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前言
城市如人,外在的美是它的面孔、身材,内在的精神则是它的“气质”。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不同的“气质”。爱上一座城,绝不仅仅是它的形态美,更因为它能让你从美的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最终也能参与美的创造。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让青岛这座城,有了北方城市不多见的妩媚。在网上关于城市的各种评选中,青岛几乎都没落选过:最具风情的城市、最向往的城市、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这片不淤不冻的蓝色港湾,还因2008年奥帆赛的成功举办,让世人看到了它是怎样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在“蓝”与“绿”的天然底色上,书写可能。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青岛向绿色与美好致敬的又一次旅程。
如今,“百果山”合上了184天的精彩,就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
在这本书里,青岛携手世界,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不光搭建了“让生活走进自然”的绿色舞台,提供了城市美学建设的样板,更让自然走进了生活。
人与花心各自香
我们常把城市发展中“对城市传统的延续,对个性化历史的尊重,对重大节会机遇的把握,对后续利用与发展的深化衔接”等问题的规划实施,统称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无论是从前的小渔村,还是现在的滨海都市,青岛一直依海而生,靠海而兴。而多年来困扰这里的“南北发展差距”问题,也与这漫长的海岸线有关。
所以早在2006年,青岛市在研究“后奥运”城市发展战略时,就明确了要通过举办世园会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并于2010年以后,再度提出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世园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缩小南北差距、带动北部城区全面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图。
说起青岛世园会,还要从百果山的一个村庄说起。这个最早出现在《即墨县志》中的村庄,正是明清时的即墨县仁化乡郑疃社毕家上流村,也就是今日的青岛市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
从前,这里的村庄仿佛定格在时间之中,遗世孤独,安宁静逸。如果有人搭乘交通工具经过,瞥见村里坡地上层叠低矮的房屋和袅袅炊烟的景象,那是遭受现代化束缚的人们所艳羡的地方。
可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这样的乡村生活其实一点也不浪漫。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座村庄失去了不少人。“几天时间3200余亩山地被砍伐一空,由原来的绿树成阴变成了无树无木的荒山。”在《毕家上流村志》中也分明记录了当时山林遭到的重创。直到上世纪70年代,该村还是青岛市的第一扶贫村。一如有类似情况的各地农村,村民们从不认为乡下生活有任何安宁或贴近自然之处。直到现在,毕家上流村的一些老人说起从前,仍然觉得那段被落后和贫苦折磨的日子苦不堪言。
据曾经担任过李沧区副区长的牛鲁平回忆,2001年年初,区政府划出了34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东部新区来发展。彼时,终于有1.5米宽、2米宽的石子小路从村里的门前屋后延伸出来。
寂寞的小山村一点点苏醒,隐秘在山野中的清冷乡愁,在各色人等的纷繁前往中渐渐消散。直到2009年11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原主席法博来青,实地考察最终将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于百果山。最初地理上的“上流”,与文化的“尚流”,终在此处交汇与碰撞。
澎湃的青春热血,数年的时光演变,赠予了城市新的面貌。
“这张是世园会动工前,规划设计部牵头制定、整理的所有规划项目类别表;这张是在2012年建设初期,第一次航拍的整个世园会及周边区域的景象图。有影像来对比变化,一目了然。”看着办公室墙上一直没换的这两幅图表,身为世园执委会秘书长的李奉利,说自己很难用寥寥片语来表达这一路的感慨。
像世园会主题歌《梦在山海飞翔》中唱的那样:“我有一个梦想,在未经随意雕刻的地方,天总是很蓝很蓝,花都有自然的芬芳……给生存青山绿水,才有完美和谐的乐章。”如今梦想已经成真。
放眼四周,李村河、金水河都从昔日臭水河变身风光带;新建或扩建的世园大道、九水东路等40多条道路,让曾经的泥泞小路变身双向八车道的景观大道;原先遍布的土坯房摇身变成了一个个高品质社区……
青岛风景线一路向北挺进。
规划后的天水路片区,已经形成了世园生态新区核心区主体和新的综合功能区,并与交通商务区、李沧商圈的开发建设,共同构成了多元、多中心、组团式的生态城市发展态势;通过同步实施公共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崂山、城阳、即墨及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功能和环境景观提升,使得世园生态新区的背景条件更为宏大、开阔,逐步在青岛全域内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并形成了旅游开发的共同资源。
而最典型的莫过于毕家、杨家等旧村及村民,真正成为了一届精彩、惠民的园艺盛会的受益者。
三分匠,七分主人
都说园林的营造是“三分匠,七分主人”。
在过去近3年的筹建中,百果山的每个角落都在加速度地推进着新的历程,叉车、吊车、推土机、压路机的身影随处可见。这样的日新月异一度让人高度亢奋,也一路饱尝艰辛。
“2.96平方公里,这么短的时间,能干得完吗?”李奉利时常感慨,看世园会的地势起伏跌宕,像极了人们常用的形容写文章的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世园会的建设就像在写一篇‘山水园林大文章’,一开始想的多是怎么把框架打好,然后是想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写完,最后希望把这篇文章写得唯美、大气,让人爱不释手。”
