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社的采访。2014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我们想知道,贵局是如何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的?基于这种理解的考虑是什么?
张建国:我们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要求,都把学生的道德品行放在第一位。就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来说,立德与成人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
第一,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已经有了严重的挫败感,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德育重新提振这些学生的精气神,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
第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借助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完善品格,尽力缩小这些差距。
第三,在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创业的职业教育中,必须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职业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具有踏实苦干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品质,这是时代赋予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视德育工作,还要讲究科学性,抓住职业学校德育的特殊性来做。宁波市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张建国:几年前,我们宁波的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德育领先、分层教育、技能突围”的模式,实现了德育、教学、技能三位一体的格局。我个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确实有其特殊性,针对特殊性做文章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宁波职业学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补救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在义务段教育阶段产生的挫败感,提振他们的精神,重树他们的信心,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如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持续开展的“微笑德育”已有一定影响,宁波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白天鹅”工程被国内职教界所认同,鄞州古林职高的“行为自主型”德育模式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宁波外事学校的成长德育、象山职高的hope德育等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这些不同形式的“补救”措施充分实现了职业学校学生低着头进来、昂着头出去的目标。
2.平短
所谓“平短”,是指学校要重点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在这方面,慈溪杭州湾职业学校的“德育生活化”实践、慈溪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平方米好习惯”培育、宁海技工学校的“12分”德育模式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扬长
我们一直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放松心情。如慈溪周巷职高的“雁阵”德育,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成长;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则另辟蹊径,从技能培育入手,强化德育工作,形成了“技能突破型”德育模式。
: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是要直接就业的,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设计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请问你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一些成熟的措施?
张建国:宁波市主要通过构建立体化职业指导体系,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一是引进职业认知课程,丰富生涯教育。2010年起引进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创业课程。2011年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创业教程》《创新教程》推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二是优化职业认知课程,渗透生涯教育。全市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理性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组织编写了12个专业大类的包含生涯教育内容的专业教材。三是完善职业认知社团,拓展生涯教育。成立中职创业与职业指导教学研究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联盟、宁波市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各职业院校纷纷组建创新创业兴趣小组与学生社团,设立基金会,建设校园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氛围、提供支持。
2.丰富学生职业体验
为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体验,宁波市大力推进三大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学生职业体验拓展平台。这个体验中心是投入1亿多元的一站式开放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集成“认知、测试、体验、咨询(指导)”四大功能模块,32个职业群的200余个职业情境主题的体验项目,利用云端资源,涉及到当前科技前沿的项目内容,学生可以在这里参与体验、咨询与社会实践。二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革新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学生熟练掌握制造业高端技能与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紧缺人才的职业技能实训。三是“宁波校企通平台”。该平台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内建成。企业的服务、人才、设備、技术等需求,学生的就业、培训、实习等需求全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对接。这些平台为全市学生提供了一个职业体验、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的场所。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很高,请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措施?
张建国:宁波市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面,我市教育局重点推出了“三个一”工程。
一是每个教师持有一个上岗证书。浙江省教育厅规定,要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有率,努力在“十三五”期间达到80%。为此,我市全面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C证持有率已经达到6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更是达到72%,远远高于全市中小学比例。宁波经贸学校、北仑区职业高级中学、余姚市职成教中心等学校已经实现了心理健康培训与教育的全员化。目前,在C证持有率稳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向B证培训推进,不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是积极创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和市级规范化心理辅导室。目前,我市的宁海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等7所学校已经成功创建了一级心理辅导站,占全市中职学校的20%,这一比例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同时,全市职业学校创建市级规范化辅导室比例达100%,也远远高于中小学校的比例。
三是提倡上好一堂心理团体辅导课和做好一个心理咨询个案。全市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每周上好一堂心理团体辅导课、优质课等活动,对部分学生实行心理诊断与咨询服务。如宁海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三元整合”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该校又推进了“阳光辅导”,对违纪违规学生的辅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镇海区职教中心学校成功探索了O2O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网络诊断开展咨询与辅导,有效培育了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
:職业学校要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您个人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张建国: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应当具备两个方面:匠人与匠技,后者是要求学生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艺,前者则是强调为人的品行,其实依然是先成人后成才的内涵。另外,光有精益求精的技艺还不够,还要要有诚实、耐劳和创新的精神。作为职业学校,要把“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作为提升职业教育品质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制造2025”培育一批坚守、朴素、执着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几年,我们宁波在这方面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一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深度融合。如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提出以“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为指导思想,引导全体师生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真人、善人;树立师生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教师的事业心;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师生的综合才智和才干,从而真正实现匠人的“崛起”。
另一个是结合德育品牌打造,深化“工匠精神”培育。从去年开始,宁波市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德育品牌建设将从四个维度进行推进,即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校企互动为导向,以团队建设为保障,每个维度建议共包含8个板块。目前,全市有12个德育品牌项目正在创建过程中,如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的“金钥匙工程”、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现代工业新匠人素养培育”、宁波职教中心的“三色教育”、余姚职成教中心的“践知行合一、办匠人教育”等项目,都是很有特色的。
当然,“工匠精神”培育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展开。为此,我们同时开展了“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些载体,传承“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品质。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宁波市对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是如何改革的?
