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供电可靠性评估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
一、配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简述
智能电网的提出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例如,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故障单元,并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依据系统内设置的自动修复模块实现对设备线路的故障自动处理,有效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切实保证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概况,特别是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为配网线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保证供电单位科学、合理地控制用电负荷,改善供电质量,进而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是供电可靠性保证的基础。
二、对配电系统下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2.1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一般指的是:依据社会需求,按照电力系统当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要的数量上,进而不间断的提供电力以及相应的电能能力度数给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系统模式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人们对于电力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首先,在当今社会情况之下,电力系统逐渐朝向高压、大机组和大容量等方向发展,这种演变前景逐渐使得系统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需要得到很大的提高,才能够进一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也逐渐呈现高度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等特点,这一模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因此,不管是长时间的断电还是短时间的断电,或者是瞬间的电压下降,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人类共同拥有和同时需要的事业——电力行业,政府也开始不断从立法上以及行政方面对供电的安全性、质量方面以及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2配电系统的重要作用
配电系统的位置处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并且直接与用户相互衔接,是直接向用户进行供电以及分配电能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供电过程当中,一旦配电系统或者相关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对用户供电的终端,直到能彻底的排除故障,修复完整之后才能够正常进行供电,据统计,停电故障当中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原因都是由于配电系统出现故障而引起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遍性逐渐增大,用户对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高,不管是对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强度上,还是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息上来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在整个供电系统的环节上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
3.1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基础管理水平评估
3.1.1 确保数据的积累和运行准确及时
根据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供电局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更为高效的积累和整理,详细记录整个生产运营中的基础资料,完成管辖范围内的线路和设备统计。加强日常运行资料的管理工作,每个月度对基础资料进行一次更新,及时入账,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处理好生产资料和营销间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资料的流转制度,避免各班工作人员漏报或错报运行数据。充分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现场真实数据管理、生产营销管理和农电生产管理的统一工作,有效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
3.1.2 加强供电可靠性的故障分析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中,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专题分析。可靠性分析不仅是数据的统计汇总以及上报,而且需要对上月、上季度的供电可靠性完成情况和主要完成因素进性具体分析,找出可靠性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和意见。除此之外,还要对可靠性完成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方案,制定相应的停电计划。供电可靠性不仅要分析供电可靠性指标,故障检修和重复性停电方案,而且还要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在供电过程中切实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3.1.3 改进停电计划管理制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供电企业计划停电在停电类型中占有巨大的比例,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停电管理制度,加强各项维护检修,使停电计划能够科学合理。在停电计划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停电放宽期限的习惯,进行“先算后停”,平衡检修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工作,凡是有关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各项停电,都应该严格遵照程序进行。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能带点作业的项目不给予停电,能配合操作的多个项目若进行单项操作不给予停电。在停电计划中,应该避免停电时间宽放却没有充分利用,以便减少重复性停电以及缩短停电时间,加大临时检修、重复检修或超时检修等各项指标的反复考核力度,使供电可靠性得到强化。
3.1.4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目前,随着城市及农村电网改造的推进,供电网络中许多老旧设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设备装置。现在新的供电设备具有严格的质量保障,基本都是高可靠性、免检免修的设备,减少了因为维护检修开关设备等必要停电的次数。在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中,不能松懈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应该对辖区内的设备、线路等方面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处理,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2 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水平的评估
3.2.1 对供电系统配备装置予以定期更新
如今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速度加快,所以系统设备装置需要通过科技来实现更新与完善。将不具备出线的开关装置及时淘汰,对没有保护装置的分接箱以及对接箱进行及時地更换。此外,应当对电网运行的方式予以合理调整,转移电网负荷,实现停电发生的几率的有效降低。
3.2.2 对状态检修予以全面推广
要想实现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就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开展管理工作。其中,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对重负荷线路以及重点区域、线路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能够及时地发现漏洞以及缺陷,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降低非计划停电的次数。
3.2.3 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分析需要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对重点用户供电系统予以适当地整顿。与此同时,针对用户设备所导致的线路故障停电要予以规避和积极消除。此外,针对管辖区域投运的情况,对配电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供电运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基于此,重新分配负荷并提高线路绝缘化投入的力度,尽可能将线路停电的问题降至最低,有效地增强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四、结束语
总之,配电自动化条件下的可靠性评估,展现出配电系统的技术管理和基础管理状态,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保障用户供电的质量,为实现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目标利益提供了参与依据,成为衡量社会经济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洪, 李吉峰, 张家安,等. 考虑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2]陈剑中.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的配网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7.