无论是汇集大师创意和专业团队智慧的规划理念,还是日复一日与时间赛跑的建设者,或是那些不远千里来此的演出团队、竞赛团队……时至今日,这片山林因为这些人,从原先的平淡无奇变得鲜活灵动;这座城市通过这场盛会,让世界又一次认识了自己。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世园会第一次实现了山地造园;第一次将海洋植物展区搬到了山上;第一次在国内同类活动中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的招展目标;第一次系统化地编制实施《绿色建设导则》,创新性提出了110项绿色、低碳、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第一次在国内同类活动中开展实施总体技术评价,并已完成专家评审…… 要让世界刮目相看,就注定这片大园林不会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理叠加”,而是“自然创造为本底、科技创新为支撑、文化创意为灵魂”互为交织的“化学裂变”。
因此,你还能欣赏到国内首创的气动水膜装置、采用压缩空气技术的水舞秀;触摸到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件参赛作品中挑选出的25件作品“雕塑世园”;惊叹于长达两公里的鲜花大道,三季有花常开;还有由废旧山体修复改造而成的穿山隧道,绘就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颁奖的3D隧道画、“会呼吸的路面”、“从地下长出的建筑”、可以假乱真的山水景观……
但真正让世园会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必定少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引入。
有亲历者做过这样的描述:“在园区,你可以流连于江南的小桥流水,宁夏的月上贺兰,四川的羌族碉楼,贵州的风雨廊桥,青海的三江源头,济南的泉溪渠柳或者是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快城市慢生活;你也可以在美国的佐治亚展园遇见《漂》里面的主人公,在京都园遇见聪明的一休,在荷兰园遇见原汁原味的风车和盛开的郁金香,在德国的奥尔登堡园欣赏怒放的高山杜鹃,在韩国园体验传统的陶艺……”
当科技、文化融入自然,当绿色生活的乐章变为全民合奏的交响,这便是大美世园存在于百果山、存在于青岛的意义所在。
“绿”一座城“养”一城人
如果说百余年前,青岛在过往里仍能拾掇收获,因为栽下的刺槐、栗子、法桐、松树……成为了康有为笔下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驰名海内外,那么此时,因百果山而再度披绿的步伐,则代表着民族的蓬勃兴旺。
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世园会的意义,应该就是“让生活走进自然”的理念直指人心。时间将会证明,绿色工程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远比建更多传统的高楼大厦要大得多。
这里“按照‘混交密植、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的种植原则,新配置各类植物1700余种,新栽植乔木、亚乔木5.6万株、灌木5.3万株,建设绿地系统172.3公顷,绿地覆盖率从52%提高到71%。”
对原有的植物群落和樱桃沟、梨树坡、北王杨水站、毕家老桥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的保留,让百果山留住了“乡愁”。同时,以创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为目标并通过初审的园区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应用了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边坡植绿、无土草皮、屋顶覆绿、喷雾降温、LED风光互补路灯、雨水回收、燃气三联供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让世园会的绿色建设模式成为全市政府系统改革创新的优秀范例,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所有的努力,让青岛世园会工程荣获山东省泰山杯奖、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秀建筑设计奖等54项省级及以上奖项,园区在今年9月16日获得了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颁发的、今年唯一一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又于10月26口,在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世界生态城镇协会(美国)举办的2014青岛世界生态城市与屋顶绿化大会上,荣获了包括“世界设计建造金奖”在内的八项大奖。
诚如李奉利在其《青出于蓝》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如今,青岛世园会这幅美丽的画卷已经在世人面前展开。百果山的朝岚夕雾、晨曦晚霞映衬着熟悉的山脊林梢;建设者们挥洒汗水,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灌溉着娇艳的世园之花。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也有自己的自豪与辉煌;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慎思笃行的自信。世园会的到来再次提醒世人,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是人类最重要、最根本的财富。”
在这里,我们也期待,这个在山海间开启的梦想新征程,可以激情似海,更可以淡然如山。
相关评价