张建国:根据2008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以及2014年12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了深入探索。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全、开足德育必修课程,全面推进德育选修课,重点进行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类、时事政策类、职业素养类教育活动。在德育课程实施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宁波市教育局于2009年、2015年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强调将德育课程教学纳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范畴,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赛事活动、文明风采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新课程中。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充实选修课程内容,全市合计编辑45部德育校本教材,其中26部由出版社公开发行。
二是举办各类教育赛事活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每年举行“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将“有效教学”作为德育课教法、学法研讨的主要目标。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这些教育赛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果,未来,您对贵市的德育工作有何期待和设想呢?
张建国: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教育局的推动下,宁波市各个职业教育学校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做事,勇于探索新模式,德育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特色传统文化进校园,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并且狠抓落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融入学校管理与教育,力求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关爱学生的有效途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名班主任”评选活动,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德育工作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去做,通过言传身教,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学生的人格发展铺路,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基。
责任编辑︱李 敏
张建国:我们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要求,都把学生的道德品行放在第一位。就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来说,立德与成人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
第一,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已经有了严重的挫败感,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德育重新提振这些学生的精气神,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
第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借助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完善品格,尽力缩小这些差距。
第三,在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创业的职业教育中,必须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职业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具有踏实苦干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品质,这是时代赋予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视德育工作,还要讲究科学性,抓住职业学校德育的特殊性来做。宁波市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张建国:几年前,我们宁波的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德育领先、分层教育、技能突围”的模式,实现了德育、教学、技能三位一体的格局。我个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确实有其特殊性,针对特殊性做文章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宁波职业学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补救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在义务段教育阶段产生的挫败感,提振他们的精神,重树他们的信心,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如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持续开展的“微笑德育”已有一定影响,宁波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白天鹅”工程被国内职教界所认同,鄞州古林职高的“行为自主型”德育模式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宁波外事学校的成长德育、象山职高的hope德育等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这些不同形式的“补救”措施充分实现了职业学校学生低着头进来、昂着头出去的目标。
2.平短
所谓“平短”,是指学校要重点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在这方面,慈溪杭州湾职业学校的“德育生活化”实践、慈溪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平方米好习惯”培育、宁海技工学校的“12分”德育模式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扬长
我们一直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放松心情。如慈溪周巷职高的“雁阵”德育,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成长;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则另辟蹊径,从技能培育入手,强化德育工作,形成了“技能突破型”德育模式。
: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是要直接就业的,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设计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请问你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一些成熟的措施?
