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高原明珠”之誉的洱海,是大理的骄傲。大理因洱海的哺育,而有了多姿的生命;因洱海的滋润,而有了多彩的律动。
洱海古称叶榆泽、昆弥川、洱河。它北起洱源,南至下关,长40公里,东西宽4~9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海拔1972米,是个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因两头窄中间宽、酷似人耳,加之浪大如海而得名。
说洱海浪大如海,那是夸张,这是人们盛赞它柔媚中的雄美。其实洱海多半时候是静的。或是风平浪静,一片恬静;或是轻波微澜,柔曼抒情。只有当印度洋强劲的季风,经下关浩浩吹来之际,它才掀起满湖的波涛,但也决非浪涌拍天,惊涛裂岸。
在大理的日子,晨曦中,夕照里,我喜欢在洱海漫步,聆听它柔情的絮语,领略它蔚蓝的舞蹈。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虽非智者,但我是爱水的,我爱水的柔情妩媚,爱水的变幻多姿,更爱水给人的启迪与陶冶。
我花了一整天的工夫,在洱海徜徉,只为了从多个角度观察洱海,从多个层面领略洱海。近看,洱海是清澈的,透明的,游鱼水草,历历可数;远眺,洱海是蔚蓝的,开阔敞亮,令人心胸豁达。从苍山看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洱海是大片的灰白,大片的翠绿。灰的灵动跳跃,绿的深沉醉人。这两种色彩是独立的,互不交融,互不渗透。它给人许多美好的感受,给人许多浪漫的联想。
浩瀚的洱海之中,散布着三岛、五湖、四洲、九曲诸多胜境。它们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的游人。为满足人们寻幽探秘的美好愿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艘艘游船不知疲倦地在湖中穿梭往来。依稀之中,仿佛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自古洱海盛产鱼虾,有种弓鱼,很是名贵,有“洱海鱼魁”之称。此鱼形似鲫鱼,瘦长似箭,每每雨后,自衔其尾,跃出水面,自娱自乐。此鱼因跳跃之时形似弯弓,故名。弓鱼鳞小肉细,味道鲜美,产量极小,通常是一鱼难求。因此,捕获此鱼者,幸运有加;品尝此鱼者,甚有口福。
在洱海打鱼的人很多,看人打鱼,似看一幅劳动的画卷,很有情趣。渔人打鱼,有用挂网的,有用罩网的,有用甑网的,也有用拖网的。最有趣的是用挂网和罩网打鱼,一个是静,一个是动。用挂网的,一般夫妻两人,女的划船,男的将长长的挂网缓缓地放入湖中。船行水面,很静很慢,像在滑行。他们不言不语,没有一点声响。用罩网打鱼就热闹了许多。打鱼的都是精壮的男子,独自操持长长的竹竿,边划船边敲打水面。待有异常(通常是鱼吐出的气泡,或是鱼受惊吓撞击水草产生的动静),看准时机,渔人将罩网奋力罩下,虽是十有八空,但其信念执著,百折不挠。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拍摄的电影《五朵金花》,堪称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该电影讲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鹏和金花的爱情故事。故事就发生在苍山下洱海边。到了洱海,最宜到附近的白族村庄走走看看,体验一番今天千千万万的阿鹏和金花的幸福生活。漫步村庄,耳畔不时传来《蝴蝶泉边》的歌声。这歌声把生活渲染得沸沸腾腾,红红火火。
洱海之邊有好些农家饭店,喝白族人酿的木瓜酒,吃洱海产的鱼虾,饱览湖景,真是一种享受。在诸多的蔬菜之中,有种洱海产的海菜,食后最难忘。这菜跟南方的水芹相差无几,也是长长的,开着黄花。吃到嘴里,软软的,颇为爽口。
夕照时分,信步来到洱海公园。该公园位于洱海的最南端,湖边有个长廓,抒情地向湖中延伸。人们可在此垂钓,亦可在此游泳,更多的人在此看景遐想。在此我久久驻足,任思绪飞扬。
