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Reading教学推陈出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Reading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提出:采用以写带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Reading教学推陈出新,构建创新课堂。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Reading教学 创新课堂
  美国学者Kranshen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他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在长期的中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坚持用教材教,通过各种方法、方式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习得知识。学生兴趣浓厚,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取得了显著效果。下面笔者以最新版牛津教材8A Unit3 A day out为例,谈谈如何采用以写带读的方式,将Reading教学推陈出新。
  一、常规的Reading教学方法分析
  传统的Reading教学中,教师带读单词、画短语、领读课文、布置学生读和背诵、学生抄写单词和短语、读课文背课文、做练习等机械训练,置素质教育于不顾。可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无兴趣可言。
  在新课改的今天,对于Reading教学,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新课标的理念,顾及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模式,力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纵观各位同仁的英语课堂,对于Reading教学,笔者进行了反思,总感觉教法仍然千篇一律,仍然是教学“三部曲”:导入新课、训练各种阅读技巧、做练习。虽然课堂上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训练,比如阅读技巧的训练,通过各种问题的呈现,让学生阅读课文,到课文中找到答案,从而训练学生skimming、scanning、inferring的阅读技能,这点值得推广、无可厚非。但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于是,笔者对Reading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写代读法”,具体如下:
  二、以写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课堂
  笔者在教学8A Unit3 Reading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从培养学生质疑开始,着力改变阅读教学模式,尝试以写代读。
  1.让学生设计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学会质疑。
  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时总是英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阅读课文,捕捉主要信息和关键词、把握具体细节,回答问题。而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互问互答。
  (1)先教給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的方法,以第一段为例,笔者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这几句话,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自己在这一切都好,昨天,吴老师和Kitty的同学邀请我参加他们学校组织的到世界公园旅游的活动,说明在那儿玩得开心。笔者提示:谁邀请、邀请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玩得如何等都可以进行提问。该如何问,请大家试着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在笔者的点拨下活动,不会感到有难度,几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出。
  (2)利用小组间竞赛法,即根据课文内容,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且正确率高。有了竞赛的机制,学生会兴趣盎然,组员间相互合作,不一会,“How far is it to The World Park?How did they go there?What did they see there?”等15个问题相继提出,有的还设计了T/F练习;再以抢答形式开展小组对抗赛,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多最好。如此继续,学生积极踊跃、全体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张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难点和疑点。上课时,避免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记笔记,课后背诵、做练习巩固等做法,而是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然后或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探究,通过各种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创作”Reading,实现“以写代读”。
  笔者在教学这篇Reading时,摈弃讲读法、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写Reading,即笔者引导学生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以第一段为例,笔者这样引导:给爸爸妈妈写平安信,怎么开头?“I am going fine here.”紧接着启发学生该怎么向爸爸妈妈叙述吴老师和同学们邀请“我”参加他们学校组织的到世界公园旅游的活动,又该用什么句式表达旅游后的感受等。学生在笔者的诱导下,第一段的三个句子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创作”了出来。同样的方法,不让学生看课文,而是在笔者的引领下听、说、讲Reading。由于是自己组织的语言,自然记忆深刻,比下课后让学生反复读、反复背诵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实施有效课堂等方法方式都可以尝试。课堂要改革,教师先要改革,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明芳.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
  [2]冒晓飞.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2,(10).
其他文献
课改之前,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脱离真实的语言环境,忽视学生的情感,把课外活动时间用来考试和补考,重复强调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新的中学英语教材及教参为教学创设语境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个教材采用功能话题(情境)——结构的编写体系,强调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把语境放在突出的位置。那么这些语境在教学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情境创设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一个非常成功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对教师增强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创设情境 高中英语教学 教学情境  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一门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所
摘 要: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结合课堂内外,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全面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必要性 定义 实践途径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长期以
摘 要: 本文就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能动作用的发挥阐述自主探究对优化学习过程和思维的引导作用,以此阐述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优化教学策略方法的作用。围绕学生的自由预习、自主交流、自我反思活化教学思维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思维策略,增强学习效果。建立在自主探究基础上的策略优化,对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引导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