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污”更要坚决“从严治吏”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当面拆穿地方环保部门弄虚作假、被媒体称为“敢怒敢言”的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原主任、環保部科技标准司原司长熊跃辉,利用其担任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负责河南、河北等区域环境执法督查工作的职务便利,接受多家企业负责人请托,为这些公司在环保工程招投标、环境执法督查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在3年间收钱240余万元。2016年10月,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熊跃辉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0万元,熊跃辉当庭认罪悔罪,称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因是法制观念淡薄、过分看重朋友感情。环保领域的腐败,是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的因素之一,环保部门本应对环境负责,为长远考虑,有的官员却利欲熏心、接受请托,为污染企业开绿灯、让监管形同虚设。从环保能吏到腐败分子,熊跃辉人生可谓大起大落,这些贪腐的环保官员落马证明了党中央在“铁腕治污”的同时,毫不放松在环保领域推进反腐、“从严治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生态文明。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一定要铁腕治理。对于环境问题上的贪污腐败,坚决打击、严厉惩处,体现了我国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下,受贿贪腐的环保官员“应声落马”本不是新闻,而在全面补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生态短板”“铁腕治污”的大背景下,加强对环保官员的监督管理,则是摆在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面前的紧迫任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腕治污”,是党和政府的职责。而要真正做到“铁腕治理”,首先要求负责同志特别是环保部门的官员作风必须过得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相关的整治措施也不可谓不严。但是,在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面,有的地方出于利益等考量,一边压减,一边扩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的环保工作人员为违规违法生产的化工企业“通风报信”,导致其在检查组来时停产,检查组走后照样违规生产;有的地方环保部门无风的时候发布预警,有风的时候撤销预警;等等。凡此种种,造成严措施无法挡住重污染,难怪有人调侃说,“不是预警不准,而是风不正经”。窃认为,这不是“风向对不对”的问题,而是“作风正不正”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钉钉子”的精神狠抓环保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
  整治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要强化环境保护督查,重点督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重点了解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并且要下沉督查,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群众举报问题重视不够、查处不力的,坚决督办地方依法依规问责;对应付督查,甚至弄虚作假、欺瞒哄骗的,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公开通报,并责成地方依法处理。通过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好作风问题的监督和整治,变“要我管”为“我要管”,同时加强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动执法、统筹协调,强调系统治理,避免推诿扯皮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
  环境保护工作是易碎品,更容易滋生各种贪腐渎职行为。熊跃辉这样的国家环保部官员,身为环境保护、监察、审批的政府要员,将环保工程招投标、环境执法督查等工作当儿戏,肆意突破原则和底线,大搞权钱交易,不仅让违规违法企业“一路绿灯”、脱离监管,而且还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对其严肃问责、严厉惩戒,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落实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环境事故的,必须坚持“零容忍”,在“铁腕治污”的同时坚持“从严治吏”,促进环保责任层层落实,让环保干部心干净、行规范,坚决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要坚持科学治污,不被“治霾神器”“治污神器”忽悠,并坚决防止在购买类似产品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问责利剑必须始终高悬,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板子举得高,更要拍得准,既要解决实质问题,也要起到警示作用。对环境违规违法行为姑息纵容者要从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以强力问责倒逼各部门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寻找最大公约数,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大气污染防治是个“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科学措施和久久为功的耐心、定力。假如三心二意、左顾右盼、紧一阵松一阵,蓝天白云就只能是随风而来的昙花一现,那些草率的公开承诺,甚至会成为笑柄。同样,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久久为功、坚持不懈。环保问题事关国家和地区长远发展,涉及全体人民健康和民生,各级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同时,坚持用严的制度、铁的纪律规范和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行动作为。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通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责编 / 吴耀明)
其他文献
4月28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0周年纪念日。  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在中国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导星”。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期刊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司法改革措施,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法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中心主义仍占主导
有人说,一把手领导艺术的精髓=决策+用人+授权。由此可见,合理授权对于一把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单位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中,个别一把手因种种原因不敢或不善授权,结果让自己处于非常被动、不堪重负的状态,无法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值得关注探讨。  一把手合理授权的误区  怕担责任而畏惧授权。其原因在于:一是自认为能力强,盲目自信。一些一把手认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最突出,其他人都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的整体政治生活状况和整个政治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小政治生态”,在此指的是政治生态的一部分,即单个领导干部内在的政治素养及其个人工作、生活环境等所形成的小范围的政治环境。构建良好的“小政治生态”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领导干部“小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勾结、不同领导干部之间的“小政治同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动能和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选择。结合我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文章从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功能定位、体制机制变革、创新制度建设和文化涵养等方面审视思考,探索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让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动
[摘 要] 李大钊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期。这一时期,改良和革命的思想不断斗争,此消彼长,最终,革命思想占据主流。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历程深刻反映了这一状况。在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激烈斗争中,他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并引领了中国革命的潮流,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李大钊;革命;思想;实践;引领  [中图分类号] K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国家实力的提升、民族生命力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的。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滋养下,只有牢记文化使命,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
[摘 要] “聂树斌案”提示我们应借助冤假错案被纠正的契机全面深入认知律师的作用。从诉讼维度看,律师的职能在于实现控诉和辩护的平衡,在个案中实现公平正义;从社会维度看,律师职业的壮大有利于培育法治运行之社会基础;从政治维度看,律师参政有利于提升民主政治和国家治理能力。在以上三个维度中,律师分别呈现法律人、社会人、政治人三种角色,契合了法治建设的多重需要。  [关键词] 诉辩平衡;社会基础;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