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中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实现这一目标,数学课堂中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说理能力。
【关键词】方法 敢说 想说 语言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21
现在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仅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对一些问题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维过程是否正确,还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一、教给学生说理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理有根据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得知道根据什么去说,怎样去说,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根据计算法则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各种计算。也就是说计算方法。例如:计算加法时,要根据加法的法则说计算过程。24+35=59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4加5得9,在个位下面写9。再算十位,十位上2加3得5,在十位下面写5。则24+35=59
根据公式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先说出列式依据,再说计算方法。例如半径5厘米,求面积。学生就可以说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r列式为5×5×3.14,通过计算说出结果。
根据解题过程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解答应用题。先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说第一步求什么,列式为……,第二步求什么,列式……最后求什么。列式,并计算结果。
判断题、选择题要根据定义、公式、法则等去说。说出判断、选择的依据。例如:“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呢?这就根据质数、合数的含义去说。
学生只有掌握了说的方法,不管什么问题,都能有理有据的说出思考过程。既会做题,又会说理,知识学得透,记得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敢说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说,就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时教师也不能帮学生完成说理,而是应该适时点拨,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自信,主动的回答问题进行说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说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学《起跑线》时,学生不会总结怎样确定起跑线,我就逐步点拨,第一条跑道确定后,以后每条跑道依次移动多少,依据什么而定?学生回答:根据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老师追问:那确定起跑线首先该怎么办?学生恍然大悟知道,确定起跑线:1. 先求出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2.再确定第一条跑道位置。3. 以后每条跑道依次移动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
三、激发学生“想说”
想说是敢说的前提。学生只有想说、敢说才能有理有据的说出思考过程。激发学生“想说”,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也是最现实的东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学习当中,才想说,愿意说。
四、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最初开始说理时往往会模仿老师的语言,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碰到说理问题时或是在引导学生说理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在训练学生说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就是要求学生回答时不能模棱两可,以免别人听起来模糊不清,当学生说的不流利或是不完整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或引导学生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再复述一遍,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规范清晰的板书,学生会受益非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自始自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方法 敢说 想说 语言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21
现在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仅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对一些问题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维过程是否正确,还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一、教给学生说理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理有根据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得知道根据什么去说,怎样去说,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根据计算法则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各种计算。也就是说计算方法。例如:计算加法时,要根据加法的法则说计算过程。24+35=59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4加5得9,在个位下面写9。再算十位,十位上2加3得5,在十位下面写5。则24+35=59
根据公式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先说出列式依据,再说计算方法。例如半径5厘米,求面积。学生就可以说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r列式为5×5×3.14,通过计算说出结果。
根据解题过程去说理。这主要适用于解答应用题。先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说第一步求什么,列式为……,第二步求什么,列式……最后求什么。列式,并计算结果。
判断题、选择题要根据定义、公式、法则等去说。说出判断、选择的依据。例如:“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呢?这就根据质数、合数的含义去说。
学生只有掌握了说的方法,不管什么问题,都能有理有据的说出思考过程。既会做题,又会说理,知识学得透,记得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敢说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说,就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时教师也不能帮学生完成说理,而是应该适时点拨,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自信,主动的回答问题进行说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说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学《起跑线》时,学生不会总结怎样确定起跑线,我就逐步点拨,第一条跑道确定后,以后每条跑道依次移动多少,依据什么而定?学生回答:根据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老师追问:那确定起跑线首先该怎么办?学生恍然大悟知道,确定起跑线:1. 先求出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2.再确定第一条跑道位置。3. 以后每条跑道依次移动相邻两条跑道弯道差。
三、激发学生“想说”
想说是敢说的前提。学生只有想说、敢说才能有理有据的说出思考过程。激发学生“想说”,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也是最现实的东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学习当中,才想说,愿意说。
四、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最初开始说理时往往会模仿老师的语言,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碰到说理问题时或是在引导学生说理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在训练学生说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就是要求学生回答时不能模棱两可,以免别人听起来模糊不清,当学生说的不流利或是不完整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或引导学生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再复述一遍,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规范清晰的板书,学生会受益非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自始自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