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研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科研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近些年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责任压力与日俱增,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科研管理决策科学化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思考最多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科研信息化管理(或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指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为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运行、决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机制、提高科研质量、降低科研成本,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下文从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引发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和信息化技术推动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队伍知识架构、研究、学历等日趋完善,逐渐增大了高校的相应科研管理管理工作难度,赋予科研管理队伍新的挑战,但是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没有能够引起高校的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相关的政策性对其进行支持,缺乏一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所以造成了科研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科研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科研严管理工作。
1.2 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以上传下达为主,自主的创新性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科研管理完整性、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1.3 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协调,不够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由于高校科研的相关政策具有好的理论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倾向于申请国家横向课题,逐步形成了高校中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够协调,虽然纵向课题有着较高的理论研究,但是其没有好的经济效益反馈,所以对于横向课题而言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比较;反之,横向课题虽然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其理论研究水平比較差、研究水平不能得到还好的提高等情况,以至于达不到产助研的目的[1]。
二、信息化技术引发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
2.1 事务处理电子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许多日常事务工作的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文件过渡到电子文档和网站实施。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办理科研事务。目前,各级政府科研主管机关都已实现了科研管理全程事务处理的电子化,科研业务所需的文件、表格均可通过网络很方便地进行下载,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事务处理重心转移到对相关文件制作的指导、解释、辅助与审查方面,这种过渡代表了科研管理方式的进步。
2.2 科研过程管理电子化
科研过程管理是指对科研活动进程的监控,根据科研项目的内容和阶段点设置,对科研项目的过程进行及时的采样检查和评估,掌握科研项目的执行动态。在传统科研管理方式下,由于存在信息规范、采集、储存、评判等多方面的技术限制,进行科研过程管理困难很多。在信息化技术推动下,科研项目契约文本实现电子化,项目责任人主要通过勾选选项,辅之以定量的文字描述,就可以将具体的项目动态输入数据库;项目管理者通过动态数据与存档的项目进度预案对照,就可以得到初步的检查结果。信息化条件下科研过程管理的重点是对项目现状与项目预案出现分离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评估,提出解决方案[2]。
2.3 科研决策支持电子化
信息化技术可支撑新型的科研决策支持系统。和传统方式相比,这种电子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更为客观、准确。它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多种决策分析和方案,是学校科研决策的重要助手,成为学校电子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决策支持系统以有效性为主要目标,对决策者起“支持”和“辅助”的作用,支持决策的全过程。
三、信息化技术推动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加强建设科研管理队伍并合理化其结构
首先我们想要从本质上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就得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其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结构,有专业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否则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也只能够算得上是一纸空谈。所以,对于科研管理而言,人才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再加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其良好发展。其次,建设科研管理的队伍,一方面要合理增加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素质能力与业务能力的培训,多提供多层次性与多形式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使现有管理人员在素质与业务上得到本质性提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3.2 建设规范制度,提高提高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建设一系列合理与规范的制度是优化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逐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与执行,从制度上约束管理行为,从而能推动学校科研稳步发展。在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内在服务意识,调动科研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推动学校科研快速发展。
3.3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达到科学化与方法化管理
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拥有服务于人的意识,也就是管理等同于服务加方法,首先必须淡化自身管理者的身份,加强自身是科研活动的参与者,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主动参与竞争才能得到良好发展,营造出公平的良好氛围,从而为科技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调动出科技研发人员参与科研工作以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建立迅速、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科研管理工作创新与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科研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并取得创新性成果。目前,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其要从体制上鼓励并保护科技创新,为科技研究人才创造基础研究的条件与组织建设协作科研团队,而且必须积极努力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与素质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充分调动出高校科研人才的优势与能力,正确引导科技研究工作快速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德红.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周涛.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1).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科研信息化管理(或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指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为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运行、决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机制、提高科研质量、降低科研成本,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下文从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引发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和信息化技术推动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队伍知识架构、研究、学历等日趋完善,逐渐增大了高校的相应科研管理管理工作难度,赋予科研管理队伍新的挑战,但是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没有能够引起高校的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相关的政策性对其进行支持,缺乏一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所以造成了科研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科研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科研严管理工作。
1.2 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以上传下达为主,自主的创新性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科研管理完整性、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1.3 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协调,不够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由于高校科研的相关政策具有好的理论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倾向于申请国家横向课题,逐步形成了高校中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够协调,虽然纵向课题有着较高的理论研究,但是其没有好的经济效益反馈,所以对于横向课题而言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比较;反之,横向课题虽然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其理论研究水平比較差、研究水平不能得到还好的提高等情况,以至于达不到产助研的目的[1]。
二、信息化技术引发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
2.1 事务处理电子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许多日常事务工作的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文件过渡到电子文档和网站实施。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办理科研事务。目前,各级政府科研主管机关都已实现了科研管理全程事务处理的电子化,科研业务所需的文件、表格均可通过网络很方便地进行下载,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事务处理重心转移到对相关文件制作的指导、解释、辅助与审查方面,这种过渡代表了科研管理方式的进步。
2.2 科研过程管理电子化
科研过程管理是指对科研活动进程的监控,根据科研项目的内容和阶段点设置,对科研项目的过程进行及时的采样检查和评估,掌握科研项目的执行动态。在传统科研管理方式下,由于存在信息规范、采集、储存、评判等多方面的技术限制,进行科研过程管理困难很多。在信息化技术推动下,科研项目契约文本实现电子化,项目责任人主要通过勾选选项,辅之以定量的文字描述,就可以将具体的项目动态输入数据库;项目管理者通过动态数据与存档的项目进度预案对照,就可以得到初步的检查结果。信息化条件下科研过程管理的重点是对项目现状与项目预案出现分离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评估,提出解决方案[2]。
2.3 科研决策支持电子化
信息化技术可支撑新型的科研决策支持系统。和传统方式相比,这种电子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更为客观、准确。它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多种决策分析和方案,是学校科研决策的重要助手,成为学校电子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决策支持系统以有效性为主要目标,对决策者起“支持”和“辅助”的作用,支持决策的全过程。
三、信息化技术推动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加强建设科研管理队伍并合理化其结构
首先我们想要从本质上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就得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其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结构,有专业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否则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也只能够算得上是一纸空谈。所以,对于科研管理而言,人才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再加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其良好发展。其次,建设科研管理的队伍,一方面要合理增加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素质能力与业务能力的培训,多提供多层次性与多形式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使现有管理人员在素质与业务上得到本质性提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3.2 建设规范制度,提高提高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建设一系列合理与规范的制度是优化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逐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与执行,从制度上约束管理行为,从而能推动学校科研稳步发展。在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内在服务意识,调动科研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推动学校科研快速发展。
3.3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达到科学化与方法化管理
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拥有服务于人的意识,也就是管理等同于服务加方法,首先必须淡化自身管理者的身份,加强自身是科研活动的参与者,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主动参与竞争才能得到良好发展,营造出公平的良好氛围,从而为科技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调动出科技研发人员参与科研工作以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建立迅速、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科研管理工作创新与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科研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并取得创新性成果。目前,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其要从体制上鼓励并保护科技创新,为科技研究人才创造基础研究的条件与组织建设协作科研团队,而且必须积极努力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与素质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充分调动出高校科研人才的优势与能力,正确引导科技研究工作快速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德红.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周涛.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