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惠来县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个为革命老区奔忙劳碌的身影,他就是惠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林喜迎。他参加工作至今50多年来,长期和革命老区人民打交道、做朋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全心全意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惠来县老区促进会成立至今的23年来,他坚守岗位、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为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在老区人民心目中,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位红色火炬的接力者,是一位老区人民的勤务员,一位老促会岗位的老黄牛。
2020年6月,林喜迎被广东省老促会推荐为全国老促工作群英谱先进人物。
守初心:当好红色火炬的接力者
林喜迎出生在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泗竹埔村。该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泗竹埔村人民长期跟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改,许多人积极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甚至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1928年3月,“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和徐向前就曾带领中共东江特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师在两次攻克惠来县城后转战大南山、创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那时候,就曾在泗竹埔村驻军四天三夜,后来转移林樟、五福田等地,在泗竹埔村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林喜迎的爷爷和叔公都参加了革命,为革命英勇牺牲。他从小就听着长辈们讲述村里的光荣革命故事,向往红军、向往共产党、向往革命、向往人民军队,对革命人物怀有敬仰之心,对革命历史怀有崇敬之情。
作为烈士后代,林喜迎对革命和革命老区怀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他始终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用真诚和行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青年時期,他毅然报名参军,接受党和部队的教育,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部队回到家乡后,他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从普通村干部干起,全身心为家乡人民服务,并得到群众的拥护,当上了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努力建设家乡,开山种植菠萝、荔枝、龙眼、油茶等作物,开辟当时全县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水塘,带动村民增收、改善生活;建设村自来水设施和供电设施,带头造桥修路,提升村发展条件,重视发展教育、培养山村人才等等,使当时的泗竹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先进村。
这一切,只因为林喜迎深知自己身上流的是革命先烈的血,是党和革命老区的人民培养了他,因此他积极举党旗、听党话、跟党走,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接过革命前辈的火炬,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奉献给革命老区的家乡和人民。
守真心,当好老区人民的勤务员
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历练,林喜迎不断增长才干。1987年,他考上了国家干部,先后在河林乡人民政府、惠来县民政局工作。
河林乡的辖区范围全部属于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主要辖区范围“八乡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河林乡人民政府工作期间,林喜迎先后任会计、河田乡政府乡长、党委宣传委员。他全身心服务老区人民,推动河田村、牛角兰等村的建设和发展,解决了林樟村村民内部不团结、三年多时间不通电和三年没支部书记的尖锐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受到县委记三等功奖励。
调到县民政局工作后,主要负责县老区建设办公室工作,林喜迎立足部门职责、发挥部门优势,继续努力为全县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为解决全县老区人民看病难、出行难、饮水难、收视难、就读难等实际问题。他四处奔走,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逐步提升了全县革命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老区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守恒心,当好老促岗位的老黄牛
1992年,惠来县成立了老区建设促进会。1997年林喜迎被推举为老促会秘书长。23年来,林喜迎热爱老促会工作,热爱老区人民,勤勉工作。他走遍了全县185个革命老区(行政)村,对全县各地老区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人称惠来县革命老区的“活地图”。
2002年至2005年期间,林喜迎和时任惠来县老促会会长林友江同志争取省老促会支持,先后改造了全县100所老区小学,大大改善了老区小学的教育条件。他经常深入偏远、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村实地调研,推动五福田村、泗竹埔村、鲁阳村等许多边远贫困的革命老区村完成道路改扩建,总里程约250多公里,方便老区群众出行、助力老区村经济发展;他深入学习、研究和发掘惠来革命历史,经常走村入户,调查访问,掌握翔实的革命历史资料,上世纪末期先后参与《火红的年代》《大南山风云》等当地重要革命历史书籍的编纂与出版工作,为惠来记载和传承革命历史、讲好惠来红色故事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文献;2008年,年近花甲的他拿着放大镜,细致入微、十分严谨地在惠来行政区域图上寻找、标记、绘画,连续用了100多天,克服因长期患糖尿病、身体受影响而视力下降、体力不支等各种困难,—笔—划、逐村过关、准确无误地绘制出《惠来县革命老区村庄分布图》。2016年以来,由他组织编写的《惠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书20万余字,现已完成全部书稿付梓。这些成果无不凝聚他的大量心血和辛勤汗水。
也许是林喜迎身上流淌着烈士热血的缘故,感受更为深切,他对做好烈士后裔子女助学工作情真意切,全身心投入。为了“一个都不能少”,他深入调查走访,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细致审核,出色地完成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工作。尤其是在扶志扶智上,倾力而为,近几年来共有100多名考上中专、大专、本科的烈士后裔受到资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革命烈士后裔的关怀与温暖。
