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宁是俄罗斯20世纪侨民作家的代表。他虽然半生侨居国外,但他的心却始终眷恋着俄罗斯的大自然,他的创作也一直情系俄罗斯这片热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妙和作家对自然的爱恋。本文通过分析布宁创作中的自然主题,阐释分析了作家热爱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布宁 自然 永恒 乡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文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作家。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1870-1953)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安东诺夫卡的苹果》、《静》、《投宿》等。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布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家通过鲜明的景观刻画,细腻的情感分析,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现状。
一 自然主题的源泉
风景描写在布宁作品的情节构筑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但不失“合乎逻辑的诗意”。在作者的视野里,只有讲故事的人、作者和主人公的心情。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感悟。布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圈子之外,去寻找一种更为牢靠的支柱,即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正是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他才能找回自己,找回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布宁的这种自然情缘,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他的这种对自然对故乡的眷恋,在侨居国外后更进一步升华到其文学创作之中。布宁的故乡奥尔洛夫省地处俄罗斯腹地,风光秀丽如画。屠格涅夫、丘特切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均诞生于此。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且其家学深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生长的乡村是祖父留下的农庄,夏天庄稼一直长到房前,冬季积雪遍野。幼小的布宁终日徜徉在花草与庄稼的海洋,带着自己淡淡的忧伤,细心体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因此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可谓得心应手,别具一格。这是他以后创作中以描写自然景观取胜的主要原因。
二 创作中自然描绘的体现
作为构筑布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自然景色,经常出现在他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布宁经常描写田野、庄园和乡村。主人公的视线经常从人类转向大自然,再从大自然转向人类,转向日常生活,这样的往返回复,是想在人类的生活中注入美与和谐。尤其是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苏霍多尔》等作品中,作家带着如丝如缕的喜悦和绵绵不断的忧伤,反复描写它们,笔端闪烁着对往昔岁月深情的追念与幽思。
1 对自然的赞美
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耶利哥的玫瑰”无疑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灵秀的山水间,在作者深挚的情怀中,在庄严幻美的气氛里,无处不飘散着这种传奇刺草的清香,显然,“耶利哥的玫瑰”是一种象征,它蕴含着作者对于某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了布宁中年迟暮之后,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静》中的一个片段: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萨瓦尔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到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俪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绵亘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丝丝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
在这里,初阳、晨岚、群山、鸥影,表现出主人公甜蜜、忧悒与超脱的心境。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诗化的典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诗化了的,甚至小说中的每一句话也都能构成意境。《静》几乎是山水风景画的连缀,是蕴涵着情感和意蕴的一幅幅画面,轻静淡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散文化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满是意境的语句,在小说《雾》、《深夜》中也比比皆是,印象式的文字和跳动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不胜枚举。
2 对自然的忧伤和感叹
布宁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作者,是传达作者情绪的中介。与之相适应,文本中采用了大量的作者插语、形容词、比喻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评价。这种用法经常见诸于对主人公的评价和肖像描写中,赋予整部小说一种基本的情调。
在任何一部浮动着抒情主人公翩翩情思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忧伤和感叹。以《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为例,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富表现力的画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雇工们在地主庄园采集苹果,还似乎看到了集市般的场面,这是衰落中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叙事主体而言,这些社会现实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壮阔,这才是作者心之所系。通过对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果实丰收的美景和萧瑟破败的暮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和感伤。
在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笔法,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丽可人的秋日果园图景,透露出一种祥和、宁静之美: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书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样的描写在侧重情节叙事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是不常见的。小说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尽力描绘蓬勃的果实丰登之秋,展示旧式地主生活的诗意。作者的主观情绪跃然纸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对果园的描写,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自九月杪起,我们那儿的果园和打麦场就开始变得空旷了,气候也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生骤变。风整日整日摇撼着树木,雨则自早至晚浇淋着它们。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风并没有停息。它骚扰着果园,撕碎着不停地从下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并且重又去驱赶如发绺似的不祥的乌云。乌云在低空飞驰着,转眼间,就像烟雾一般,遮蔽了落日。余辉熄灭了,像一扇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蓝天闭合了,果园显得荒凉、沉闷,雨重又浠浠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最后终于变成了与黑暗与风暴为伴的倾盆大雨。使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开始了……”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都是采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由于时过境迁,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艺术效果和审美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饱含悲剧色彩,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对自然的描写和抒发,小说充满了散文的韵致。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在时代的重压下,乡村贵族老爷旧式生活的衰落终成现实,庄园的景致一去不返。
在布宁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优美的意境以及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一种深远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布宁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的影响,极富于诗人气质。他怀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在乡村的旷野之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觅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芬芳、人类的爱以及自然的永恒。这种诗情充溢在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略带空的风格。
