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重庆地区属丘陵地带,玉米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并形成地区生产格局,因此,高产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事关当地农业生产。基于此,结合重庆地区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影响当地高产玉米种植主要因素,探讨了高产玉米种植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期实现对高产玉米栽培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病虫防治;重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14
重庆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地势存在显著的起伏状态,气候属于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湿润半湿润类型,因此,十分适合玉米的生长,形成以玉米为主的生产格局。玉米是重庆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具有较为稳定的种植面积。但当地玉米生产管理的措施相对粗放,精细化不足,推广的玉米品种较多,种植面积相对不均衡,单一品种推广面积较为有限,因此,即便当地高产玉米种植面积整体较大,但产量不高,与全国玉米生产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结合重庆當地具体情况,分析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总结高产玉米种植与病虫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指导玉米生产。
1 制约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
1.1 高温的干旱气候
玉米属于旱地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水分需求量极大,但重庆的气候以高温干旱为主,特别是玉米生产后期,恰逢高温干旱的主要阶段,植株的蒸腾作用较强,导致玉米植株水分急剧挥发,很难实现水分的及时、有效供应,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花粉的活力,出现严重的玉米衰老现象,增加空壳率,直接影响产量,对玉米的高产产生极大的阻碍。
1.2 土壤养分较低
在重庆的农业地中,旱坡地较多,其比重较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米的产量,影响增产。另外,土壤贫瘠,其中的石灰土含量较高,降低了植株的保水和保肥的效果。同时,重庆地区的土壤缺乏玉米生长必需的磷、钾元素,加之施肥的不科学性,土壤中氮含量呈现明显不足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地玉米的生产。
1.3 光照不足
对于重庆地区的玉米生产,光照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在海拔以及气候的影响下,日照时间不长,甚至存在很大云雾情况,阴雨天气较多,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大,春旱和秋冻现象经常发生,对于玉米高产和稳产影响较大。是在阴雨天气,光照呈现严重的不足,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率,不利于玉米植株有机化合物的积累,制约了玉米的授粉,降低结实率,易诱发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减产。
2 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1 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是使用特定的种子包衣剂,将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黏附在种子的外部,目的是有效提升种子抵抗病害以及适应逆境的能力,加快发芽速度,切实提升产量和质量[1]。種衣剂黏附力强,通常很难出现脱落现象。种子包衣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对当地玉米产量的提高、病虫害的抵抗、抗逆等影响巨大,作用突出。
2.2 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结合作物对肥料的需求规律,分析土壤的供肥能力,立足有机肥,实现对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保证较合理的施用比例,采用合理与科学的施肥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重庆地区主要应用的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结合高产玉米对肥料的需求,科学配比施肥,增产效果十分突出。在进入21世纪后,重庆结合不同地区类型的土壤,准确测定养分含量,立足当地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维护肥料使用的均衡性,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标。
2.3 肥团育苗移栽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作物育苗和移栽的过程中,其肥料施入方式具有特殊性,即充分搅拌农家肥、细土以及水分,并捏成团状,每个团播种一粒,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满足提早移栽的目的,增产增收效果突出。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得到广泛推广,有效地增强了玉米对倒春寒的抵抗,切实提升玉米产量。
2.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将一定规格的地膜覆盖于地表,有效提升土壤的温度。通常在春季,将地膜应用于10cm左右的土层中,能提升6℃左右的温度[2]。为了较好地发挥地膜的作用,要注重对覆盖时间、方式以及地膜型号的选择。这一技术在重庆地区应用后,有效地实现了其在保温和保湿方面的作用,同时有效抑制了田间杂草的生长,发挥水土保护的功能,有效提前播种的时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间,达到增产的效果。
2.5 单株定向密植技术
这种密植技术操作方便,在玉米种植中实用性突出,尤其是在应用后,切实提升了植株之间的通风性,充分发挥土壤中的水分、肥料等元素的作用,缓解了作物争夺光热和肥料问题,对提升玉米产量意义重大,切实改善玉米的品质。因此,单株定向密植技术是作物增产以及农户的增收的重要技术模式。
3 病虫害防治要点
3.1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立足重庆地区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以及种植要素,要选择满足地区特点、对病虫害具有较强抵抗性的玉米品种,有效降低病虫害,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3.2 增强玉米植株的长势
在玉米种植期间,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发挥轮作倒茬的作用,切实增强植株的长势,提升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重视地块的选择,考虑土壤肥力和土层的深度,借助深耕和整地等方式提高深耕的作用。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保证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需求。播种前,要处理好前期的秸秆,降低病虫源。结合不同的栽培方式,设置差异性的施肥标准,做好调整工作。
3.3 科学选择化学药剂
对于玉米苗期的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新硫酸乳油、菊马乳油以及甲胺磷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在玉米穗期,黑粉病、大小斑病等病虫害等极易出现,可以应用氟硅唑加水的方式喷洒。在玉米的成熟期,主要需要防治的是青枯病和早衰,强化对玉米的田间管理。
3.4 重视玉米高产试验示范片区的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地方农业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强化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区的建设,积极进行新品种的试验,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根本上满足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要积极进行新技术的试验,结合玉米施肥方式的先进模式,推荐最新、高产的栽培技术,提升种子技术水平,有效防治病虫害,达到增产的目的。
4 结语
重庆地区高产玉米的种植要结合地域特征,全面分析影响玉米生长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并适合当地应用的种植技术,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有效提升玉米种植水平,提高玉米产量,推动玉米种植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正英.重庆玉米种植高产技术[J].吉林农业,2014(10):29.
