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产生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贯穿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与计算机技术的形成。在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中就包括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建设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实施等。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文化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计算机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它已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把它提升到文化普及的层次去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毕竟计算机文化最终将成为每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一种生活文化,与其说它是知识工具,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计算机文化是活的文化,它的本性是不断创新,这就注定学习计算机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活动。
一、计算机文化内涵的解读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几乎无所不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计算机文化。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可以体现为:(1)计算机理论及其技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渗透表现的丰富文化内;(2)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设备丰富了人类文化的物质设备品种;(3)计算机应用介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和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计算机文化作为当今最具活力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其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所带来的物质基础条件以及计算机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同时,计算机文化也带来了人类崭新的学习观念: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人脑所能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根本无法“背”完,电脑这种工具可以解放我们“背”的繁重的记忆性劳动,人脑应该更多地用来完成“创造”性劳动。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它已经将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即除了能读、写、算以外还要具有计算机运用能力(信息能力)。而这种能力可通过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得到实现。
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又迎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娴熟地驾驭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造就了微电子、数据通信、计算机、软件技术四大产业时,围绕网络互联,实现电脑、电视、电话的“三合一”。“三合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计算机网、电视网、电话网三网合一,三种信号均通过网际网传输;二是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这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技术,它的实现极大地丰富计算机文化的内涵,让每一个人都能领略计算机文化的无穷魅力,体味着计算机文化的浩瀚。
二、正确认识计算机文化普及时代的必然
自第一台微型计算机1975年问世以来,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世界上已有数十亿台的个人计算机在各地运行。PC机在发达国家的家庭已经相当普及,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PC机的销售量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除此以外,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单片机装入汽车、微波炉、洗衣机、电话和电视机中。回顾过去3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的普及速度相当迅速且成就惊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格持续下降,性能大幅提高。1975年问世的第一台微机(Altair8800)价值为4000美元。到1996年,一台配备齐全的Pc机(90MHzPentiumCPU,8MB内存,VGA彩显,54MB硬盘),加上键盘、打印机等标准外部设备,花2500美元即可买到。在中国,现在配备最新的PC机售价只需几千元。同许多其他家电产品一样,PC机现已成为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家电产品。早期微机速度低、内存容量小,其功能远不及小型机和主机。许多大型的软件因内存限制,无法在PC机上运行。硬件的进步,使不少以前只能在工作站乃至大型机上运行的软件,现在也能在PC机上运行。一些先进技术,像虚似存储、数据库管理、图形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等,在PC机上都能实现。今天的PC机,不仅在功能上超过了30年多前的小型机或某些主机,而且在软件、硬件技术上也覆盖了许多当代新技术。
(二)操作日趋简便。早期的计算机操作复杂,只有专家才能使用。随着分时系统与小型机的推广,开始用键盘代替读卡机和纸带机,用字符显示器补充单独使用的电传打字机或打印机,简化了输入输出操作。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让计算机适应人而不是让^,去适应计算机。用户队伍的迅速扩大,使用户中的非专业人员大量增加,更显出“对用户友好”的迫切性。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推出MacintoshPC机的同时,除采用窗口与菜单技术外,还增加了引人注目的“对话框”等技术。从此,图文茂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始取代传统的字符用户界面,以“多窗口”、“下拉菜单”和“联机帮助”为特征的窗口系统迅速推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形声兼备的多媒体用户界面也初露头角。
(三)信息社会已经形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一Internet网(常称为“互联网”)就是在ARPAnet的基础上,由35000多个局域网、城域网(MAN)和国家网互连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Internet已把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万台计算机及几千万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网上的数据信息量每月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仅以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或E—mail)为例,每天就有数亿人次使用Intemet的E—mail信箱。Nil计划的提出,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而Intemet的扩大运行,也给未来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原型。随着NII计划的提出和Intemet网的扩大运行,“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信息化不单是让计算机进入普通家庭,更重要的是将信息网络联通到千家万户。
