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在旅途”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到了,正是出去旅行的好时候。每次“时光之旅”都是来去匆匆,也没来得及在古代好好旅行游览。不如这次回到古代,和古人一起出行旅游吧!看看没有污染、没有破坏的大好河山,真是令人向往!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马上出发!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和徐霞客在旅途中
  置身山谷溪林之中,一下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这是在哪里呢?
  水墨画一般的天地间,传来几声船桨拍水的声音,一叶扁舟缓缓行来。船夫热情地招呼我上船。看到我的新奇样貌,船舱里的书生很是好奇。简单介绍之后,才知道他竟是明代大名鼎鼎的旅行家徐霞客。
  环顾四周,我发现徐霞客的行李只有一个包袱和几本笔记,大旅行家出门远行的“装备”就这么简单?听他侃侃而谈,才知道他的旅行在古代属于“士人漫游”。这类出游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为目的,自行安排路线、负担费用,相当于现代人的“自助游”或“穷游”。虽然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但是随心悠游,倒也洒脱自在!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旅行可以追溯到周穆王驾驭八匹马的马车西巡昆仑山的传说,而后世的“帝王巡游”,比如秦始皇巡游东方、汉武帝出长城、隋炀帝下江都等,以及像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旅行,都是得到朝廷资助和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行”,如“士人漫游”“商人行游”“高僧云游”等,都是个人承担旅行的食宿费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每年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节庆会游”了。
  半天一晃而过,船渐渐逼近了一座高耸的山峰。只见徐霞客在笔记上仔细记下见闻。据说,徐霞客旅行时坚持写日记,记述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这些日记后来被编成《徐霞客游记》。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我国古代的旅行与出游,按照出游人的阶层不同,可以分为帝王、官宦、士人、商人、僧人等等。各个阶层的出行工具又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人力为主的轿子、步辇,以风力、水力为主的舟船,以畜力为主的牛车、马车,还有直接以坐骑脚力为主的骑马、骑驴。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旅游的各种出行工具吧!
  车行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原人主要以马挽车,很少直接骑乘。西汉宫廷中已经出现牛车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玄学清谈的兴起,乘牛车出行已成为名士风度的重要标志。唐代对牛车装饰有明确的等级规制。宋代,从达官到平民都喜好坐牛车出行。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神气,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敞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北宋首都开封城里面,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
  骑行
  古人旅行有“一骑白马走天下”的逍遥,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的沧桑。其实,中国古人骑马出游的历史远远不及乘车悠久。中原人骑马,大约是战国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来的。
  到了唐代,随着胡服的流行和社会观念的开化,骑马出行的风气才兴盛起来。于是,骑马变成了当时流行的出行方式。宋代以后,骑驴出行作为一种专门的交通方式,在民间非常普遍。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中“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说明驴在宋代是极为常见的代步工具。
  舟行
  舟船借助自然界的水流、风力,不仅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还有饱览风光、免受车马劳顿的便利。到了唐代,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乘船沿长江水路游三峡,过当涂,下扬州的。
  到了宋代,造船工艺愈发精湛。不仅能建造长达百米,载有百余名水手的“神舟”,远渡东海出使朝鲜,还能建造极尽奢华之能事的游船画舫,供达官贵人们泛舟西湖,游览观光。南宋临安(今杭州)的西湖游船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尚,一时间岸上人如潮,湖上舟似梭。
  轿行
  “轿子”是宋代才出现的叫法,在唐代一般称“辇”或“步舆”。步舆,在唐朝是极尊贵的,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乘坐,但是皇帝也不能滥用步舆,否则有劳民伤财之嫌。
  北宋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朝廷对于乘轿的禁令也渐渐放松。北宋后期,首都开封城里还有专门出租轿子的店铺,按照路途远近,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文不等。南宋迁都杭州之后,由于都城地面湿滑,不便骑马,朝廷于是正式将乘轿合法化,允许官员乘轿上朝,民间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轿的习俗。