[2]冯丽.重庆玉米高产节肥高效防治面源污染栽培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病虫防治;重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14
重庆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地势存在显著的起伏状态,气候属于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湿润半湿润类型,因此,十分适合玉米的生长,形成以玉米为主的生产格局。玉米是重庆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具有较为稳定的种植面积。但当地玉米生产管理的措施相对粗放,精细化不足,推广的玉米品种较多,种植面积相对不均衡,单一品种推广面积较为有限,因此,即便当地高产玉米种植面积整体较大,但产量不高,与全国玉米生产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结合重庆當地具体情况,分析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总结高产玉米种植与病虫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指导玉米生产。
1 制约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
1.1 高温的干旱气候
玉米属于旱地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水分需求量极大,但重庆的气候以高温干旱为主,特别是玉米生产后期,恰逢高温干旱的主要阶段,植株的蒸腾作用较强,导致玉米植株水分急剧挥发,很难实现水分的及时、有效供应,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花粉的活力,出现严重的玉米衰老现象,增加空壳率,直接影响产量,对玉米的高产产生极大的阻碍。
1.2 土壤养分较低
在重庆的农业地中,旱坡地较多,其比重较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米的产量,影响增产。另外,土壤贫瘠,其中的石灰土含量较高,降低了植株的保水和保肥的效果。同时,重庆地区的土壤缺乏玉米生长必需的磷、钾元素,加之施肥的不科学性,土壤中氮含量呈现明显不足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地玉米的生产。
1.3 光照不足
对于重庆地区的玉米生产,光照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在海拔以及气候的影响下,日照时间不长,甚至存在很大云雾情况,阴雨天气较多,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大,春旱和秋冻现象经常发生,对于玉米高产和稳产影响较大。是在阴雨天气,光照呈现严重的不足,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率,不利于玉米植株有机化合物的积累,制约了玉米的授粉,降低结实率,易诱发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减产。
2 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1 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是使用特定的种子包衣剂,将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黏附在种子的外部,目的是有效提升种子抵抗病害以及适应逆境的能力,加快发芽速度,切实提升产量和质量[1]。種衣剂黏附力强,通常很难出现脱落现象。种子包衣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对当地玉米产量的提高、病虫害的抵抗、抗逆等影响巨大,作用突出。
2.2 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结合作物对肥料的需求规律,分析土壤的供肥能力,立足有机肥,实现对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保证较合理的施用比例,采用合理与科学的施肥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重庆地区主要应用的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结合高产玉米对肥料的需求,科学配比施肥,增产效果十分突出。在进入21世纪后,重庆结合不同地区类型的土壤,准确测定养分含量,立足当地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维护肥料使用的均衡性,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标。
2.3 肥团育苗移栽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作物育苗和移栽的过程中,其肥料施入方式具有特殊性,即充分搅拌农家肥、细土以及水分,并捏成团状,每个团播种一粒,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满足提早移栽的目的,增产增收效果突出。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得到广泛推广,有效地增强了玉米对倒春寒的抵抗,切实提升玉米产量。
2.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将一定规格的地膜覆盖于地表,有效提升土壤的温度。通常在春季,将地膜应用于10cm左右的土层中,能提升6℃左右的温度[2]。为了较好地发挥地膜的作用,要注重对覆盖时间、方式以及地膜型号的选择。这一技术在重庆地区应用后,有效地实现了其在保温和保湿方面的作用,同时有效抑制了田间杂草的生长,发挥水土保护的功能,有效提前播种的时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间,达到增产的效果。
2.5 单株定向密植技术
这种密植技术操作方便,在玉米种植中实用性突出,尤其是在应用后,切实提升了植株之间的通风性,充分发挥土壤中的水分、肥料等元素的作用,缓解了作物争夺光热和肥料问题,对提升玉米产量意义重大,切实改善玉米的品质。因此,单株定向密植技术是作物增产以及农户的增收的重要技术模式。
3 病虫害防治要点
3.1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立足重庆地区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以及种植要素,要选择满足地区特点、对病虫害具有较强抵抗性的玉米品种,有效降低病虫害,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3.2 增强玉米植株的长势
在玉米种植期间,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发挥轮作倒茬的作用,切实增强植株的长势,提升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重视地块的选择,考虑土壤肥力和土层的深度,借助深耕和整地等方式提高深耕的作用。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保证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需求。播种前,要处理好前期的秸秆,降低病虫源。结合不同的栽培方式,设置差异性的施肥标准,做好调整工作。
3.3 科学选择化学药剂
对于玉米苗期的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新硫酸乳油、菊马乳油以及甲胺磷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在玉米穗期,黑粉病、大小斑病等病虫害等极易出现,可以应用氟硅唑加水的方式喷洒。在玉米的成熟期,主要需要防治的是青枯病和早衰,强化对玉米的田间管理。
3.4 重视玉米高产试验示范片区的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地方农业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强化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区的建设,积极进行新品种的试验,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根本上满足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要积极进行新技术的试验,结合玉米施肥方式的先进模式,推荐最新、高产的栽培技术,提升种子技术水平,有效防治病虫害,达到增产的目的。
4 结语
重庆地区高产玉米的种植要结合地域特征,全面分析影响玉米生长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并适合当地应用的种植技术,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有效提升玉米种植水平,提高玉米产量,推动玉米种植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正英.重庆玉米种植高产技术[J].吉林农业,2014(10):29.
[2]冯丽.重庆玉米高产节肥高效防治面源污染栽培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