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井,因当地特产井盐而故名,藏语称“察卡洛”。盐井的汉文地名最早出现在公元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历史上的盐井是西藏吐蕃通往云南南诏的要道,“茶马古道”运输的大宗重要物资“桃花盐”(红盐)和“雪花盐”(白盐)就产自这里。自古以来,盐井人民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将人工晒盐工艺、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其宏伟、壮观的盐田景观,是古老制盐生产的活化石,在中国盐业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芒康盐井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
2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唐朝、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就有先民开发盐田,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3 此地雨雪少,日照强,风力大,因此特别适合晒盐。
4 令人称奇的是:虽然同饮一江水,采用同样的晒盐时间和方式,两岸晒出的盐却是不同颜色的。由于地质、土壤、水文等条件的差异,分别为红白两色。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盐田用当地的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的盐为紫红色,称为“桃花盐”。
5 与之相对的澜沧江东岸的纳西村盐田,不用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的盐为白色,称为“雪花盐”。
6 据《盐井乡土志》记载:“盐田之式,土人于大江两岸层层架木,界于町畦,俨若内地水田。又掘盐池于旁,平时注卤其中,以备夏秋井口淹没之倾晒。”目前,两岸盐田尚有3100余块,卤池600余个,卤井70余口。
7 盐井出产的盐,称之为“藏巴盐”,其主要特点是:口味足,劲道长,促食欲,增健康。用它打的酥油茶不仅色泽好,而且味道特别香,所以成为当地少数民族打酥油茶的必备之品。
8 清晨,负重的盐井女人们在陡峭得像立梯一样的小路上开始往返。
9 由于地势的差异,两岸盐民采取了不同的背卤方式:东岸纳西村因地势陡峭、坡度大,只能采用圆形长桶来背。西岸的加达村地势较平缓,卤水则用桶挑。
10 从井里背出卤水,倒入自家盐田的贮卤池中。
11 以后需要时再把贮卤池中的卤水舀起,倒入盐田中,或直接将背出的卤水倒八盐田,或在晾晒时将卤水用细管从贮卤池引入盐田。
12 用于晒盐的盐田上铺有约10厘米厚的黄勃土或红粘土。用工具夯实、打平后,使其四周壁稍高,中间用泥土隔成若干矩形浅池用于晒盐。
13 这些用木头搭建的架子,有一千多年历史。因盐的腐蚀很严重,木头过几年必须更换。
14 盐池也必须更换或不断维护。
15 在盐田中晒盐,主要依靠太阳光和风力,卤水经过风吹日晒即析出盐粒。即历史文献所说的“日暄风燥,干则成盐”,晒后即出白色的晶粒,晶粒约为一立方毫米。
16 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东岸每日可扫盐一次,西岸则两日一次。秋冬日薄风寒,东岸三日扫一次,西岸则需四五日始能成盐。”用刀状的工具把盐田中发白的结晶盐粒刮出。
17 刮后用扫帚把盐粒扫入容器内,再倒入竹筐或编织袋中。此时盐粒中仍有一些水分,就在竹筐中逐渐沥干水即可。先刮的盐较洁白,供人食用,后刮的盐威色较差,供牲畜食用。牲畜吃了此盐身体长得结实、肉多。
18 日久天长,渗到盐架下面的盐水凝结成钟乳石般长长的盐条,仿佛置身于水晶宫的世界。
19 是谁发现这些天然宝藏的,现在已经无从查知。但这里的晒盐工作一直都是由妇女来完成的。
20 她们长年累月踏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沿着祖先的足迹,在狂呼怒吼的恶劣环境下,勇敢地、无畏地延续着传统的晒盐生计。
21 如今,市场上各种盐充斥西藏东部的店铺和藏民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地动摇着盐井女人们的生活。或許,所有的人类文明都要衰落并最终消失……然而,盐井的美与盐民的苦、累,以及他们祖祖辈辈所执着的“阳光与风的作品”,仍是一段令人牵肠挂肚的历程。
1 芒康盐井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
2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唐朝、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就有先民开发盐田,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3 此地雨雪少,日照强,风力大,因此特别适合晒盐。
4 令人称奇的是:虽然同饮一江水,采用同样的晒盐时间和方式,两岸晒出的盐却是不同颜色的。由于地质、土壤、水文等条件的差异,分别为红白两色。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盐田用当地的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的盐为紫红色,称为“桃花盐”。
5 与之相对的澜沧江东岸的纳西村盐田,不用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的盐为白色,称为“雪花盐”。
6 据《盐井乡土志》记载:“盐田之式,土人于大江两岸层层架木,界于町畦,俨若内地水田。又掘盐池于旁,平时注卤其中,以备夏秋井口淹没之倾晒。”目前,两岸盐田尚有3100余块,卤池600余个,卤井70余口。
7 盐井出产的盐,称之为“藏巴盐”,其主要特点是:口味足,劲道长,促食欲,增健康。用它打的酥油茶不仅色泽好,而且味道特别香,所以成为当地少数民族打酥油茶的必备之品。
8 清晨,负重的盐井女人们在陡峭得像立梯一样的小路上开始往返。
9 由于地势的差异,两岸盐民采取了不同的背卤方式:东岸纳西村因地势陡峭、坡度大,只能采用圆形长桶来背。西岸的加达村地势较平缓,卤水则用桶挑。
10 从井里背出卤水,倒入自家盐田的贮卤池中。
11 以后需要时再把贮卤池中的卤水舀起,倒入盐田中,或直接将背出的卤水倒八盐田,或在晾晒时将卤水用细管从贮卤池引入盐田。
12 用于晒盐的盐田上铺有约10厘米厚的黄勃土或红粘土。用工具夯实、打平后,使其四周壁稍高,中间用泥土隔成若干矩形浅池用于晒盐。
13 这些用木头搭建的架子,有一千多年历史。因盐的腐蚀很严重,木头过几年必须更换。
14 盐池也必须更换或不断维护。
15 在盐田中晒盐,主要依靠太阳光和风力,卤水经过风吹日晒即析出盐粒。即历史文献所说的“日暄风燥,干则成盐”,晒后即出白色的晶粒,晶粒约为一立方毫米。
16 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东岸每日可扫盐一次,西岸则两日一次。秋冬日薄风寒,东岸三日扫一次,西岸则需四五日始能成盐。”用刀状的工具把盐田中发白的结晶盐粒刮出。
17 刮后用扫帚把盐粒扫入容器内,再倒入竹筐或编织袋中。此时盐粒中仍有一些水分,就在竹筐中逐渐沥干水即可。先刮的盐较洁白,供人食用,后刮的盐威色较差,供牲畜食用。牲畜吃了此盐身体长得结实、肉多。
18 日久天长,渗到盐架下面的盐水凝结成钟乳石般长长的盐条,仿佛置身于水晶宫的世界。
19 是谁发现这些天然宝藏的,现在已经无从查知。但这里的晒盐工作一直都是由妇女来完成的。
20 她们长年累月踏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沿着祖先的足迹,在狂呼怒吼的恶劣环境下,勇敢地、无畏地延续着传统的晒盐生计。
21 如今,市场上各种盐充斥西藏东部的店铺和藏民家里,它们在毫不留情地动摇着盐井女人们的生活。或許,所有的人类文明都要衰落并最终消失……然而,盐井的美与盐民的苦、累,以及他们祖祖辈辈所执着的“阳光与风的作品”,仍是一段令人牵肠挂肚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