张建国:宁波市主要通过构建立体化职业指导体系,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一是引进职业认知课程,丰富生涯教育。2010年起引进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创业课程。2011年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创业教程》《创新教程》推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二是优化职业认知课程,渗透生涯教育。全市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理性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组织编写了12个专业大类的包含生涯教育内容的专业教材。三是完善职业认知社团,拓展生涯教育。成立中职创业与职业指导教学研究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联盟、宁波市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各职业院校纷纷组建创新创业兴趣小组与学生社团,设立基金会,建设校园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氛围、提供支持。
2.丰富学生职业体验
为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体验,宁波市大力推进三大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学生职业体验拓展平台。这个体验中心是投入1亿多元的一站式开放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集成“认知、测试、体验、咨询(指导)”四大功能模块,32个职业群的200余个职业情境主题的体验项目,利用云端资源,涉及到当前科技前沿的项目内容,学生可以在这里参与体验、咨询与社会实践。二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革新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学生熟练掌握制造业高端技能与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紧缺人才的职业技能实训。三是“宁波校企通平台”。该平台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内建成。企业的服务、人才、设備、技术等需求,学生的就业、培训、实习等需求全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对接。这些平台为全市学生提供了一个职业体验、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的场所。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很高,请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措施?
张建国:宁波市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面,我市教育局重点推出了“三个一”工程。
一是每个教师持有一个上岗证书。浙江省教育厅规定,要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有率,努力在“十三五”期间达到80%。为此,我市全面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C证持有率已经达到6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更是达到72%,远远高于全市中小学比例。宁波经贸学校、北仑区职业高级中学、余姚市职成教中心等学校已经实现了心理健康培训与教育的全员化。目前,在C证持有率稳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向B证培训推进,不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是积极创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和市级规范化心理辅导室。目前,我市的宁海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等7所学校已经成功创建了一级心理辅导站,占全市中职学校的20%,这一比例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同时,全市职业学校创建市级规范化辅导室比例达100%,也远远高于中小学校的比例。
三是提倡上好一堂心理团体辅导课和做好一个心理咨询个案。全市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每周上好一堂心理团体辅导课、优质课等活动,对部分学生实行心理诊断与咨询服务。如宁海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三元整合”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该校又推进了“阳光辅导”,对违纪违规学生的辅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镇海区职教中心学校成功探索了O2O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网络诊断开展咨询与辅导,有效培育了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
:職业学校要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您个人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张建国: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应当具备两个方面:匠人与匠技,后者是要求学生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艺,前者则是强调为人的品行,其实依然是先成人后成才的内涵。另外,光有精益求精的技艺还不够,还要要有诚实、耐劳和创新的精神。作为职业学校,要把“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作为提升职业教育品质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制造2025”培育一批坚守、朴素、执着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几年,我们宁波在这方面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一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深度融合。如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提出以“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为指导思想,引导全体师生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真人、善人;树立师生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教师的事业心;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师生的综合才智和才干,从而真正实现匠人的“崛起”。
另一个是结合德育品牌打造,深化“工匠精神”培育。从去年开始,宁波市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德育品牌建设将从四个维度进行推进,即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校企互动为导向,以团队建设为保障,每个维度建议共包含8个板块。目前,全市有12个德育品牌项目正在创建过程中,如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的“金钥匙工程”、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现代工业新匠人素养培育”、宁波职教中心的“三色教育”、余姚职成教中心的“践知行合一、办匠人教育”等项目,都是很有特色的。
当然,“工匠精神”培育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展开。为此,我们同时开展了“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些载体,传承“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品质。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宁波市对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是如何改革的?
张建国:根据2008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以及2014年12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了深入探索。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全、开足德育必修课程,全面推进德育选修课,重点进行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类、时事政策类、职业素养类教育活动。在德育课程实施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宁波市教育局于2009年、2015年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强调将德育课程教学纳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范畴,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赛事活动、文明风采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新课程中。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充实选修课程内容,全市合计编辑45部德育校本教材,其中26部由出版社公开发行。
二是举办各类教育赛事活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每年举行“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将“有效教学”作为德育课教法、学法研讨的主要目标。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这些教育赛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果,未来,您对贵市的德育工作有何期待和设想呢?
张建国: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教育局的推动下,宁波市各个职业教育学校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做事,勇于探索新模式,德育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特色传统文化进校园,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并且狠抓落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融入学校管理与教育,力求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关爱学生的有效途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名班主任”评选活动,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德育工作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去做,通过言传身教,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学生的人格发展铺路,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基。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