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以普通高校“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下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编制的班级学习状态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基础课程学习情况、班导师的作用、学习环境和网络作用、实践活动、平常课余时间等方面的调查,以期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计划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该计划、促进学生发展,提出有靶向性的建议。
卓越计划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学习状态一、引言
教育部于2010年6月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的提出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各级各类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在有工科背景的学院,纷纷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等形式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时至今日,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果,但在具体实施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分析来改进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1.研究对象。本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普通高校“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在校大学生。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3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回收率为 96%。为进一步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作者还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2.问卷内容。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基础课程学习情况,班导师的作用,学习环境和网络作用,实践活动,平常课余时间等。
3.结果分析。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89%的同学目的较明确。认为学习是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为继续读研毕业后找好工作及出国深造打好基础做准备。91%的同学已为大学四年做了规划,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经过一学期的学习,93%的同学学习状态较好,学习压力比较小,同时8%的同学感觉压力较大。
基础课程学习情况调查:91%的同学对开设的《专业导论》课程,基本了解了本专业的学习方向,但仍有9%的学生对专业没有概念,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授应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91%的同学对《高等数学》学习的难易程度状态较好。有9%的同学学习有一定问题,感觉学习有些吃力,有个别同学听不懂。60%的同学对《大学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状态较好,有1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传统,对提高英语帮助有限,有8%的同学认为授课较枯燥,不适应,有22%的同学希望按英语水平实行分级授课。
希望开设课程和实践活动情况:希望学校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名师大家的讲座占93%。顺序是:名师大家、科技类、人文类、自由选择、无所谓。
学习方法:有83%的同学认为提供条件,根据个人意愿上自习或以小组形式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自己的学习,只有9%的学生认为有人督促或者强制上自习较好。
学习环境和网络作用:有68%的同学认为宿舍环境能够进行学习,25%的同学不习惯在宿舍学习,只有7.5%的同学认为宿舍环境不好。有16%的同学上网的目的是看新闻、电影、玩游戏,84%的同学是学习查资料和人际交往。
平常课余时间:平常课余时间如何度过的顺序是:(1)去自习室或在宿舍学习;(2)与同学们一起上网或者逛街;(3)去图书馆看书;(4)参加各项学生活动或兼职;(5)看小说。
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的顺序是:(1)专业知识面;(2)学习能力;(3)团队合作;(4)精神面貌。
实验班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应如何处理:有15%的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应和普通班学生违纪同样对待,有63%的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违纪应从严处理,有21%的同学认为取消在實验班学习资格分流到普通班,1%的同学认为对实验班学生适当放宽。
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对是否了解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活动,有64%的同学认为听说过想参加,有8%的同学认为听说过不想参加,3%的同学不知道此事,只有53%的同学非常了解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活动,有机会一定参加。
三、促进卓越计划下学生发展的建议
1.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是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石,其中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明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进行。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需要每年进行修改更新。
2.丰富淘汰增补制的依据。根据每学年学生实际学业修读情况计算平均学分绩点,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是实验班学生分类和增补的主要依据。各学校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丰富实验班的淘汰增补制的依据,增加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各种形式的依据,不要让实验班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3.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与学校的实际,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所以,针对基础性的侧重知识传授型的课程,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等,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效果会比较好。小班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研讨交流、更多书面和口头表达机会。
4.增加课外活动。除了上课之外,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课外活动,各高校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行业内高端学术报告,讲座,增加学生与行业内领军人物接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度。
5.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提供学生接触本专业的机会。卓越计划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基于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提供学生更多地接触本专业的实践机会,将行业的标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行业标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工程师的能力。
6.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及效果。学校应提供学生多与教师接触的机会,确保学生有各门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更好的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和班导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地反馈给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为主线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以初步形成,但是人才培养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完善,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继续不断实践与积累。
参考文献:
[1]尹双义,王伟,崔秀珍.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状态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67-68.
[2]吴晗冰,储祖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02):71-75.
[3]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7-21.
[4]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19-21.
卓越计划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学习状态一、引言
教育部于2010年6月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的提出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各级各类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在有工科背景的学院,纷纷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等形式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时至今日,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果,但在具体实施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分析来改进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1.研究对象。本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普通高校“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在校大学生。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3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回收率为 96%。为进一步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作者还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2.问卷内容。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基础课程学习情况,班导师的作用,学习环境和网络作用,实践活动,平常课余时间等。
3.结果分析。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89%的同学目的较明确。认为学习是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为继续读研毕业后找好工作及出国深造打好基础做准备。91%的同学已为大学四年做了规划,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经过一学期的学习,93%的同学学习状态较好,学习压力比较小,同时8%的同学感觉压力较大。
基础课程学习情况调查:91%的同学对开设的《专业导论》课程,基本了解了本专业的学习方向,但仍有9%的学生对专业没有概念,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授应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91%的同学对《高等数学》学习的难易程度状态较好。有9%的同学学习有一定问题,感觉学习有些吃力,有个别同学听不懂。60%的同学对《大学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状态较好,有1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传统,对提高英语帮助有限,有8%的同学认为授课较枯燥,不适应,有22%的同学希望按英语水平实行分级授课。
希望开设课程和实践活动情况:希望学校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名师大家的讲座占93%。顺序是:名师大家、科技类、人文类、自由选择、无所谓。
学习方法:有83%的同学认为提供条件,根据个人意愿上自习或以小组形式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自己的学习,只有9%的学生认为有人督促或者强制上自习较好。
学习环境和网络作用:有68%的同学认为宿舍环境能够进行学习,25%的同学不习惯在宿舍学习,只有7.5%的同学认为宿舍环境不好。有16%的同学上网的目的是看新闻、电影、玩游戏,84%的同学是学习查资料和人际交往。
平常课余时间:平常课余时间如何度过的顺序是:(1)去自习室或在宿舍学习;(2)与同学们一起上网或者逛街;(3)去图书馆看书;(4)参加各项学生活动或兼职;(5)看小说。
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的顺序是:(1)专业知识面;(2)学习能力;(3)团队合作;(4)精神面貌。
实验班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应如何处理:有15%的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应和普通班学生违纪同样对待,有63%的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违纪应从严处理,有21%的同学认为取消在實验班学习资格分流到普通班,1%的同学认为对实验班学生适当放宽。
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对是否了解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活动,有64%的同学认为听说过想参加,有8%的同学认为听说过不想参加,3%的同学不知道此事,只有53%的同学非常了解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活动,有机会一定参加。
三、促进卓越计划下学生发展的建议
1.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是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石,其中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明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进行。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需要每年进行修改更新。
2.丰富淘汰增补制的依据。根据每学年学生实际学业修读情况计算平均学分绩点,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是实验班学生分类和增补的主要依据。各学校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丰富实验班的淘汰增补制的依据,增加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各种形式的依据,不要让实验班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3.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与学校的实际,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所以,针对基础性的侧重知识传授型的课程,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等,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效果会比较好。小班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研讨交流、更多书面和口头表达机会。
4.增加课外活动。除了上课之外,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课外活动,各高校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行业内高端学术报告,讲座,增加学生与行业内领军人物接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度。
5.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提供学生接触本专业的机会。卓越计划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基于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提供学生更多地接触本专业的实践机会,将行业的标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行业标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工程师的能力。
6.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及效果。学校应提供学生多与教师接触的机会,确保学生有各门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更好的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和班导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地反馈给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为主线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以初步形成,但是人才培养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完善,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继续不断实践与积累。
参考文献:
[1]尹双义,王伟,崔秀珍.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状态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67-68.
[2]吴晗冰,储祖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02):71-75.
[3]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7-21.
[4]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