184N的展期,184N的精彩,青岛世园会留下的成就与经验、理念与精神、启迪与共鸣,凝结于青岛的历史记忆中,更筑基于青岛的未来。社会各界人士在有关会议或参观世园会园区过程中,对世园会园区建设、园林景观、运营服务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如是说……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青岛世园会是市民的节日,园区空气环境都很好,绿雕做得很有创意,参观完园区,总体感觉非常好。青岛世园会给青岛人民争光了!给山东争光了!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对青岛世园会的圆满成功充分自信,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可以预见青岛世园会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园会。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青岛世园会给世人展示了一届高水平、高质量、精彩、难忘的世园会。世园会整个展园都组织建设得很精致,整个环境也很优美。“让生活走进自然”这个主题特别契合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契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
AIPH主席维克-克朗:在青岛世园会,自然、文化、科技相互联系,你不能被其中之一的力量所震惊,但是你会惊讶于自然、文化、科技共同的力量。青岛世园会的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这是青岛世园会对我们的号召,我们乐于种植一些植物,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恢复植被,那样我们的孩子和子孙才能安心地生活在我们的国家和世界。
国际种植者评委会秘书Gerard de Wagt lgoty:世园会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影响力。
2016安塔亚世园会秘书长Selami Gulay:青岛世园会是一次成功、组织力强的盛会。下一届世园会是由土耳其安塔利亚城市举办,而这次活动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范例。
西班牙设计师安东尼奥:我觉得整个世园会很有意思,因为它就像一个自然风景区,入园便可见到众多绿山、绿水、绿雕塑,显示了当地的自然文化。满目的美景让我看到,这里融合了绿色文化与人类智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为青岛世园会题字:汇集天下奇花异木,展示东方园艺大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教育家、园林科学家孟兆祯为青岛世园会题字:入与天调,天人共荣。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为青岛世园会题字:繁荣。
2014青岛世园会总规划师、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青岛世园会的园区建设和园林景观比原来的规划设计效果还要好。
竞走世界冠军赵菁:青岛世园会给我留下了非常清新、舒畅的印象,满眼望去都是绿色,尤其是近几年雾霾等污染天气的增多,像世园会这样的地方确实为想出行而无处可去的人提供了绝佳的选择。
城市如人,外在的美是它的面孔、身材,内在的精神则是它的“气质”。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不同的“气质”。爱上一座城,绝不仅仅是它的形态美,更因为它能让你从美的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最终也能参与美的创造。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让青岛这座城,有了北方城市不多见的妩媚。在网上关于城市的各种评选中,青岛几乎都没落选过:最具风情的城市、最向往的城市、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这片不淤不冻的蓝色港湾,还因2008年奥帆赛的成功举办,让世人看到了它是怎样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在“蓝”与“绿”的天然底色上,书写可能。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青岛向绿色与美好致敬的又一次旅程。
如今,“百果山”合上了184天的精彩,就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
在这本书里,青岛携手世界,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不光搭建了“让生活走进自然”的绿色舞台,提供了城市美学建设的样板,更让自然走进了生活。
人与花心各自香
我们常把城市发展中“对城市传统的延续,对个性化历史的尊重,对重大节会机遇的把握,对后续利用与发展的深化衔接”等问题的规划实施,统称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无论是从前的小渔村,还是现在的滨海都市,青岛一直依海而生,靠海而兴。而多年来困扰这里的“南北发展差距”问题,也与这漫长的海岸线有关。
所以早在2006年,青岛市在研究“后奥运”城市发展战略时,就明确了要通过举办世园会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并于2010年以后,再度提出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世园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缩小南北差距、带动北部城区全面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图。
说起青岛世园会,还要从百果山的一个村庄说起。这个最早出现在《即墨县志》中的村庄,正是明清时的即墨县仁化乡郑疃社毕家上流村,也就是今日的青岛市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
从前,这里的村庄仿佛定格在时间之中,遗世孤独,安宁静逸。如果有人搭乘交通工具经过,瞥见村里坡地上层叠低矮的房屋和袅袅炊烟的景象,那是遭受现代化束缚的人们所艳羡的地方。
