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习数学的另一扇窗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我们就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学前基础的前测,发现:10以内加减法正确率高,全班37人,只有3人出错;20以内加减法掌握不熟练但是学生计算没问题;100以内加减混合,不会的占绝大多数;班里掰手指做题有11人。我的思考:10以内学生已经会计算了,我该教什么?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吗?面对学生的差异我该怎么办?带着思考我踏上了我的教学旅程,我希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跑出自己最快的速度。”
  二、尝试画心中的减法
  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由于学生对于计算不成问题,所以重在设计体会减法的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构建减法模型,能自主创作减法——画一画你心中的减法。前测中学生们的作品让我兴奋不已。通过画图的形式我发现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看到了孩子们的思维路径,找到了我的教学切入点。初次的尝试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思维潜力,也打开了我教学的另一扇窗。
  三、尝试画心中的“数”
  不同的学生对数的理解是不同的,留在头脑中的烙印也不同。直观的操作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型,而真正的内化于心是通过画一画,用不同方式来表征数。比如一年级上册中我在教学《11-20数的认识》时,我更多的使用小方块作为模型的支撑,因为方块比小棒更具结构化特征,更利于课堂的操作。在操作中进一步明晰“10个一是1个十”。最后是“画十”,对全课做个现场的反馈。整节课在操作中,在交流中建立“十”。最后我让学生画心中的“十”,学生的作品也精彩纷呈。再比如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整节课都以小方块做模型,尤其是最后“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多大了?(35岁)你们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5”,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35并画在纸上。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征“35”给学生再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和创造力,让数“活”起来了,让数更灵动了!
  四、尝试画心中的想法
  教师普遍认为“数”作为符号远比“图”要抽象,更“高级”,因而更多关注“数”和算式的价值,而忽视“图”的本身价值。殊不知,学生的“图”能暴露他的盲点,能外显他的思维过程,能让教师很快地走进他思维路径,从而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切入点。
  (一)发现潜在的符号意识。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教师的给予,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担心学生悟不到,学生的思维到不了那个层次。殊不知“空间足够大才会有更多的惊喜。”比如我在教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相加减》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办法证明“50-10=?”很多的学生都能一口说出它的结果。“可是应该怎样表述结果是407”学生们采用了“拨——计数器,摆——方块和小棒,数——从10开始按顺序数数……”最让我惊奇的是学们画一画的证明,让我看到了他的思维过程,看到了他们潜在的符号意识。以前的教学中在低学段很少涉及抽象符号的渗透,似乎到3年级以上才开始关注符号的表达。而事实上孩子们的经历和头脑中原本是有符号意识的存在的,只是没有给予表达的空间和时间。而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开启数学的一扇窗。画一画,让我看到了学生的符号意识。课堂中关注数学符号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易突破教学难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难,但事实上只要学生明白“个位满十怎么办?”就行了,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在汇报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想法多多,方法多多。“28+4=32?”用自己的方法试着来说明。最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们的画一画。“圈”和“箭头”都能直观地看到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画图的方式也能很容易看出
  “10个一换成一个十”的思想。
  简单的一个“换十”把教学难点“满十进一”突破得淋璃尽致。孩子中形象的一个“换”字化难为易。在教学中适当借用孩子的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走进孩子的思维路径。对于计算课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更多是教师不停地讲算理,总是担心学生没听懂或没记住。而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开放地“学”——让学生放开想、放心说、放手画。放,激活了学生思维,让我很快走进了孩子们的思维路径。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一退位减法》教学中,我的“放”打开了孩子的思维,也获得了更多的精彩。给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在短短的5分钟内孩子们最多写4种,会说并会描述,有拆分和换十的过程中体会退位减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的“放”,让我走进了孩子的思维世界,享受到了思维碰撞的美!
