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在体育课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倡积极的自我精神,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关键词】体育课;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25-01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此,高中体育同样必须以把培养人“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为已任。
  一、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掌握体育技能,要在体育课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倡积极的自我精神,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构建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气氛的基础。教师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其想象力,以形成相互交流、合作和补充的师生互动机制。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里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搞好创新教育。
  二、重新认识现行体育课堂教学
  树立新型的体育观。多年以来,体育课教学片面重视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给予学生体力的重视和考察,致使体育课成为体能课,导致了体育课活动方式简单、枯燥、僵化。在新时代,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体育工作转变到发挥健身、娱乐、竞技、文化、社会的多元功能上来。以创新意识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欲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灌输“终身体育”的新思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从意识、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要增加实用的健身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乡土体育等课程内容,让学生的体育思想朝“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发展,使学生立足当前,放眼终身,不断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一个循规蹈矩、永远步人后尘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大胆的、新颖的创设来培养和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实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区域得到成功。这样素质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距离,提高要求,充分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能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体育课。
  (一)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和小配合,然后分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再讨论反复几次,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二)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殊目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竟争获胜的气氛,同时把可让学生自己和教师共同创编体育游戏。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技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勤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情境教学方法
  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特定的活动环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培养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五)音乐教学法
  利用音乐教学,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上课了,先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中愉快地玩耍着;忽然乐曲变成了“马儿跑”和“青蛙叫”的声音,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会儿学马儿跑,一会儿学“青蛙”跳,动作十分逼真,身心十分投入;接着乐曲变成汽车马达和火车汽笛声,操场上顿时出现了另一番情景,几个人手握方向盘,三五成群排成行,嘀嘀嘀,轰隆隆,好一派繁忙壮观的场面;紧接着“西游记”的旋律响起来了,学生就更加活跃,你扮“孙悟空”:他扮“猪八戒”,群猴雀跃,真是百相丛生,好热闹……课上创设的音乐与活动场景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陶冶,进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培养高中生体育课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创新意识。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切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教师,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按摩胸腺  一是捶胸。取站立位,全身自然放松,冬天宜脱掉棉衣。双手握拳,先用左拳捶右胸,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用右拳捶左胸。左右各200次。接着捶几下背,深呼一口气,或长啸一声,更有助于呼吸吐纳。老年人可由他人同时捶背部,效果更佳。捶胸时,动作要先慢后快,快慢适中,不要过猛。  二是拍胸。五指并拢,手掌微屈,用掌拍击胸部。既可单手交叉拍胸,亦可双手同时拍击两侧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数遍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水电企业作为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在社会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基层党支部作为企业里最基层的组织,其发挥着加强企业党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水电企业基层党支部的作用,促进水电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热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基层党支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
内容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扎根”到了城市,农村地区逐渐变成了空心村,即农村的空心化,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加剧,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对于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景观、提高农民生活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依据独特的发展规划、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促进当地劳动和就业功能,对于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
语文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其教学中实现人文理念的渗透,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人们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呈增多趋势,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杆菌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所有分枝杆菌,也称为环境分枝杆菌。NTM属条件致病菌,健康人的呼吸道可有某些类型NTM寄殖,当口腔和呼吸道卫生状况改善后可消失。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埃、水,鱼类和家禽中,传播途径主要从环境中获得感染,例如污水;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极少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探究性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做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体育;教学运用  随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高中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特点为学生自主开展探究,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特点,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