可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这样的乡村生活其实一点也不浪漫。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座村庄失去了不少人。“几天时间3200余亩山地被砍伐一空,由原来的绿树成阴变成了无树无木的荒山。”在《毕家上流村志》中也分明记录了当时山林遭到的重创。直到上世纪70年代,该村还是青岛市的第一扶贫村。一如有类似情况的各地农村,村民们从不认为乡下生活有任何安宁或贴近自然之处。直到现在,毕家上流村的一些老人说起从前,仍然觉得那段被落后和贫苦折磨的日子苦不堪言。
据曾经担任过李沧区副区长的牛鲁平回忆,2001年年初,区政府划出了34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东部新区来发展。彼时,终于有1.5米宽、2米宽的石子小路从村里的门前屋后延伸出来。
寂寞的小山村一点点苏醒,隐秘在山野中的清冷乡愁,在各色人等的纷繁前往中渐渐消散。直到2009年11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原主席法博来青,实地考察最终将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于百果山。最初地理上的“上流”,与文化的“尚流”,终在此处交汇与碰撞。
澎湃的青春热血,数年的时光演变,赠予了城市新的面貌。
“这张是世园会动工前,规划设计部牵头制定、整理的所有规划项目类别表;这张是在2012年建设初期,第一次航拍的整个世园会及周边区域的景象图。有影像来对比变化,一目了然。”看着办公室墙上一直没换的这两幅图表,身为世园执委会秘书长的李奉利,说自己很难用寥寥片语来表达这一路的感慨。
像世园会主题歌《梦在山海飞翔》中唱的那样:“我有一个梦想,在未经随意雕刻的地方,天总是很蓝很蓝,花都有自然的芬芳……给生存青山绿水,才有完美和谐的乐章。”如今梦想已经成真。
放眼四周,李村河、金水河都从昔日臭水河变身风光带;新建或扩建的世园大道、九水东路等40多条道路,让曾经的泥泞小路变身双向八车道的景观大道;原先遍布的土坯房摇身变成了一个个高品质社区……
青岛风景线一路向北挺进。
规划后的天水路片区,已经形成了世园生态新区核心区主体和新的综合功能区,并与交通商务区、李沧商圈的开发建设,共同构成了多元、多中心、组团式的生态城市发展态势;通过同步实施公共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崂山、城阳、即墨及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功能和环境景观提升,使得世园生态新区的背景条件更为宏大、开阔,逐步在青岛全域内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并形成了旅游开发的共同资源。
而最典型的莫过于毕家、杨家等旧村及村民,真正成为了一届精彩、惠民的园艺盛会的受益者。
三分匠,七分主人
都说园林的营造是“三分匠,七分主人”。
在过去近3年的筹建中,百果山的每个角落都在加速度地推进着新的历程,叉车、吊车、推土机、压路机的身影随处可见。这样的日新月异一度让人高度亢奋,也一路饱尝艰辛。
“2.96平方公里,这么短的时间,能干得完吗?”李奉利时常感慨,看世园会的地势起伏跌宕,像极了人们常用的形容写文章的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世园会的建设就像在写一篇‘山水园林大文章’,一开始想的多是怎么把框架打好,然后是想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写完,最后希望把这篇文章写得唯美、大气,让人爱不释手。”
无论是汇集大师创意和专业团队智慧的规划理念,还是日复一日与时间赛跑的建设者,或是那些不远千里来此的演出团队、竞赛团队……时至今日,这片山林因为这些人,从原先的平淡无奇变得鲜活灵动;这座城市通过这场盛会,让世界又一次认识了自己。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世园会第一次实现了山地造园;第一次将海洋植物展区搬到了山上;第一次在国内同类活动中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的招展目标;第一次系统化地编制实施《绿色建设导则》,创新性提出了110项绿色、低碳、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第一次在国内同类活动中开展实施总体技术评价,并已完成专家评审…… 要让世界刮目相看,就注定这片大园林不会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理叠加”,而是“自然创造为本底、科技创新为支撑、文化创意为灵魂”互为交织的“化学裂变”。
因此,你还能欣赏到国内首创的气动水膜装置、采用压缩空气技术的水舞秀;触摸到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件参赛作品中挑选出的25件作品“雕塑世园”;惊叹于长达两公里的鲜花大道,三季有花常开;还有由废旧山体修复改造而成的穿山隧道,绘就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颁奖的3D隧道画、“会呼吸的路面”、“从地下长出的建筑”、可以假乱真的山水景观……
但真正让世园会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必定少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引入。
有亲历者做过这样的描述:“在园区,你可以流连于江南的小桥流水,宁夏的月上贺兰,四川的羌族碉楼,贵州的风雨廊桥,青海的三江源头,济南的泉溪渠柳或者是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快城市慢生活;你也可以在美国的佐治亚展园遇见《漂》里面的主人公,在京都园遇见聪明的一休,在荷兰园遇见原汁原味的风车和盛开的郁金香,在德国的奥尔登堡园欣赏怒放的高山杜鹃,在韩国园体验传统的陶艺……”
当科技、文化融入自然,当绿色生活的乐章变为全民合奏的交响,这便是大美世园存在于百果山、存在于青岛的意义所在。
“绿”一座城“养”一城人
如果说百余年前,青岛在过往里仍能拾掇收获,因为栽下的刺槐、栗子、法桐、松树……成为了康有为笔下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驰名海内外,那么此时,因百果山而再度披绿的步伐,则代表着民族的蓬勃兴旺。
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世园会的意义,应该就是“让生活走进自然”的理念直指人心。时间将会证明,绿色工程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远比建更多传统的高楼大厦要大得多。
