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各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其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因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要通过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各种能力。
一、点击时事,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发现”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创设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时事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整理和复习分数应用题时,笔者结合本校的科技节,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同学们去参加科技节活动,参加雷鸟活动的有50人,参加飞模活动的有80人。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通过思考讨论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是参加飞模活动的几分之几?参加飞模活动的人数是参加雷鸟活动的几倍?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比飞模活动的少多少?参加飞模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雷鸟活动的多多少?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飞模活动的少几分之几?参与飞模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雷鸟活动的多几分之几?然后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及各类型分数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考之中。
二、重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会探究”
数学教材一般是国家统一的,没有具体到某个地域。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地域特点等巧妙地重组教材,精心创设各种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情境,使学生“会探究”。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小组探究提纲:(1)通过剪—移—拼,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什么图形?这说明了这两个图形的什么相等?(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图形的哪条边相等?(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图形的哪条边相等?(4)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请写出来。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在汇报过程中,每个小组都能边演示边说出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这样小组合作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三、引入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善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善思考”。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思考,使他们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恰好是班级的读书节,笔者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读书活动课: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到学校图书室领回了35本儿童读物,一位爱读书的小读者已经阅读了8本,还有多少本没阅读?先让一个学生算出没读的本数:35-8=27(本),然后让全体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没读本数(27本)的正确性。有些用35-5=30,再用30-3=27的方法;有些只把35分成20和15,然后用15-8=7,再用20+7=27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学生居然把8看成10,用35-10=25,再用25加上多减的2等于27的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受到了同学的认可。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再让他们结合自己阅读的本数,计算出没有阅读的本数,并与同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就会用发散思维来思考与分析问题。
四、开展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讨论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了。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创设量一找一体验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创设—移—拼—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亲身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先通过故事“棋盘上的大米”引出问题:1亿有多大?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1亿有多大。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1亿粒大米有多重以及要数1亿粒大米需要多长时间。教师这样创设学生实践的教学情境,充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者。
五、链接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会解决”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利息与利率”时,课前一个星期先布置学生家长带学生到银行经历储蓄和取款的过程,同时观察银行里的环境,并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所记录的疑问:什么是利率?为什么取回的钱比储蓄时的钱要多?多出的部分叫什么?怎样计算多出的部分?教师边听边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由于是学生自己在储蓄和取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自学教材时会很认真。之后再让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在整节课中,学生自主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存取过程联系起来,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发现”“会探究”“善思考”“乐合作”“会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其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因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要通过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各种能力。
一、点击时事,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发现”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创设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时事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整理和复习分数应用题时,笔者结合本校的科技节,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同学们去参加科技节活动,参加雷鸟活动的有50人,参加飞模活动的有80人。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通过思考讨论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是参加飞模活动的几分之几?参加飞模活动的人数是参加雷鸟活动的几倍?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比飞模活动的少多少?参加飞模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雷鸟活动的多多少?参加雷鸟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飞模活动的少几分之几?参与飞模活动的人数比参加雷鸟活动的多几分之几?然后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及各类型分数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考之中。
二、重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会探究”
数学教材一般是国家统一的,没有具体到某个地域。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地域特点等巧妙地重组教材,精心创设各种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情境,使学生“会探究”。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小组探究提纲:(1)通过剪—移—拼,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什么图形?这说明了这两个图形的什么相等?(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图形的哪条边相等?(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图形的哪条边相等?(4)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请写出来。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在汇报过程中,每个小组都能边演示边说出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这样小组合作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三、引入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善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善思考”。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思考,使他们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恰好是班级的读书节,笔者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读书活动课: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到学校图书室领回了35本儿童读物,一位爱读书的小读者已经阅读了8本,还有多少本没阅读?先让一个学生算出没读的本数:35-8=27(本),然后让全体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没读本数(27本)的正确性。有些用35-5=30,再用30-3=27的方法;有些只把35分成20和15,然后用15-8=7,再用20+7=27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学生居然把8看成10,用35-10=25,再用25加上多减的2等于27的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受到了同学的认可。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再让他们结合自己阅读的本数,计算出没有阅读的本数,并与同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就会用发散思维来思考与分析问题。
四、开展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讨论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了。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创设量一找一体验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创设—移—拼—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亲身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先通过故事“棋盘上的大米”引出问题:1亿有多大?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1亿有多大。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1亿粒大米有多重以及要数1亿粒大米需要多长时间。教师这样创设学生实践的教学情境,充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者。
五、链接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会解决”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利息与利率”时,课前一个星期先布置学生家长带学生到银行经历储蓄和取款的过程,同时观察银行里的环境,并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所记录的疑问:什么是利率?为什么取回的钱比储蓄时的钱要多?多出的部分叫什么?怎样计算多出的部分?教师边听边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由于是学生自己在储蓄和取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自学教材时会很认真。之后再让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在整节课中,学生自主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存取过程联系起来,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发现”“会探究”“善思考”“乐合作”“会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