多少岗位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敞开,虽然孔子学院吸收了一批志愿者教师,但是数量有限,而且很多志愿者结束任期之后回国还面临着二次就业的压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海外孔子学院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汉语教师,一方面我们培养的汉语教师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到海外工作,这是一个悖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到其他领域就业了。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
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比如,在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淑红编著的《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口语(I)》来进行“汉语高级口语”课的教学时,可以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课文进行“表达方式”的讲解,并利用每篇课文后的“边学边练”进行复习,利用“课堂活动与任务”中的“举一反三”来进行操练;二是结合练习进行“交际策略”的训练,鼓励每位学生用课堂所学的交际策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在汉语口语教学中,可以组织“朗诵会”,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朗诵材料,题材、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均可。朗诵前先简单介绍作品、作者,并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篇(段)作品。然后由参加朗诵会的所有学生为每位朗诵者从普通话、情感表达、准备工作三个方面打分。通过朗诵会,学生能加强了汉语的语感,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口语的热情。
3.立足课内,旁及其他
在汉语阅读教学中,除了从微观方面介绍偏旁分析、语素分析、词性识别、句内猜词等阅读的微技能、在阅读中复习一些常见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外,还可以从宏观方面引导学生去概括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另外,针对学生参加HSK考试的需要,还可以补充HSK考题中的阅读部分,并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在批改后,统计学生的错误,然后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讲解时,既注意相关语言点的巩固和加强,也注意帮学生总结一些做题的思路和方法。
4.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一下子“难以讲清楚”的问题,或是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就让自己不断有新的思考,不断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向教材学习、向工具书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对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下子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同时实言相告“这个问题我也不太确定”,然后在课后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其他老师,下一次再给学生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千万不能够在自己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凭感觉乱讲一气。
2.5教无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在真正进行教学之前,可能接触过很多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了解过很多的教学流派,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究竟用什么方法好呢?在面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之前,教师脑子里很可能只有以前学过的一些语法规则和教学理论,但在站上讲台之后才发现,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规则和理论,才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根据教学材料的不同、根據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三、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讳病忌医。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亟需研究的课题,我们在这里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仅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线索而已。我们希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能够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及其本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5):359-361.
[2]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