三、计算机文化普及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在计算机文化普及方面就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计算机文化普及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普及取向的部分,一个是计算机技术取向的部分。基于这样的观点,其教学的基本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在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是基础。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的定位,强化重视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要在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满堂 灌、填鸭式,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过于注重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倾向,强调实用性、实时性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自主参与、团队合作为特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动手实践为手段。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到活动的总结,都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个性、创造性,都得到极致的发挥。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建设是关键。如何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更好地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文化特性,如何在编写it3~机基础课程教材时对教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文化取舍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建设应当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等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文化的选择更加多样和不确定,也就是说课程文化的建设是不能用正统性、传统性或现代性等性质来判断其是否有价值和是否先进性的。只有真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扣计算机基础的文化特性,并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要求来进行具体实践,才能更有利于其课程文化的建设。课程编写者对文化进行选择和重新组织的结果就是课程内容。在课程大纲制定、课程研究、课程材料研制、课程实施等各方面,必然地要将教育的目的性加于课程的目的性之中,所以仅仅拼凑专业知识及人类文化是不能形成课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要求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思想的人们对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认同和反映。我们需要课程理论来支撑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规范化、结构化地审视课程教学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反思实践所带来的问题,重建课程、学科、教学及学校在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上的改革。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实施是核心。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实施是在选择大众文化普及取向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带动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以形成学生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并关注计算机文化理念的形成,使学生在感受、认识和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基础上逐步追求更高计算机文化的能力。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途径:1.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课程文化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素质。应以从专业理论知识更新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文化普及理念对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要求来培训和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2.精心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文化更多关注实施的过程与学生的理解,而不单纯地关注目标的达成效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求从基础知识的概念原理方法的讲解,到教学面向生活实践的实际转变;注重不同知识、技能的综合和整合的可能性,促使学生思考;注重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构造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更新。3.教师教学策略思维的改革。从课程文化的培育意义上来讲,它尤其关注灵魂、精神与意义,强调对学生的陶冶、解放与生成。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文化特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参与、合作、体验和探究的形式。教学策略思维的改革应瞄准能够促使主体参与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关注差异发展的不同需求,创设更加合理的课堂情景。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文化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计算机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它已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把它提升到文化普及的层次去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毕竟计算机文化最终将成为每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一种生活文化,与其说它是知识工具,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计算机文化是活的文化,它的本性是不断创新,这就注定学习计算机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活动。
一、计算机文化内涵的解读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几乎无所不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计算机文化。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可以体现为:(1)计算机理论及其技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渗透表现的丰富文化内;(2)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设备丰富了人类文化的物质设备品种;(3)计算机应用介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和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计算机文化作为当今最具活力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其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所带来的物质基础条件以及计算机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同时,计算机文化也带来了人类崭新的学习观念: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人脑所能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根本无法“背”完,电脑这种工具可以解放我们“背”的繁重的记忆性劳动,人脑应该更多地用来完成“创造”性劳动。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它已经将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即除了能读、写、算以外还要具有计算机运用能力(信息能力)。而这种能力可通过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得到实现。
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又迎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娴熟地驾驭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造就了微电子、数据通信、计算机、软件技术四大产业时,围绕网络互联,实现电脑、电视、电话的“三合一”。“三合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计算机网、电视网、电话网三网合一,三种信号均通过网际网传输;二是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这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技术,它的实现极大地丰富计算机文化的内涵,让每一个人都能领略计算机文化的无穷魅力,体味着计算机文化的浩瀚。
二、正确认识计算机文化普及时代的必然