(作者单位:国网绥中县供电公司①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② )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
一、配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简述
智能电网的提出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例如,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故障单元,并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依据系统内设置的自动修复模块实现对设备线路的故障自动处理,有效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切实保证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概况,特别是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为配网线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保证供电单位科学、合理地控制用电负荷,改善供电质量,进而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是供电可靠性保证的基础。
二、对配电系统下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2.1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一般指的是:依据社会需求,按照电力系统当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要的数量上,进而不间断的提供电力以及相应的电能能力度数给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系统模式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人们对于电力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首先,在当今社会情况之下,电力系统逐渐朝向高压、大机组和大容量等方向发展,这种演变前景逐渐使得系统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需要得到很大的提高,才能够进一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也逐渐呈现高度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等特点,这一模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因此,不管是长时间的断电还是短时间的断电,或者是瞬间的电压下降,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人类共同拥有和同时需要的事业——电力行业,政府也开始不断从立法上以及行政方面对供电的安全性、质量方面以及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2配电系统的重要作用
配电系统的位置处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并且直接与用户相互衔接,是直接向用户进行供电以及分配电能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供电过程当中,一旦配电系统或者相关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对用户供电的终端,直到能彻底的排除故障,修复完整之后才能够正常进行供电,据统计,停电故障当中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原因都是由于配电系统出现故障而引起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遍性逐渐增大,用户对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高,不管是对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强度上,还是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息上来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在整个供电系统的环节上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
3.1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基础管理水平评估
3.1.1 确保数据的积累和运行准确及时
根据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供电局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更为高效的积累和整理,详细记录整个生产运营中的基础资料,完成管辖范围内的线路和设备统计。加强日常运行资料的管理工作,每个月度对基础资料进行一次更新,及时入账,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处理好生产资料和营销间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资料的流转制度,避免各班工作人员漏报或错报运行数据。充分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现场真实数据管理、生产营销管理和农电生产管理的统一工作,有效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
3.1.2 加强供电可靠性的故障分析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中,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专题分析。可靠性分析不仅是数据的统计汇总以及上报,而且需要对上月、上季度的供电可靠性完成情况和主要完成因素进性具体分析,找出可靠性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和意见。除此之外,还要对可靠性完成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方案,制定相应的停电计划。供电可靠性不仅要分析供电可靠性指标,故障检修和重复性停电方案,而且还要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在供电过程中切实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3.1.3 改进停电计划管理制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供电企业计划停电在停电类型中占有巨大的比例,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停电管理制度,加强各项维护检修,使停电计划能够科学合理。在停电计划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停电放宽期限的习惯,进行“先算后停”,平衡检修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工作,凡是有关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各项停电,都应该严格遵照程序进行。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能带点作业的项目不给予停电,能配合操作的多个项目若进行单项操作不给予停电。在停电计划中,应该避免停电时间宽放却没有充分利用,以便减少重复性停电以及缩短停电时间,加大临时检修、重复检修或超时检修等各项指标的反复考核力度,使供电可靠性得到强化。
3.1.4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目前,随着城市及农村电网改造的推进,供电网络中许多老旧设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设备装置。现在新的供电设备具有严格的质量保障,基本都是高可靠性、免检免修的设备,减少了因为维护检修开关设备等必要停电的次数。在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中,不能松懈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应该对辖区内的设备、线路等方面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处理,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2 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水平的评估
3.2.1 对供电系统配备装置予以定期更新
如今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速度加快,所以系统设备装置需要通过科技来实现更新与完善。将不具备出线的开关装置及时淘汰,对没有保护装置的分接箱以及对接箱进行及時地更换。此外,应当对电网运行的方式予以合理调整,转移电网负荷,实现停电发生的几率的有效降低。
3.2.2 对状态检修予以全面推广
要想实现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就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开展管理工作。其中,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对重负荷线路以及重点区域、线路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能够及时地发现漏洞以及缺陷,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降低非计划停电的次数。
3.2.3 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分析需要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对重点用户供电系统予以适当地整顿。与此同时,针对用户设备所导致的线路故障停电要予以规避和积极消除。此外,针对管辖区域投运的情况,对配电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供电运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基于此,重新分配负荷并提高线路绝缘化投入的力度,尽可能将线路停电的问题降至最低,有效地增强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四、结束语
总之,配电自动化条件下的可靠性评估,展现出配电系统的技术管理和基础管理状态,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保障用户供电的质量,为实现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目标利益提供了参与依据,成为衡量社会经济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洪, 李吉峰, 张家安,等. 考虑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2]陈剑中.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的配网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7.
(作者单位:国网绥中县供电公司①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