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是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模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社会福利理论等工具试图对此进行理论探索。首先从对象、内容、过程和质量,内容、标准和重心,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内涵。随后将其外延界定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此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吸收了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公平、共
【基金项目】
:
2016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湖南省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6ZDA16);2020年度湖南大学资政研究项目“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是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模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社会福利理论等工具试图对此进行理论探索。首先从对象、内容、过程和质量,内容、标准和重心,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内涵。随后将其外延界定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此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吸收了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公平、共享和可持续的特征。
其他文献
当前应客观评判和反思西方马克思学对恩格斯思想研究的学术限度,避免以学术之名阉割马克思主义政治性内涵的研究倾向。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域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情境,全面评判恩格斯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深入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理论贡献。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时代主题、价值底蕴和历史使命几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与实践旨归,坚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价值立场。科学理解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彰显马克思
反特权思想是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核心思想。恩格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了特权的阶级属性和形成逻辑,指出了资产阶级反特权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表达了无产阶级反特权的基本要求并肯定了这种要求的正当性,其反特权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反特权斗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之路何以可能,这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歧见的重大理论问题。俄国村社社会主义的"跳跃论"由于片面强调落后优势,而具有明显的空想性质。在第二国际内部,考茨基等人的"早产论"表明了他们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反对态度,卢森堡则对十月革命道路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从理论上回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出发,论证了俄国在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可能。列宁以"颠倒过来的革命思想"阐述了俄国在革命基本条件成熟时,先夺取政权,再进行社会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有着清晰的变迁轨迹,但在先前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很好的理论揭示。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文章认为我国基层民主经历了一种"层叠型"的制度变迁模式。并且,通过"治理导向"这一核心的运作机制,选举与协商在基层政治的具体治理样态中实现了复合,"锁定"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进路:在调整治理主体间关系、吸纳更多的治理资源、完善治理程序的前提下,实现了治理功效的全面提升,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了新的布局,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新的布局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和凝聚力、战斗力;思想建设是塑灵魂,确保党的初心使命永不改变;组织建设是强肌体,确保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塑形象,确保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纪律建设是党的生命线,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制度建设是为行为立矩,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地实施;反腐败斗争是祛蠹健体,确保党内纯洁的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乱,围绕什么是战略定力、为何要保持战略定力以及如何增强战略定力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创新,并将其精准地运用于党内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实践之中,从而成功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这种高度的战略定力,适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充分展示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成效,为今后应对国内外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树立了光辉典范。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社区营造不仅是我国城市规划与社区建设中的热门模式,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模式。在对社区营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社区营造的特点在于对空间与人互动关系的关注,并以此推动社区空间再造与共同体重塑。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将社区空间划分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柔质空间、经济空间,并分别对应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个议题,以解读社区营造中因地制宜的空间议题引领社区空间再生产与社区关系再生产的逻辑与实质。社区营造在空间重构中重申了空间正义、化解了社区矛盾,凝聚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
邻避问题伴随着中国城市转型发展在各地不断涌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发展。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地方政府在邻避问题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忽视了邻避事件中社区方、项目承建方等其他重要行为主体对邻避问题治理的影响。作为居民邻避诉求的一线处理主体,社区居委会在邻避问题治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社区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准行政组织"的双重角色属性要求其在邻避问题治理中,要同时应对社区居民的邻避诉求和上级政府的维稳压力,这制约着社区居委会参与邻避问题治理的效力。研究以S市地铁修建引发的Y事件为实证案例,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具体实践。这一共同体不仅是一个指导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理念,而且还蕴含着一套叙事逻辑,更是一项实践工程,体现了"理念—话语—行动"的逻辑统一。其中,"理念"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软力量,"话语"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形成共识的基础,"行动"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运行和发展的保障,三者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逻辑整体。从理念、话语和行动三个维度研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可为有效打造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