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习惯是能够让学生一生受益的内在素养,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为此,当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基于此,对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6-008
引言
對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讲,学生要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拓展应用,在其他理科学科中灵活应用、解决难题,打牢数学科目的基础性知识。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对学业发展来讲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家长与学校对此阶段的学生学习状况高度重视,这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课堂的侧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甚至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采用文科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数学公式甚至习题,而不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舍本逐末。
二、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目前,在初中开展数学教学时,很多教师习惯采用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同伴完成合作。而且,聆听别人说的话、别人发表的意见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符合立德树人的标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些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如果这些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适当地丰富和变换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避免一些学生“开小差”,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逐渐养成善于和乐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耐心倾听是学生懂文明、有礼貌的良好品行。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及其判定》时,一位学生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立马抽选了另一位学生复述他的内容。这样长时间的坚持,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中针对一些回答得正确的内容进行复述,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表达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要让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得出的结果,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大胆地提出质疑。这种大胆的质疑和敢于指出错误的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行。教师让学生进行表达,包含了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同时也包括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探讨数学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教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会采用一些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而且课下都会留一些实践性的活动。
(三)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05):192.
[2]杨文远.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9(06):28.
[3]李联汉.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03):186.
关键词:初中数学;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6-008
引言
對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讲,学生要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拓展应用,在其他理科学科中灵活应用、解决难题,打牢数学科目的基础性知识。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对学业发展来讲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家长与学校对此阶段的学生学习状况高度重视,这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课堂的侧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甚至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采用文科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数学公式甚至习题,而不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舍本逐末。
二、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目前,在初中开展数学教学时,很多教师习惯采用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同伴完成合作。而且,聆听别人说的话、别人发表的意见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符合立德树人的标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些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如果这些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适当地丰富和变换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避免一些学生“开小差”,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逐渐养成善于和乐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耐心倾听是学生懂文明、有礼貌的良好品行。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及其判定》时,一位学生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立马抽选了另一位学生复述他的内容。这样长时间的坚持,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中针对一些回答得正确的内容进行复述,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表达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要让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得出的结果,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大胆地提出质疑。这种大胆的质疑和敢于指出错误的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行。教师让学生进行表达,包含了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同时也包括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探讨数学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教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会采用一些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而且课下都会留一些实践性的活动。
(三)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05):192.
[2]杨文远.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9(06):28.
[3]李联汉.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0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