自第一台微型计算机1975年问世以来,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世界上已有数十亿台的个人计算机在各地运行。PC机在发达国家的家庭已经相当普及,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PC机的销售量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除此以外,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单片机装入汽车、微波炉、洗衣机、电话和电视机中。回顾过去3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的普及速度相当迅速且成就惊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格持续下降,性能大幅提高。1975年问世的第一台微机(Altair8800)价值为4000美元。到1996年,一台配备齐全的Pc机(90MHzPentiumCPU,8MB内存,VGA彩显,54MB硬盘),加上键盘、打印机等标准外部设备,花2500美元即可买到。在中国,现在配备最新的PC机售价只需几千元。同许多其他家电产品一样,PC机现已成为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家电产品。早期微机速度低、内存容量小,其功能远不及小型机和主机。许多大型的软件因内存限制,无法在PC机上运行。硬件的进步,使不少以前只能在工作站乃至大型机上运行的软件,现在也能在PC机上运行。一些先进技术,像虚似存储、数据库管理、图形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等,在PC机上都能实现。今天的PC机,不仅在功能上超过了30年多前的小型机或某些主机,而且在软件、硬件技术上也覆盖了许多当代新技术。
(二)操作日趋简便。早期的计算机操作复杂,只有专家才能使用。随着分时系统与小型机的推广,开始用键盘代替读卡机和纸带机,用字符显示器补充单独使用的电传打字机或打印机,简化了输入输出操作。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让计算机适应人而不是让^,去适应计算机。用户队伍的迅速扩大,使用户中的非专业人员大量增加,更显出“对用户友好”的迫切性。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推出MacintoshPC机的同时,除采用窗口与菜单技术外,还增加了引人注目的“对话框”等技术。从此,图文茂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始取代传统的字符用户界面,以“多窗口”、“下拉菜单”和“联机帮助”为特征的窗口系统迅速推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形声兼备的多媒体用户界面也初露头角。
(三)信息社会已经形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一Internet网(常称为“互联网”)就是在ARPAnet的基础上,由35000多个局域网、城域网(MAN)和国家网互连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Internet已把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万台计算机及几千万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网上的数据信息量每月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仅以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或E—mail)为例,每天就有数亿人次使用Intemet的E—mail信箱。Nil计划的提出,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而Intemet的扩大运行,也给未来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原型。随着NII计划的提出和Intemet网的扩大运行,“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信息化不单是让计算机进入普通家庭,更重要的是将信息网络联通到千家万户。
三、计算机文化普及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在计算机文化普及方面就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计算机文化普及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普及取向的部分,一个是计算机技术取向的部分。基于这样的观点,其教学的基本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在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是基础。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的定位,强化重视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要在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满堂 灌、填鸭式,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过于注重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倾向,强调实用性、实时性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自主参与、团队合作为特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动手实践为手段。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到活动的总结,都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个性、创造性,都得到极致的发挥。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建设是关键。如何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更好地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文化特性,如何在编写it3~机基础课程教材时对教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文化取舍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建设应当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等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文化的选择更加多样和不确定,也就是说课程文化的建设是不能用正统性、传统性或现代性等性质来判断其是否有价值和是否先进性的。只有真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扣计算机基础的文化特性,并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要求来进行具体实践,才能更有利于其课程文化的建设。课程编写者对文化进行选择和重新组织的结果就是课程内容。在课程大纲制定、课程研究、课程材料研制、课程实施等各方面,必然地要将教育的目的性加于课程的目的性之中,所以仅仅拼凑专业知识及人类文化是不能形成课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要求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思想的人们对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认同和反映。我们需要课程理论来支撑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规范化、结构化地审视课程教学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反思实践所带来的问题,重建课程、学科、教学及学校在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上的改革。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实施是核心。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实施是在选择大众文化普及取向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带动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以形成学生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并关注计算机文化理念的形成,使学生在感受、认识和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基础上逐步追求更高计算机文化的能力。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途径:1.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课程文化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素质。应以从专业理论知识更新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文化普及理念对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要求来培训和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2.精心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文化更多关注实施的过程与学生的理解,而不单纯地关注目标的达成效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求从基础知识的概念原理方法的讲解,到教学面向生活实践的实际转变;注重不同知识、技能的综合和整合的可能性,促使学生思考;注重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构造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更新。3.教师教学策略思维的改革。从课程文化的培育意义上来讲,它尤其关注灵魂、精神与意义,强调对学生的陶冶、解放与生成。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文化特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参与、合作、体验和探究的形式。教学策略思维的改革应瞄准能够促使主体参与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关注差异发展的不同需求,创设更加合理的课堂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