这里“按照‘混交密植、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的种植原则,新配置各类植物1700余种,新栽植乔木、亚乔木5.6万株、灌木5.3万株,建设绿地系统172.3公顷,绿地覆盖率从52%提高到71%。”
对原有的植物群落和樱桃沟、梨树坡、北王杨水站、毕家老桥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的保留,让百果山留住了“乡愁”。同时,以创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为目标并通过初审的园区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应用了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边坡植绿、无土草皮、屋顶覆绿、喷雾降温、LED风光互补路灯、雨水回收、燃气三联供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让世园会的绿色建设模式成为全市政府系统改革创新的优秀范例,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所有的努力,让青岛世园会工程荣获山东省泰山杯奖、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秀建筑设计奖等54项省级及以上奖项,园区在今年9月16日获得了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颁发的、今年唯一一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又于10月26口,在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世界生态城镇协会(美国)举办的2014青岛世界生态城市与屋顶绿化大会上,荣获了包括“世界设计建造金奖”在内的八项大奖。
诚如李奉利在其《青出于蓝》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如今,青岛世园会这幅美丽的画卷已经在世人面前展开。百果山的朝岚夕雾、晨曦晚霞映衬着熟悉的山脊林梢;建设者们挥洒汗水,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灌溉着娇艳的世园之花。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也有自己的自豪与辉煌;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慎思笃行的自信。世园会的到来再次提醒世人,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是人类最重要、最根本的财富。”
在这里,我们也期待,这个在山海间开启的梦想新征程,可以激情似海,更可以淡然如山。
相关评价
184N的展期,184N的精彩,青岛世园会留下的成就与经验、理念与精神、启迪与共鸣,凝结于青岛的历史记忆中,更筑基于青岛的未来。社会各界人士在有关会议或参观世园会园区过程中,对世园会园区建设、园林景观、运营服务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如是说……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青岛世园会是市民的节日,园区空气环境都很好,绿雕做得很有创意,参观完园区,总体感觉非常好。青岛世园会给青岛人民争光了!给山东争光了!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对青岛世园会的圆满成功充分自信,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可以预见青岛世园会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园会。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青岛世园会给世人展示了一届高水平、高质量、精彩、难忘的世园会。世园会整个展园都组织建设得很精致,整个环境也很优美。“让生活走进自然”这个主题特别契合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契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
AIPH主席维克-克朗:在青岛世园会,自然、文化、科技相互联系,你不能被其中之一的力量所震惊,但是你会惊讶于自然、文化、科技共同的力量。青岛世园会的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这是青岛世园会对我们的号召,我们乐于种植一些植物,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恢复植被,那样我们的孩子和子孙才能安心地生活在我们的国家和世界。
国际种植者评委会秘书Gerard de Wagt lgoty:世园会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影响力。
2016安塔亚世园会秘书长Selami Gulay:青岛世园会是一次成功、组织力强的盛会。下一届世园会是由土耳其安塔利亚城市举办,而这次活动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范例。
西班牙设计师安东尼奥:我觉得整个世园会很有意思,因为它就像一个自然风景区,入园便可见到众多绿山、绿水、绿雕塑,显示了当地的自然文化。满目的美景让我看到,这里融合了绿色文化与人类智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为青岛世园会题字:汇集天下奇花异木,展示东方园艺大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教育家、园林科学家孟兆祯为青岛世园会题字:入与天调,天人共荣。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为青岛世园会题字:繁荣。
2014青岛世园会总规划师、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青岛世园会的园区建设和园林景观比原来的规划设计效果还要好。
竞走世界冠军赵菁:青岛世园会给我留下了非常清新、舒畅的印象,满眼望去都是绿色,尤其是近几年雾霾等污染天气的增多,像世园会这样的地方确实为想出行而无处可去的人提供了绝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