在创作中,布宁侧重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构筑。对意境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对山水风物的抒写上。平凡的小事、片刻的意念、永恒的遐思、脑海瞬息起伏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其小说创作的材料,从而构成意境悠远、情韵深邃的美文。
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中,景物描写几乎占据了整个篇幅。在《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金窖》等小说中,不乏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在这些小说中,场景和景物并不是为人物的活动服务,恰恰相反,人物成了景物的点缀,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作者所展示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风景片断,用以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如《金窖》实际上是一些风景片段的连缀。读者通过画面的过渡,才可以隐约感觉到时间的缓慢变化。好景不再,美丽的自然一去不返,小说传达出一种惘然若失的情绪,显得沉郁、凄美,读后让人久久难于忘怀。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小说《雾》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是诗也是画,充溢着对夜的沉寂、雾的迷蒙、纷乱的思绪的描写和忧郁哀怨的倾诉。在《静》、《投宿》中,风景描写也都占了很大篇幅。
在《新路》中,作者一改直接抒写的方法,主人公的意志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对清冷凄凉的飘雪之夜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也给读者的心灵深处带来丝丝的寒意。
像这样对于自然的感叹和表达淡淡的忧伤情感的作品,在布宁的文学创作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 结论
布宁的作品不仅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中的地位,而且是其对小说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之一。首先,改变了小说的审美意象,形成了散文化的独特艺术特征。其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既是对俄国与欧洲小说散文化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小说的开创,使小说突破传统模式而更为开放,导致小说风格的丰富与发展。
布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自己既不是颓废派,也不是象征主义者,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感受在布宁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情节几乎不存在。罗曼·罗兰曾经指出布宁小说富有情调,融合了各种感受和体验。布宁似乎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印象,对自然的印象,而非事件的罗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宁的创作中,对于自然仍只是停顿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好失去的怅然。他有的只是感叹和淡淡的哀伤,而没有像普里什文、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呼吁甚至谴责对俄罗斯大自然破坏的行为,更没有思考自然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说,我们从布宁的文学创作中了解到的自然生态,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并未在布宁的作品中出现。
注:本文系唐山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6A。
参考文献:
[1]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俄]伊·布宁,陈馥译:《布宁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俄]伊凡·蒲宁,戴骢译:《蒲宁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 冯玉律:《跨越与回归——论伊凡·蒲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撒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学,女,1982—,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文化学,工作单位:唐山学院。
王俊英,女,1982—,河北高碑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工作单位:唐山学院。
关键词:布宁 自然 永恒 乡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文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作家。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1870-1953)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安东诺夫卡的苹果》、《静》、《投宿》等。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布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家通过鲜明的景观刻画,细腻的情感分析,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现状。
一 自然主题的源泉
风景描写在布宁作品的情节构筑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但不失“合乎逻辑的诗意”。在作者的视野里,只有讲故事的人、作者和主人公的心情。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感悟。布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圈子之外,去寻找一种更为牢靠的支柱,即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正是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他才能找回自己,找回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布宁的这种自然情缘,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他的这种对自然对故乡的眷恋,在侨居国外后更进一步升华到其文学创作之中。布宁的故乡奥尔洛夫省地处俄罗斯腹地,风光秀丽如画。屠格涅夫、丘特切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均诞生于此。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且其家学深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生长的乡村是祖父留下的农庄,夏天庄稼一直长到房前,冬季积雪遍野。幼小的布宁终日徜徉在花草与庄稼的海洋,带着自己淡淡的忧伤,细心体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因此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可谓得心应手,别具一格。这是他以后创作中以描写自然景观取胜的主要原因。
二 创作中自然描绘的体现
作为构筑布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自然景色,经常出现在他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布宁经常描写田野、庄园和乡村。主人公的视线经常从人类转向大自然,再从大自然转向人类,转向日常生活,这样的往返回复,是想在人类的生活中注入美与和谐。尤其是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苏霍多尔》等作品中,作家带着如丝如缕的喜悦和绵绵不断的忧伤,反复描写它们,笔端闪烁着对往昔岁月深情的追念与幽思。
1 对自然的赞美
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耶利哥的玫瑰”无疑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灵秀的山水间,在作者深挚的情怀中,在庄严幻美的气氛里,无处不飘散着这种传奇刺草的清香,显然,“耶利哥的玫瑰”是一种象征,它蕴含着作者对于某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了布宁中年迟暮之后,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静》中的一个片段: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萨瓦尔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到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俪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绵亘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丝丝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
在这里,初阳、晨岚、群山、鸥影,表现出主人公甜蜜、忧悒与超脱的心境。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诗化的典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诗化了的,甚至小说中的每一句话也都能构成意境。《静》几乎是山水风景画的连缀,是蕴涵着情感和意蕴的一幅幅画面,轻静淡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散文化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满是意境的语句,在小说《雾》、《深夜》中也比比皆是,印象式的文字和跳动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不胜枚举。