如今,林喜迎已年逾七旬。但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任务,都能时时体现出他的那股革命“老黄牛”精神。即使在一个时期县老促会会长缺位、机构人员出缺的情况下,他勇挑重任,独当一面,全身心投入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保证工作不断线。2016年初,在推进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评定工作中,他充分发挥“活地图”“活档案”作用,在省、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努力下,惠来县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重点革命老区县,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惠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得到惠来县党政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0年6月,林喜迎被广东省老促会推荐为全国老促工作群英谱先进人物。
守初心:当好红色火炬的接力者
林喜迎出生在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泗竹埔村。该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泗竹埔村人民长期跟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改,许多人积极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甚至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1928年3月,“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和徐向前就曾带领中共东江特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师在两次攻克惠来县城后转战大南山、创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那时候,就曾在泗竹埔村驻军四天三夜,后来转移林樟、五福田等地,在泗竹埔村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林喜迎的爷爷和叔公都参加了革命,为革命英勇牺牲。他从小就听着长辈们讲述村里的光荣革命故事,向往红军、向往共产党、向往革命、向往人民军队,对革命人物怀有敬仰之心,对革命历史怀有崇敬之情。
作为烈士后代,林喜迎对革命和革命老区怀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他始终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用真诚和行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青年時期,他毅然报名参军,接受党和部队的教育,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部队回到家乡后,他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从普通村干部干起,全身心为家乡人民服务,并得到群众的拥护,当上了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努力建设家乡,开山种植菠萝、荔枝、龙眼、油茶等作物,开辟当时全县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水塘,带动村民增收、改善生活;建设村自来水设施和供电设施,带头造桥修路,提升村发展条件,重视发展教育、培养山村人才等等,使当时的泗竹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先进村。
这一切,只因为林喜迎深知自己身上流的是革命先烈的血,是党和革命老区的人民培养了他,因此他积极举党旗、听党话、跟党走,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接过革命前辈的火炬,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奉献给革命老区的家乡和人民。
守真心,当好老区人民的勤务员
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历练,林喜迎不断增长才干。1987年,他考上了国家干部,先后在河林乡人民政府、惠来县民政局工作。
河林乡的辖区范围全部属于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主要辖区范围“八乡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河林乡人民政府工作期间,林喜迎先后任会计、河田乡政府乡长、党委宣传委员。他全身心服务老区人民,推动河田村、牛角兰等村的建设和发展,解决了林樟村村民内部不团结、三年多时间不通电和三年没支部书记的尖锐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受到县委记三等功奖励。
调到县民政局工作后,主要负责县老区建设办公室工作,林喜迎立足部门职责、发挥部门优势,继续努力为全县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为解决全县老区人民看病难、出行难、饮水难、收视难、就读难等实际问题。他四处奔走,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逐步提升了全县革命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老区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守恒心,当好老促岗位的老黄牛
1992年,惠来县成立了老区建设促进会。1997年林喜迎被推举为老促会秘书长。23年来,林喜迎热爱老促会工作,热爱老区人民,勤勉工作。他走遍了全县185个革命老区(行政)村,对全县各地老区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人称惠来县革命老区的“活地图”。
2002年至2005年期间,林喜迎和时任惠来县老促会会长林友江同志争取省老促会支持,先后改造了全县100所老区小学,大大改善了老区小学的教育条件。他经常深入偏远、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村实地调研,推动五福田村、泗竹埔村、鲁阳村等许多边远贫困的革命老区村完成道路改扩建,总里程约250多公里,方便老区群众出行、助力老区村经济发展;他深入学习、研究和发掘惠来革命历史,经常走村入户,调查访问,掌握翔实的革命历史资料,上世纪末期先后参与《火红的年代》《大南山风云》等当地重要革命历史书籍的编纂与出版工作,为惠来记载和传承革命历史、讲好惠来红色故事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文献;2008年,年近花甲的他拿着放大镜,细致入微、十分严谨地在惠来行政区域图上寻找、标记、绘画,连续用了100多天,克服因长期患糖尿病、身体受影响而视力下降、体力不支等各种困难,—笔—划、逐村过关、准确无误地绘制出《惠来县革命老区村庄分布图》。2016年以来,由他组织编写的《惠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书20万余字,现已完成全部书稿付梓。这些成果无不凝聚他的大量心血和辛勤汗水。
也许是林喜迎身上流淌着烈士热血的缘故,感受更为深切,他对做好烈士后裔子女助学工作情真意切,全身心投入。为了“一个都不能少”,他深入调查走访,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细致审核,出色地完成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工作。尤其是在扶志扶智上,倾力而为,近几年来共有100多名考上中专、大专、本科的烈士后裔受到资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革命烈士后裔的关怀与温暖。
如今,林喜迎已年逾七旬。但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任务,都能时时体现出他的那股革命“老黄牛”精神。即使在一个时期县老促会会长缺位、机构人员出缺的情况下,他勇挑重任,独当一面,全身心投入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保证工作不断线。2016年初,在推进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评定工作中,他充分发挥“活地图”“活档案”作用,在省、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努力下,惠来县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重点革命老区县,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惠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得到惠来县党政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