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到了,正是出去旅行的好时候。每次“时光之旅”都是来去匆匆,也没来得及在古代好好旅行游览。不如这次回到古代,和古人一起出行旅游吧!看看没有污染、没有破坏的大好河山,真是令人向往!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马上出发!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和徐霞客在旅途中
置身山谷溪林之中,一下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这是在哪里呢?
水墨画一般的天地间,传来几声船桨拍水的声音,一叶扁舟缓缓行来。船夫热情地招呼我上船。看到我的新奇样貌,船舱里的书生很是好奇。简单介绍之后,才知道他竟是明代大名鼎鼎的旅行家徐霞客。
环顾四周,我发现徐霞客的行李只有一个包袱和几本笔记,大旅行家出门远行的“装备”就这么简单?听他侃侃而谈,才知道他的旅行在古代属于“士人漫游”。这类出游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为目的,自行安排路线、负担费用,相当于现代人的“自助游”或“穷游”。虽然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但是随心悠游,倒也洒脱自在!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旅行可以追溯到周穆王驾驭八匹马的马车西巡昆仑山的传说,而后世的“帝王巡游”,比如秦始皇巡游东方、汉武帝出长城、隋炀帝下江都等,以及像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旅行,都是得到朝廷资助和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行”,如“士人漫游”“商人行游”“高僧云游”等,都是个人承担旅行的食宿费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每年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节庆会游”了。
半天一晃而过,船渐渐逼近了一座高耸的山峰。只见徐霞客在笔记上仔细记下见闻。据说,徐霞客旅行时坚持写日记,记述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这些日记后来被编成《徐霞客游记》。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我国古代的旅行与出游,按照出游人的阶层不同,可以分为帝王、官宦、士人、商人、僧人等等。各个阶层的出行工具又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人力为主的轿子、步辇,以风力、水力为主的舟船,以畜力为主的牛车、马车,还有直接以坐骑脚力为主的骑马、骑驴。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旅游的各种出行工具吧!
车行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原人主要以马挽车,很少直接骑乘。西汉宫廷中已经出现牛车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玄学清谈的兴起,乘牛车出行已成为名士风度的重要标志。唐代对牛车装饰有明确的等级规制。宋代,从达官到平民都喜好坐牛车出行。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神气,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敞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北宋首都开封城里面,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
骑行
古人旅行有“一骑白马走天下”的逍遥,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的沧桑。其实,中国古人骑马出游的历史远远不及乘车悠久。中原人骑马,大约是战国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来的。
到了唐代,随着胡服的流行和社会观念的开化,骑马出行的风气才兴盛起来。于是,骑马变成了当时流行的出行方式。宋代以后,骑驴出行作为一种专门的交通方式,在民间非常普遍。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中“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说明驴在宋代是极为常见的代步工具。
舟行
舟船借助自然界的水流、风力,不仅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还有饱览风光、免受车马劳顿的便利。到了唐代,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乘船沿长江水路游三峡,过当涂,下扬州的。
到了宋代,造船工艺愈发精湛。不仅能建造长达百米,载有百余名水手的“神舟”,远渡东海出使朝鲜,还能建造极尽奢华之能事的游船画舫,供达官贵人们泛舟西湖,游览观光。南宋临安(今杭州)的西湖游船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尚,一时间岸上人如潮,湖上舟似梭。
轿行
“轿子”是宋代才出现的叫法,在唐代一般称“辇”或“步舆”。步舆,在唐朝是极尊贵的,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乘坐,但是皇帝也不能滥用步舆,否则有劳民伤财之嫌。
北宋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朝廷对于乘轿的禁令也渐渐放松。北宋后期,首都开封城里还有专门出租轿子的店铺,按照路途远近,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文不等。南宋迁都杭州之后,由于都城地面湿滑,不便骑马,朝廷于是正式将乘轿合法化,允许官员乘轿上朝,民间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轿的习俗。
下面,又到了我考考大家的时间啦!我国古代乘船出行,可以在船上吟诗作对,烹茶煮酒,也是旅游中的风雅之事。春江涨绿,两岸群山翻滚如波涛,伫立船头,许多诗人在船上创作出精彩的游行诗歌。请问以下诗歌图片中,哪一组与乘船出游没有关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马上出发!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和徐霞客在旅途中
置身山谷溪林之中,一下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这是在哪里呢?
