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建筑类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就业岗位职业素养需求分析,明确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要素,将“职业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构建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工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10-02
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度逐渐在提高。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差距是有限的,但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迥然不同。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中最缺的一门课就是“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精神培养是从职业素养教育中凝练提升出来的,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应当是彼此独立、相互融合的两大体系。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坚守职业精神,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满足社会企业需要,提高就业稳定率,减少企业用人风险。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主要包括職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职业精神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确定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1.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之后,职业教育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职业素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企业缺乏“职业化”的员工。另外,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模式,构建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3.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企业、学校、学生各自发展的需要。
企业员工职业精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利润,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高职院校要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一样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分析与研究
本文以建筑类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就业岗位职业素养需求分析,明确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要素,将“职业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构建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工程。
1.企业对入职学生职业精神需求分析。
(1)多数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要求并重。
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另外,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精神等。
(2)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2.企业入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①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人才观的一个重点。所谓人才,首要的应该是一个品质高尚的、和谐的和趋于人格完善的人,是一个和社会融洽相处并且受社会欢迎的有道德的人。
②良好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素质,是我们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必备本领。主要包含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精辟的专业造诣;专业研究、专业应用、专业开拓的兴趣和能力;管理能力;融合能力;敬业精神。
③良好的心理素质。
企业用人历来重视心理素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有意识的艰苦磨练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适应环境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等心理素质的强化教育,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非常脆弱,远不适应竞争的环境。
针对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所存在的相关素质弱的弊端,我校围绕职业道德的目标要素,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1。
(2)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
①对社会认识能力。
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学生总体上缺乏社会锻炼而造成的。
②对自身认识能力。
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是由于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错误判断(通常是高估)。
结合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存在的能力缺陷,本校开展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能力的目标要素,并对我校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2。
四、建筑行业职业行动领域内应具有的职业精神分析
建筑类专业从职业行动领域内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需要职员具备的职业精神及需求分析,具体包括职业素质,基本能力和职业态度。 1.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
(1)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为热爱祖国,擁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法制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实干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为拥有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文化素质,同时拥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文化素质;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具有体育运动基本素质,初步的军事素质,科学锻炼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3)职业意识的具体要求为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技术知识更新的能力和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4)职业情感的具体要求是具有积极的竞争意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宽阔胸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热爱本职岗位;本校作为高职类教育院校,结合企业、社会对我校学生的要求,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情感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3。
2.基本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的具体要求是:①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②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③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④具有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⑤具有良好职业态度、工作责任心、价值观、道德观、身心健康等素质。
3.职业态度包括政治方向和职业精神。
政治方向的具体方向为: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是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积极向上、勇于创新;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严格遵守行业专业规范、标准;⑤团结友爱、团队协作。
五、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素分析
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内从业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精神,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分析归纳出4个目标要素类别,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分解出几个具体的目标要素,确定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具体要求。职业意识即工作规划。本校结合职业意识在我校的是开展,将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意识可以分解3个目标要素及相应的途径、阶段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如下表4。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10-02
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度逐渐在提高。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差距是有限的,但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迥然不同。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中最缺的一门课就是“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精神培养是从职业素养教育中凝练提升出来的,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应当是彼此独立、相互融合的两大体系。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坚守职业精神,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满足社会企业需要,提高就业稳定率,减少企业用人风险。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主要包括職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职业精神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确定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1.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之后,职业教育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职业素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企业缺乏“职业化”的员工。另外,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模式,构建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3.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企业、学校、学生各自发展的需要。
企业员工职业精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利润,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高职院校要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一样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分析与研究
本文以建筑类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就业岗位职业素养需求分析,明确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要素,将“职业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构建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工程。
1.企业对入职学生职业精神需求分析。
(1)多数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要求并重。
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另外,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精神等。
(2)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2.企业入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①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人才观的一个重点。所谓人才,首要的应该是一个品质高尚的、和谐的和趋于人格完善的人,是一个和社会融洽相处并且受社会欢迎的有道德的人。
②良好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素质,是我们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必备本领。主要包含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精辟的专业造诣;专业研究、专业应用、专业开拓的兴趣和能力;管理能力;融合能力;敬业精神。
③良好的心理素质。
企业用人历来重视心理素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有意识的艰苦磨练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适应环境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等心理素质的强化教育,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非常脆弱,远不适应竞争的环境。
针对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所存在的相关素质弱的弊端,我校围绕职业道德的目标要素,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1。
(2)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
①对社会认识能力。
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学生总体上缺乏社会锻炼而造成的。
②对自身认识能力。
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是由于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错误判断(通常是高估)。
结合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存在的能力缺陷,本校开展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能力的目标要素,并对我校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2。
四、建筑行业职业行动领域内应具有的职业精神分析
建筑类专业从职业行动领域内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需要职员具备的职业精神及需求分析,具体包括职业素质,基本能力和职业态度。 1.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
(1)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为热爱祖国,擁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法制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实干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为拥有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文化素质,同时拥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文化素质;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具有体育运动基本素质,初步的军事素质,科学锻炼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3)职业意识的具体要求为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技术知识更新的能力和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4)职业情感的具体要求是具有积极的竞争意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宽阔胸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热爱本职岗位;本校作为高职类教育院校,结合企业、社会对我校学生的要求,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情感培养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要求的分析如表3。
2.基本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的具体要求是:①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②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③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④具有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⑤具有良好职业态度、工作责任心、价值观、道德观、身心健康等素质。
3.职业态度包括政治方向和职业精神。
政治方向的具体方向为: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是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积极向上、勇于创新;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严格遵守行业专业规范、标准;⑤团结友爱、团队协作。
五、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素分析
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内从业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精神,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分析归纳出4个目标要素类别,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分解出几个具体的目标要素,确定培养途径、培养阶段和具体要求。职业意识即工作规划。本校结合职业意识在我校的是开展,将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意识可以分解3个目标要素及相应的途径、阶段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如下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