  下面,又到了我考考大家的时间啦!我国古代乘船出行,可以在船上吟诗作对,烹茶煮酒,也是旅游中的风雅之事。春江涨绿,两岸群山翻滚如波涛,伫立船头,许多诗人在船上创作出精彩的游行诗歌。请问以下诗歌图片中,哪一组与乘船出游没有关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其他文献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纪念日。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军事实力自然也走在世界前沿。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兵器》杂志社执行主编肖宁老师,为我们介绍几种国内顶尖的兵器吧!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了很多最新型的兵器装备,它们雄赳赳气昂昂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同学们是不是看呆了呢?其实咱们中国的兵器研究者还有很多“撒手锏”级的兵器没有拿出
期刊
自然界是个神奇的宝库,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可用的资源,还会给人以各种启迪。比如,人类可以将动物具有的某种特性,应用到科学发明中,这就是仿生学的奥秘。那么,眼睛也能“仿生”吗?接着往下看,一起大开眼界吧!  嘿,看我,看镜头!  摄影器材中,有一种镜头,叫做鱼眼镜头。它的拍摄视角可以超过200度,而人的正常视角只有120度左右。当你要近距离拍摄大范围的景物,这种镜头就能派上用场啦!  或许你会觉得科学
期刊
如果我是江中的一块礁石,千百年间陪伴我的,就有江上的那轮月亮。  月亮在天上,我在江中。我不能陪月亮俯瞰大地,但千百年来,月亮却能陪着我,看江水的流淌。我们看到这来往于江上的只只行船,多少文人立于船头对月吟唱。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位叫赵丽宏的作家,站在一艘江轮上默默地看着洒满月光的江面。此时的江面与夜色融为一体,江中水波荡漾,月影摇曳。这景色,千百年来一直不变,但总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思。  于是
期刊
圆了,弯了,又圆了,又弯了……在太阳系,再也找不到像我一样忽胖忽瘦的星球了。我每天都在换脸,每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样。我叫月亮,英文名moon。  盈时如玉盘,圆润饱满;亏时如银钩,浅浅一弯。聪明的人类已经解开了我忽胖忽瘦的秘密:我靠反射阳光发亮,与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便会产生月相变化。这样的答案让我有点儿沮丧:什么,原来我从未真正瘦过?  从我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围绕着地球一刻不停地旋转。为了守护地球
期刊
恐龙和蚂蚁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可随着文明的发展,危机的阴云也悄悄袭来……  时光飞逝,5万年过去了。  恐龙和蚂蚁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直延续下来,两个物种一同创造了白垩纪文明,跨越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  恐龙在各大陆上建起了巨大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有上万米高的大楼,站在楼顶向下看,就像我们坐在飞机上鸟瞰
期刊
眼睛是五官之首,被誉为“心灵的窗口”。人们对眼睛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蛮荒时代。让我们追寻着神话传说的足迹,一起来了解聚焦在“眼睛”之上的奇幻想象吧!  追求光明  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里,盘古用斧子劈开混沌,形成天地,然后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天地中的万物:他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变成了雷霆,肌肉变成了山岳,筋脉变成了道路……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  其实,我们都知道,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
期刊
家乡的风有点儿味道。家乡的风没有颜色,看不到是红是黄,但我却时常见到,她有两个小小的酒窝。小酒窝,一个长在北面,一个长在南面,笑起来,就是一阵风,让你的心情微微地颤动。  我的老家,既没有黄土,也见不到高坡,是一顺溜儿的平原。东边是一条大河,叫灌河,一河的水,一河的沙,让人感觉很细腻。只要你热了,就到河里去吧,微风吹着,满心的清爽。西边不远处,就是坡岭,老家人都称“岗上”,那岗上是黄土,只隔不到十
期刊
1.临近过年,家里大人该带我们小孩子去做新衣了。吃过午饭,妈妈带我到街上的裁缝店取新衣。妈妈说,手头钱再紧,也要给我一年做一套棉衣、一套罩衫。  2.裁缝店的小老板叫蔡换银,跟我爸爸从小就很要好。见到妈妈和我,蔡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儿,从桌子下的纸箱子里拿出一身新衣。他前后看看,用牙咬掉一个线头:“穿穿看。”  3.我脱掉身上的棉袄棉裤,穿上新的。新棉衣轻,新棉衣软。我一穿上,它们就贴紧了我。  4.
期刊
说起现代动画片的“祖师爷”,就算是不关心动画的人也会马上想起那个经典的动画标志:一颗流星划过城堡。没错,就是迪士尼。  在3D(三维)技术广受追捧的今天,最初那个黑白、模糊、粗糙的米老鼠是不是已经被人遗忘了?才没有呢!不仅没有,他还和3D动画玩了把“穿越”。不信的话,看看今天分享的2013年迪士尼动画短片《小马快跑》吧。  阳光明媚的一天,米奇、米妮和伙伴们坐在拉着稻草的马车上,哼着歌。皮特开着他
期刊
这一期,让我们来读一篇“有故事”的美文。怎样诵读才能优美动听,同时也把故事讲述得精彩有趣呢?听一听“诵读小明星”朱亦丹的演绎,再跟少儿节目主持人关心姐姐学一学,相信你也可以读得很好。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  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