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在美国举办的“2013 Nissan 360”活动中,日产汽车向嘉宾展示了汽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突破、创新车型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发布了汽车自动驾驶基准,并邀请嘉宾现场体验相关技术和实验车辆。日产汽车还宣布,到2020年,将推出多款搭载商业化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正式将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以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格投放市场。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卡洛斯·戈恩表示,“我曾在2007年承诺,到2010年,日产汽车将大规模向市场投放零排放车型。如今,日产聆风已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现在,我承诺日产汽车到2020年会有能力投放一项全新的突破性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日产汽车已深入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多年,并与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科研团队紧密合作。
作为本次Nissan360活动的重头戏,我们在封闭场地,亲身体验了装载激光扫描仪、全景式影像监控系统以及高级人工智能和传动装置的日产聆风电动汽车。从外观来看,实验车与普通的聆风并无太大差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分布在车身四周的6个激光扫描仪(车头、车尾、两个后门各1个,前轮前方的翼子板左右各1个)。雷达的探头据目测达到了10个(前6后4),摄像头则被布置得比较隐秘,最明显的主摄像头在前风挡的中上部,车内后视镜的前面的位置。坐进车内,加装在中控台上方的两块显示屏迅速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块屏幕实时显示车辆前方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另一块则实时显示激光扫描仪扫描前方路况后呈现的画面。
在专家的陪同下,工程师开动了汽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紧盯着屏幕。很快,车子进入了模拟的高速公路路段,工程师打开定速巡航后,双手离开方向盘,双脚也离开油门和制动踏板,聆风开始自动以约80km/h的速度巡航。很快,出现了封闭最内侧车道的警示障碍,车辆在识别后智能变换到右侧车道继续行驶,而此时此刻驾驶员只是浅浅一笑向我示意他什么都没做。
紧接着,一辆天籁轿车出现在我们前方,实验车自动放慢车速,保持安全距离跟随前车前进。当天籁减速并停下时,我们的车辆自动制动,迅速变换车道绕过前车后又返回到正常车道,动作一气呵成。当然,这些动作全部都是实验车自己只能完成的。最后一项演示最为有趣,也最贴近生活。场景模拟的是我们去超市购物的停车和取车过程。抵达“超市”的门口后,扮演司机的工程师下车后按下钥匙上的锁车键,车辆自己驶向旁边的露天停车场。这时,一辆车恰好要从车位驶出,实验车选择停在一旁等待,待该车离开后自动停车入位,看得我目瞪口呆。片刻,模拟购物完的专家在刚刚下车的地方按下开锁键,我们乘坐的车辆便自动从车位驶出,开到他的面前,他上车后继续驾驶。特别需要声明的是,完成上述三个演示的车辆均未使用导航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切动作都是车辆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判断并完成执行的,而非按事先设定好轨迹的规定动作。据称,这套自动驾驶技术如果配合标准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导航令汽车自行选择抵达目的地的路径。
日产汽车已开始在日本建造一个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试验场,预计于2014财年底竣工。试验场为砖石建造而非模型堆砌,真实还原了城市景观,可用于进行有可能超出公路限制的车辆测试,从而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绝对安全。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将是对未来汽车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技术。据统计,美国每年发生车祸600万起,造成的损失高达1600亿美元,车祸成为4~34岁美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这些交通事故中,有93%是由人为错误导致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因素就是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得以应用,就能够事先察觉到会酿成此类悲剧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同时,自动驾驶还意味着减少驾驶者的投入。在美国,驾驶者平均每天会有48分钟用于路面行驶,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驾驶者每年会有数百小时的时间可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而言,可自动驾驶的汽车无疑会让他们真正做到独立出行。
