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就是打破常规,不按人们习惯形式的“套路”去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富于独创性,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也是现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理念所要求的,旨在提高国民的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改变教师自身的观念,放下架子,打破教师的“师道尊严”。中国传统的教育强调通过教学,给学生“传道”、“解惑”,这种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优点是能帮助学生判别是非。但是,它也有缺点,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先由教师观念的转变开始。教师要自觉地破除自己的“权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做朋友。
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同时,在教法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中单向灌输,教师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的局面,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第三,在课堂上,要全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与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一直处于最活跃状态。作为教师,应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墨守成规和框框的羁绊,使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扬思维活动的双翼,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飞翔。
二、巧妙设疑,诱发学生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是在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引发出来。所以,问题是诱发创新的起点,矛盾是推动创新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根据生物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提出难易适度的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阔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对一些生物现象不满足于一般的解释,而是要刨根问底,多做几个假设,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是短暂的,而且人类对于生物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其中不乏谬误之处,同时也还有很多生命现象不能解释,需要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努力而有新的发现,包括纠正谬误的“定论”。作为教师应当欢迎学生怀疑、质疑、反驳、否定前人的理论和既定的做法,用合乎逻辑的理由,向教师甚至专家提出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和培养学生探究和提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和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养成了探究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之后,就能对生物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结论,创造出别人所没有的新成果。
三、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指导,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认真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尤其是不墨守成规的独特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中学生物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因为是在实验前就知道了会出现的现象,因此会约束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其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的。例如,“验证影响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可改成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与催化剂的关系实验,然后让学生思考:⑴过氧化氢酶的获取?⑵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⑶有哪些方法可以检测到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对这个实验有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和发现;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提问,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在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观察”的实验过程中,就有学生对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提出疑问:(1)为什么临时装片要用洋葱的下表皮,而不用上表皮?(2)载玻片中央为什么要先滴上一滴清水,不滴会怎样?(3)染色时为什么要先盖上盖玻片,再滴碘液,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疑问,笔者一一肯定了学生的问题提得好,并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针对自己的疑问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并且对各种不同操作程序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学生的操作比较,都解决了实验前的疑问。这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对比、思考,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幼稚可笑的,也不乏异想天开,甚至有的是错误的。教师对此都应以热情中肯的态度来对待,在充分肯定他们勇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十分可嘉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燃烧,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培养。[e]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222002)
一、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改变教师自身的观念,放下架子,打破教师的“师道尊严”。中国传统的教育强调通过教学,给学生“传道”、“解惑”,这种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优点是能帮助学生判别是非。但是,它也有缺点,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先由教师观念的转变开始。教师要自觉地破除自己的“权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做朋友。
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同时,在教法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中单向灌输,教师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的局面,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第三,在课堂上,要全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与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一直处于最活跃状态。作为教师,应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墨守成规和框框的羁绊,使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扬思维活动的双翼,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飞翔。
二、巧妙设疑,诱发学生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是在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引发出来。所以,问题是诱发创新的起点,矛盾是推动创新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根据生物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提出难易适度的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阔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对一些生物现象不满足于一般的解释,而是要刨根问底,多做几个假设,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是短暂的,而且人类对于生物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其中不乏谬误之处,同时也还有很多生命现象不能解释,需要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努力而有新的发现,包括纠正谬误的“定论”。作为教师应当欢迎学生怀疑、质疑、反驳、否定前人的理论和既定的做法,用合乎逻辑的理由,向教师甚至专家提出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和培养学生探究和提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和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养成了探究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之后,就能对生物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结论,创造出别人所没有的新成果。
三、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指导,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认真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尤其是不墨守成规的独特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中学生物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因为是在实验前就知道了会出现的现象,因此会约束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其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的。例如,“验证影响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可改成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与催化剂的关系实验,然后让学生思考:⑴过氧化氢酶的获取?⑵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⑶有哪些方法可以检测到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对这个实验有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和发现;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提问,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在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观察”的实验过程中,就有学生对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提出疑问:(1)为什么临时装片要用洋葱的下表皮,而不用上表皮?(2)载玻片中央为什么要先滴上一滴清水,不滴会怎样?(3)染色时为什么要先盖上盖玻片,再滴碘液,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疑问,笔者一一肯定了学生的问题提得好,并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针对自己的疑问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并且对各种不同操作程序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学生的操作比较,都解决了实验前的疑问。这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对比、思考,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幼稚可笑的,也不乏异想天开,甚至有的是错误的。教师对此都应以热情中肯的态度来对待,在充分肯定他们勇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十分可嘉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燃烧,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培养。[e]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2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