  课堂上我们常见的更多是语言表达,或动手操作来说明观点或表述自己的想法,其实不妨让学生画一画。从画中能看出孩子们的思维过程,能看到孩子们的盲点,能看出孩子们的解决策略,能看到孩子们的思维水准……所有的一切尽在无声的“画一画”中。“画图”是实物和动手操作内化与学生的内心,通过图外显出来的静态结果。但在画图过程中我相信学生在头脑中又操作了一遍。尽管画是静态的呈现,但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动态的过程。画一画,打开了学习数学的另一扇窗,也让我走进了孩子的思维路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育英学校)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一提到CoolerMaster,很多人都会想到高品质的PC散热器。而酷冷至尊的新款魔石系列电源——魔石350,却是定位于低端入门级双核平台用户。  最大输出功率350W。现在要装一台PC,能耗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虽然CPU、显卡等都在节能上下足了工夫,但是要配置一台稳定的系统,电源的功率还是要有保证。目前公认的结论是,一台采用双核处理器的PC,至少需要一个稳定输出300W以上的电源。魔石350电源
期刊
自从AMD推出了780G整合芯片组,就为整合主板市场注入了活力。780G内建显卡性能相当于Radeon HD2400PRO核心的图形处理器,已经成了当前整合芯片组的标准。而NVIDIA也推出了代号为MCP78的系列芯片组,在性能上与780G相抗衡,为AMD的K10系列CPU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选择。  单芯片也强大。七彩虹C.N78MS X5主板基于NVIDIA最新推出的MCP78整合芯片组,它采用单
期刊
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很多白领一族的日常装备,不过本本自带的触控板鼠标用起来并不顺手。可如果要随身带一个鼠标又不太方便,特别是带着长长“尾巴”的有线鼠标。雷柏Nano3000为你解决这个烦恼。    五彩缤纷,小巧可人  雷柏Nano 3000是面向笔记本一族设计的,在外形上尽可能地做到了小巧,方便移动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使用方便的问题。透过吸塑包装,我们就可以看到雷柏Nano3000轻巧的外观,再加上红
期刊
你的硬盘容量快用完了吗?你需要归档某些重要数字文档、照片或音乐吗?西部数据这款My BookEssential Edition外置硬盘能够轻松满足您的需求。    立在桌面上的“宝书”  这款西部数据My Book Essential Edition外置硬盘外形雅致,就像一本书,可将两块或多块硬盘紧靠着放在一起,占用空间很小。“书脊”部分暗藏深蓝色的工作指示灯,文件传输时上下闪动。简单的接口在“书
期刊
一、“中国梦”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亚太国家占19%,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该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占美国GDP 的2
期刊
还在为不知道该填报什么志愿而犹豫吗?还在被那些五花八门的专业名称搞得云里雾里,仍然没弄清就业方向而闹心吗?IT涉及的专业何其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些看起来极为相似的专业,究竟有什么分别?可能就连已经选择了这些专业学习的大学生都说不清楚,更难坏了正在和准备填写高考志愿的学生和家长。    如果你属于以下这三类人中的某一类,那你一定要跟随本期《电脑爱
期刊
不管你是不是懂得电脑硬件,但你肯定听说过超频二字,就像很多人未必懂篮球,但一定知道乔丹、科比一样。超频并不是神话,但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免费提升性能的途径。当然,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是,超频真正的兴起,正是JS所为……    TagCPU、显卡|超频|十五周年    1996年,人们对于电脑的认知非常有限,而JS就是利用大众IT知识匮乏的情况,将Pentium 75的顶盖打磨后印刷成Pentium 1
期刊
Vista中的系统还原功能较XP有了非常大的改进,它的调用过程一般是:右击桌面上的“计算机”图标,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左侧点击“系统保护”,当弹出UAC窗口时点击“继续”,即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单击下方的“创建”(见图1),然后输入还原点名称,确定后即可创建一个新的还原点了。    (1)    对于经常要创建还原点的人来说(比如那些经常喜欢安装测试软件的朋友),这个创建还原点的过程有点烦琐。
期刊
TAG: PDF、查看、在线 | 网络 |技巧    我认识CFan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通过它我学会许多电脑知识,在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帮助过许多需要解决电脑问题的朋友。这让我体会到许多快乐。感谢电脑爱好者,感谢辛勤的编辑们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本杂志。支持CFan到永远!    在《电脑爱好者》2008年第8期42页中,我们看到文章《在线看PDF 爽歪歪》,通过文章中提供的方法我们可以
期刊
TAG: QQ、黑名单、强行聊天 | 软件 |技巧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虽然临近高考,但每天还是会抽空来阅读《电脑爱好者》,因为她真的不错:)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自己的电脑上用过之后感觉挺爽。感谢《电脑爱好者》,祝她越办越好!    看到2008年第6期第30页的《Vista能聊天也能看人——一步步教你用QQ语音和视频》一文后,想到了一个大部分QQ用户都遇到过的问题——黑名单!被拖进黑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