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全会提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当务之急,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那么,要弄清什么是传统城市化观念,首先应对“城市化”要有深入的理解。对于什么是“城市化”,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定义基本上反映了以往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城市化一般也是指农村城市化,即农村变为城市。
但是,在理解这一概念时,人们往往只重视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其实质。一提到“农村城市化”,很多人就会理解为是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农民进城越多,城市化率越高,就表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先进。这种认识就是传统城市化观念。这种观念曾经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看到,农村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必须深化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刷新“农村城市化”概念: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只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而城市化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城市。全国类似华西村、南街村的地方很多,无论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来看,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已经城市化了,这些地方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变迁,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逆城市化等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我国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决不能再走传统城市化的道路,而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走统筹城乡、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这种新型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实质内容的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就地城市化”。
所谓“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广大农村已经涌现出成千上万个“就地城市化”的典型。
据报道,2005年,仅怀柔区就有32个中心村实现了“就地城市化”,数以万计的农民告别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搬进了花园式的新房。厦门市将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分为异地新建型、就地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和“金包银”型四种类型进行全面的整治,“让农民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国66万个行政村中,亿元村已超过8000个。如果按照每个行政村2500人计算,这些村人均GDP都在5000美元以上,已经达到小康目标,他们是“就地城市化”的排头兵。看来,“就地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冲破传统型城市化思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城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避免和摒弃那种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盲目扩张城市规模而忽视农民利益的种种错误做法,把立足点转移到“统筹城乡”、“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心上来,在继续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推进受农民欢迎、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农村城市化。(作者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副教授)
但是,在理解这一概念时,人们往往只重视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其实质。一提到“农村城市化”,很多人就会理解为是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农民进城越多,城市化率越高,就表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先进。这种认识就是传统城市化观念。这种观念曾经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看到,农村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必须深化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刷新“农村城市化”概念: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只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而城市化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城市。全国类似华西村、南街村的地方很多,无论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来看,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已经城市化了,这些地方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变迁,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逆城市化等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我国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决不能再走传统城市化的道路,而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走统筹城乡、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这种新型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实质内容的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就地城市化”。
所谓“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广大农村已经涌现出成千上万个“就地城市化”的典型。
据报道,2005年,仅怀柔区就有32个中心村实现了“就地城市化”,数以万计的农民告别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搬进了花园式的新房。厦门市将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分为异地新建型、就地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和“金包银”型四种类型进行全面的整治,“让农民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国66万个行政村中,亿元村已超过8000个。如果按照每个行政村2500人计算,这些村人均GDP都在5000美元以上,已经达到小康目标,他们是“就地城市化”的排头兵。看来,“就地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冲破传统型城市化思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城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避免和摒弃那种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盲目扩张城市规模而忽视农民利益的种种错误做法,把立足点转移到“统筹城乡”、“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心上来,在继续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推进受农民欢迎、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农村城市化。(作者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