自动驾驶技术,还将普遍影响未来汽车的设计和制造。与人工驾驶相比,依靠机器避免碰撞需要汽车具备更迅速的反应以及完成更复杂的运动,这将对底盘和牵引控制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我看来,其影响还将涉及到汽车消费、交通法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多个方面。
自动驾驶的未来离我们还有多远?日产汽车给出的答案是在两代产品换代周期之内做到量产,2020年,我们将迎来汽车无人驾驶的时代。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卡洛斯·戈恩表示,“我曾在2007年承诺,到2010年,日产汽车将大规模向市场投放零排放车型。如今,日产聆风已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现在,我承诺日产汽车到2020年会有能力投放一项全新的突破性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日产汽车已深入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多年,并与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科研团队紧密合作。
作为本次Nissan360活动的重头戏,我们在封闭场地,亲身体验了装载激光扫描仪、全景式影像监控系统以及高级人工智能和传动装置的日产聆风电动汽车。从外观来看,实验车与普通的聆风并无太大差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分布在车身四周的6个激光扫描仪(车头、车尾、两个后门各1个,前轮前方的翼子板左右各1个)。雷达的探头据目测达到了10个(前6后4),摄像头则被布置得比较隐秘,最明显的主摄像头在前风挡的中上部,车内后视镜的前面的位置。坐进车内,加装在中控台上方的两块显示屏迅速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块屏幕实时显示车辆前方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另一块则实时显示激光扫描仪扫描前方路况后呈现的画面。
在专家的陪同下,工程师开动了汽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紧盯着屏幕。很快,车子进入了模拟的高速公路路段,工程师打开定速巡航后,双手离开方向盘,双脚也离开油门和制动踏板,聆风开始自动以约80km/h的速度巡航。很快,出现了封闭最内侧车道的警示障碍,车辆在识别后智能变换到右侧车道继续行驶,而此时此刻驾驶员只是浅浅一笑向我示意他什么都没做。

紧接着,一辆天籁轿车出现在我们前方,实验车自动放慢车速,保持安全距离跟随前车前进。当天籁减速并停下时,我们的车辆自动制动,迅速变换车道绕过前车后又返回到正常车道,动作一气呵成。当然,这些动作全部都是实验车自己只能完成的。最后一项演示最为有趣,也最贴近生活。场景模拟的是我们去超市购物的停车和取车过程。抵达“超市”的门口后,扮演司机的工程师下车后按下钥匙上的锁车键,车辆自己驶向旁边的露天停车场。这时,一辆车恰好要从车位驶出,实验车选择停在一旁等待,待该车离开后自动停车入位,看得我目瞪口呆。片刻,模拟购物完的专家在刚刚下车的地方按下开锁键,我们乘坐的车辆便自动从车位驶出,开到他的面前,他上车后继续驾驶。特别需要声明的是,完成上述三个演示的车辆均未使用导航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切动作都是车辆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判断并完成执行的,而非按事先设定好轨迹的规定动作。据称,这套自动驾驶技术如果配合标准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导航令汽车自行选择抵达目的地的路径。
日产汽车已开始在日本建造一个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试验场,预计于2014财年底竣工。试验场为砖石建造而非模型堆砌,真实还原了城市景观,可用于进行有可能超出公路限制的车辆测试,从而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绝对安全。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将是对未来汽车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技术。据统计,美国每年发生车祸600万起,造成的损失高达1600亿美元,车祸成为4~34岁美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这些交通事故中,有93%是由人为错误导致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因素就是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得以应用,就能够事先察觉到会酿成此类悲剧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同时,自动驾驶还意味着减少驾驶者的投入。在美国,驾驶者平均每天会有48分钟用于路面行驶,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驾驶者每年会有数百小时的时间可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而言,可自动驾驶的汽车无疑会让他们真正做到独立出行。
自动驾驶技术,还将普遍影响未来汽车的设计和制造。与人工驾驶相比,依靠机器避免碰撞需要汽车具备更迅速的反应以及完成更复杂的运动,这将对底盘和牵引控制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我看来,其影响还将涉及到汽车消费、交通法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多个方面。
自动驾驶的未来离我们还有多远?日产汽车给出的答案是在两代产品换代周期之内做到量产,2020年,我们将迎来汽车无人驾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