2 对自然的忧伤和感叹
布宁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作者,是传达作者情绪的中介。与之相适应,文本中采用了大量的作者插语、形容词、比喻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评价。这种用法经常见诸于对主人公的评价和肖像描写中,赋予整部小说一种基本的情调。
在任何一部浮动着抒情主人公翩翩情思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忧伤和感叹。以《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为例,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富表现力的画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雇工们在地主庄园采集苹果,还似乎看到了集市般的场面,这是衰落中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叙事主体而言,这些社会现实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壮阔,这才是作者心之所系。通过对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果实丰收的美景和萧瑟破败的暮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和感伤。
在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笔法,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丽可人的秋日果园图景,透露出一种祥和、宁静之美: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书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样的描写在侧重情节叙事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是不常见的。小说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尽力描绘蓬勃的果实丰登之秋,展示旧式地主生活的诗意。作者的主观情绪跃然纸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对果园的描写,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自九月杪起,我们那儿的果园和打麦场就开始变得空旷了,气候也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生骤变。风整日整日摇撼着树木,雨则自早至晚浇淋着它们。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风并没有停息。它骚扰着果园,撕碎着不停地从下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并且重又去驱赶如发绺似的不祥的乌云。乌云在低空飞驰着,转眼间,就像烟雾一般,遮蔽了落日。余辉熄灭了,像一扇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蓝天闭合了,果园显得荒凉、沉闷,雨重又浠浠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最后终于变成了与黑暗与风暴为伴的倾盆大雨。使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开始了……”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都是采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由于时过境迁,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艺术效果和审美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饱含悲剧色彩,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对自然的描写和抒发,小说充满了散文的韵致。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在时代的重压下,乡村贵族老爷旧式生活的衰落终成现实,庄园的景致一去不返。
在布宁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优美的意境以及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一种深远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布宁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的影响,极富于诗人气质。他怀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在乡村的旷野之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觅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芬芳、人类的爱以及自然的永恒。这种诗情充溢在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略带空的风格。
在创作中,布宁侧重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构筑。对意境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对山水风物的抒写上。平凡的小事、片刻的意念、永恒的遐思、脑海瞬息起伏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其小说创作的材料,从而构成意境悠远、情韵深邃的美文。
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中,景物描写几乎占据了整个篇幅。在《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金窖》等小说中,不乏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在这些小说中,场景和景物并不是为人物的活动服务,恰恰相反,人物成了景物的点缀,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作者所展示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风景片断,用以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如《金窖》实际上是一些风景片段的连缀。读者通过画面的过渡,才可以隐约感觉到时间的缓慢变化。好景不再,美丽的自然一去不返,小说传达出一种惘然若失的情绪,显得沉郁、凄美,读后让人久久难于忘怀。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小说《雾》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是诗也是画,充溢着对夜的沉寂、雾的迷蒙、纷乱的思绪的描写和忧郁哀怨的倾诉。在《静》、《投宿》中,风景描写也都占了很大篇幅。
在《新路》中,作者一改直接抒写的方法,主人公的意志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对清冷凄凉的飘雪之夜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也给读者的心灵深处带来丝丝的寒意。
像这样对于自然的感叹和表达淡淡的忧伤情感的作品,在布宁的文学创作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 结论
布宁的作品不仅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中的地位,而且是其对小说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之一。首先,改变了小说的审美意象,形成了散文化的独特艺术特征。其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既是对俄国与欧洲小说散文化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小说的开创,使小说突破传统模式而更为开放,导致小说风格的丰富与发展。
布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自己既不是颓废派,也不是象征主义者,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感受在布宁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情节几乎不存在。罗曼·罗兰曾经指出布宁小说富有情调,融合了各种感受和体验。布宁似乎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印象,对自然的印象,而非事件的罗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宁的创作中,对于自然仍只是停顿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好失去的怅然。他有的只是感叹和淡淡的哀伤,而没有像普里什文、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呼吁甚至谴责对俄罗斯大自然破坏的行为,更没有思考自然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说,我们从布宁的文学创作中了解到的自然生态,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并未在布宁的作品中出现。
注:本文系唐山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6A。
参考文献:
[1]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俄]伊·布宁,陈馥译:《布宁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俄]伊凡·蒲宁,戴骢译:《蒲宁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 冯玉律:《跨越与回归——论伊凡·蒲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撒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学,女,1982—,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文化学,工作单位:唐山学院。
王俊英,女,1982—,河北高碑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工作单位: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