水墨画一般的天地间,传来几声船桨拍水的声音,一叶扁舟缓缓行来。船夫热情地招呼我上船。看到我的新奇样貌,船舱里的书生很是好奇。简单介绍之后,才知道他竟是明代大名鼎鼎的旅行家徐霞客。
环顾四周,我发现徐霞客的行李只有一个包袱和几本笔记,大旅行家出门远行的“装备”就这么简单?听他侃侃而谈,才知道他的旅行在古代属于“士人漫游”。这类出游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为目的,自行安排路线、负担费用,相当于现代人的“自助游”或“穷游”。虽然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但是随心悠游,倒也洒脱自在!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旅行可以追溯到周穆王驾驭八匹马的马车西巡昆仑山的传说,而后世的“帝王巡游”,比如秦始皇巡游东方、汉武帝出长城、隋炀帝下江都等,以及像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旅行,都是得到朝廷资助和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行”,如“士人漫游”“商人行游”“高僧云游”等,都是个人承担旅行的食宿费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每年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节庆会游”了。
半天一晃而过,船渐渐逼近了一座高耸的山峰。只见徐霞客在笔记上仔细记下见闻。据说,徐霞客旅行时坚持写日记,记述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这些日记后来被编成《徐霞客游记》。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我国古代的旅行与出游,按照出游人的阶层不同,可以分为帝王、官宦、士人、商人、僧人等等。各个阶层的出行工具又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人力为主的轿子、步辇,以风力、水力为主的舟船,以畜力为主的牛车、马车,还有直接以坐骑脚力为主的骑马、骑驴。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旅游的各种出行工具吧!
车行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原人主要以马挽车,很少直接骑乘。西汉宫廷中已经出现牛车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玄学清谈的兴起,乘牛车出行已成为名士风度的重要标志。唐代对牛车装饰有明确的等级规制。宋代,从达官到平民都喜好坐牛车出行。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神气,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敞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北宋首都开封城里面,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
骑行
古人旅行有“一骑白马走天下”的逍遥,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的沧桑。其实,中国古人骑马出游的历史远远不及乘车悠久。中原人骑马,大约是战国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来的。
到了唐代,随着胡服的流行和社会观念的开化,骑马出行的风气才兴盛起来。于是,骑马变成了当时流行的出行方式。宋代以后,骑驴出行作为一种专门的交通方式,在民间非常普遍。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中“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说明驴在宋代是极为常见的代步工具。
舟行
舟船借助自然界的水流、风力,不仅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还有饱览风光、免受车马劳顿的便利。到了唐代,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乘船沿长江水路游三峡,过当涂,下扬州的。
到了宋代,造船工艺愈发精湛。不仅能建造长达百米,载有百余名水手的“神舟”,远渡东海出使朝鲜,还能建造极尽奢华之能事的游船画舫,供达官贵人们泛舟西湖,游览观光。南宋临安(今杭州)的西湖游船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尚,一时间岸上人如潮,湖上舟似梭。
轿行
“轿子”是宋代才出现的叫法,在唐代一般称“辇”或“步舆”。步舆,在唐朝是极尊贵的,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乘坐,但是皇帝也不能滥用步舆,否则有劳民伤财之嫌。
北宋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朝廷对于乘轿的禁令也渐渐放松。北宋后期,首都开封城里还有专门出租轿子的店铺,按照路途远近,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文不等。南宋迁都杭州之后,由于都城地面湿滑,不便骑马,朝廷于是正式将乘轿合法化,允许官员乘轿上朝,民间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轿的习俗。
下面,又到了我考考大家的时间啦!我国古代乘船出行,可以在船上吟诗作对,烹茶煮酒,也是旅游中的风雅之事。春江涨绿,两岸群山翻滚如波涛,伫立船头,许多诗人在船上创作出精彩的游行诗歌。请问以下诗歌图片中,哪一组与乘船出游没有关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