洱海古称叶榆泽、昆弥川、洱河。它北起洱源,南至下关,长40公里,东西宽4~9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海拔1972米,是个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因两头窄中间宽、酷似人耳,加之浪大如海而得名。
说洱海浪大如海,那是夸张,这是人们盛赞它柔媚中的雄美。其实洱海多半时候是静的。或是风平浪静,一片恬静;或是轻波微澜,柔曼抒情。只有当印度洋强劲的季风,经下关浩浩吹来之际,它才掀起满湖的波涛,但也决非浪涌拍天,惊涛裂岸。

在大理的日子,晨曦中,夕照里,我喜欢在洱海漫步,聆听它柔情的絮语,领略它蔚蓝的舞蹈。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虽非智者,但我是爱水的,我爱水的柔情妩媚,爱水的变幻多姿,更爱水给人的启迪与陶冶。
我花了一整天的工夫,在洱海徜徉,只为了从多个角度观察洱海,从多个层面领略洱海。近看,洱海是清澈的,透明的,游鱼水草,历历可数;远眺,洱海是蔚蓝的,开阔敞亮,令人心胸豁达。从苍山看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洱海是大片的灰白,大片的翠绿。灰的灵动跳跃,绿的深沉醉人。这两种色彩是独立的,互不交融,互不渗透。它给人许多美好的感受,给人许多浪漫的联想。
浩瀚的洱海之中,散布着三岛、五湖、四洲、九曲诸多胜境。它们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的游人。为满足人们寻幽探秘的美好愿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艘艘游船不知疲倦地在湖中穿梭往来。依稀之中,仿佛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自古洱海盛产鱼虾,有种弓鱼,很是名贵,有“洱海鱼魁”之称。此鱼形似鲫鱼,瘦长似箭,每每雨后,自衔其尾,跃出水面,自娱自乐。此鱼因跳跃之时形似弯弓,故名。弓鱼鳞小肉细,味道鲜美,产量极小,通常是一鱼难求。因此,捕获此鱼者,幸运有加;品尝此鱼者,甚有口福。
在洱海打鱼的人很多,看人打鱼,似看一幅劳动的画卷,很有情趣。渔人打鱼,有用挂网的,有用罩网的,有用甑网的,也有用拖网的。最有趣的是用挂网和罩网打鱼,一个是静,一个是动。用挂网的,一般夫妻两人,女的划船,男的将长长的挂网缓缓地放入湖中。船行水面,很静很慢,像在滑行。他们不言不语,没有一点声响。用罩网打鱼就热闹了许多。打鱼的都是精壮的男子,独自操持长长的竹竿,边划船边敲打水面。待有异常(通常是鱼吐出的气泡,或是鱼受惊吓撞击水草产生的动静),看准时机,渔人将罩网奋力罩下,虽是十有八空,但其信念执著,百折不挠。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拍摄的电影《五朵金花》,堪称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该电影讲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鹏和金花的爱情故事。故事就发生在苍山下洱海边。到了洱海,最宜到附近的白族村庄走走看看,体验一番今天千千万万的阿鹏和金花的幸福生活。漫步村庄,耳畔不时传来《蝴蝶泉边》的歌声。这歌声把生活渲染得沸沸腾腾,红红火火。

洱海之邊有好些农家饭店,喝白族人酿的木瓜酒,吃洱海产的鱼虾,饱览湖景,真是一种享受。在诸多的蔬菜之中,有种洱海产的海菜,食后最难忘。这菜跟南方的水芹相差无几,也是长长的,开着黄花。吃到嘴里,软软的,颇为爽口。
夕照时分,信步来到洱海公园。该公园位于洱海的最南端,湖边有个长廓,抒情地向湖中延伸。人们可在此垂钓,亦可在此游泳,更多的人在此看景遐想。在此我久久驻足,任思绪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