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数学教育因其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的优秀表现而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其中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做法就是直接引进新加坡的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以期利用新加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而对于新加坡数学教材的分析,无疑对同处于华语世界并与其有着相似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中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切入点,以新加坡Times Publishing Limited公司2007年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Discover Maths”(本教材在新加坡使用相当广泛)第一册中的“数与计算”为例,对比苏教版、人教版教材中相应的内容,简要分析说明新加坡数学教材的独特之处,以期能够为我国教材编写以及一线教师从事“数与计算”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
  
  2000年颁布的《新加坡数学教学大纲》将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新加坡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组织教材,重视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每一单元一开始配有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生活图画,创设了一个个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并附带言简意赅的导语,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通过一系列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将落脚点放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在每个单元最后的拓展部分,一般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思考和实践,学生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他们形成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此外,我们通过对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新加坡教材在问题解决的编写上呈现以下特点。
  1.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
  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新加坡教材通过情境图和相应的文字表述向学生阐明题意,然后引导学生用数数、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待学生充分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以后,教材才引入加减法算式,如图1。这样的教学设计与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同时也遵循了知识的逻辑体系。我国教材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都是根据情境图直接写算式,缺失了对于加减法意义的充分理解。
  2.问题解决的类型多样化
  从问题解决的类型上看,既有结合加减法意义理解的常规性问题,也有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性问题。例如,在《10的分与合》单元中,设计了这样的题目:Rolly和 Eggy分享10个糖果,Rolly比Eggy多得了2个糖果。他们每人各有几个糖果?在《认识11-20》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分糖果的题:简有7个糖果,吉姆有9个糖果,吉姆把一些糖果给了杰瑞。现在吉姆和简拥有同样多的糖果。①吉姆给了杰瑞多少个糖果?②吉姆和简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糖果?③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让吉姆和简的糖果一样多吗?
  
  模块式的教材编写体例
  
  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采用模块式的编写体例,每一章的内容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块来编写,分别包括以下几方面:
  Warm Up:以小故事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做简单的概述。
  Stop-Think-Go:这是新授结束后安排的思考环节,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做进一步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图2。
  
  图2
  这种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Let’s See In Everyday Life:在数学概念和日常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
  Work It Out:在每个知识点结束后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Enrichment:本环节是充实、拓展的部分,通过有趣的小组活动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时候也会通过电脑操作完成,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Wrap It Up:小结本章节重要的学习内容:每个教学模块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这样的教材设计,既能够引导教师的教学流程,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凸显了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和体验
  
  在新加坡教材中,活动贯穿了儿童学习的始终。《发现数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宗旨,它是一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设计了大量需要操作、合作学习的活动,明确要求同桌合作学习或开展小组讨论。在“数与计算” 这一模块中就有大量的课内活动,其中包含了不少的动手题,卡片、筹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道具,教材充分尊重儿童前运算阶段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来理解知识。在知识巩固环节,除保留一定量的书面练习外,更多的是以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来展开,通过多样的活动巩固、丰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应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强调: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除了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外,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现行的教材在这些方面提供的参照少之又少。
  每一种教材的编写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新加坡教材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内容。例如,所有的学习都需要通过活动来进行吗?比如数的分与合,在这里面就过多地设置了活动这个环节,实际许多孩子在学习之前对于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孩子来说,再通过直观的活动进行探究学习,感觉像是在反复咀嚼同一种食物,既没有营养也没有乐趣。因此,在学习新加坡教材的优点之时,一定要看到其不足之处,辩证地学习与借鉴。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前进,我们只有放眼世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扎实、有效,更具创造性!■
  □编辑 郭卿
其他文献
五中分校作为“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项目实验校,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在坚持为孩子们全方位打下未来发展坚实基础的同时,强调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质,培养创造力。    ■ 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坚持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积极挖掘、开发国家课程资源,研究构建具有五中分校特色的国家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缩减学生已知和常识性的浅显理论,以及
■ 面向国际眼界决定境界  2012年的春节,对于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部分AP课程教师来说比较特别,因为他们是在美国的“充电”状态中度过的。学校斥资数十万元,选派了一批优秀教师到美国考察学习,这在学校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学校在2011年实现国际化转型后的一次大举措。   我校一直走在民办教育事业的前沿,在实现国际化转型以前便引进了AP课程。AP课程,全称Advanced Placemen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绿色”是象征自然和生命的原色,象征着生命、成长与生机。“绿色教育”就是在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引导”人的内在因素合乎规律地全面而主动地“发展”,营造一个“引导”与“发展”相适宜的“绿”色环境,并精心地使这两方面协调起来。绿色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育过程都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开
《百合花开》是京改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课文讲的是一株百合花在生长过程中,不顾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坚信自己能够开花,并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最近先后听了两位教师执教此文,一样的课文,却带给了人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位教师采用了简单传授的教法,即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划分段落,接着围绕“百合花开前后的经历”让学生自主阅读,写出简单的批注并在全班汇报交流,最后安排
王美文,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科技园丁、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和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生兼职导师。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长,现任研究性学习教研室主任。  出版著作有《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并与北师大物理系教授刘大禾合作开发素质教育学具——化学元素性质检索卡(已获专利并批量生产)。参与主编并撰写教法、学法、考法等各类教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这意味着音乐课堂将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填鸭式、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开放的教学形式。教师主体如何“适时地进”——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适时地退”——还学生主动体验表现创造的空间,处理好形式开放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适时地退,变繁讲为体验  音乐是听
三帆中学作为北京市的一所优质初中校,汇集了众多具有突出专长的优秀学生。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特长生的培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多次在市区甚至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了进一步满足我校各类特长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我们重新审视这项工作,深入思考,将科技课题研究、环境教育、男子排球、女子乒乓球、合唱和舞蹈确立为优势特长项目,明确了培养目标,并在运行机制、培养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华夏女子中学建校十五年来在女性教育研究和女性成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通过与全国各地多所女子中学合作,以“中国女子教育研究所”为平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北师大实验中学前身为师大女附中,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为原女一中,两校均有悠久的女子教育历史,曾经在女性教育方面有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现均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作为百年老校,一直传承“勤慎诚敬”的校训,厚德载物,励志敏行。学校确立“存唐风宋韵,葆诗馨墨香,为文化真人”的办学思想,从2004年开始,着力打造学校特色,经过论证、研究和实践,如今,学校以培育诗香文化为核心,凸显学校“诗韵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始终坚持通过营造书香型校园,打造诗书型师生,提升诗香型品位,让高尚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深入到课堂、学科和教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学校
在朋友家闲坐,随手翻开《品中国文人》一书,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的卷首引语:“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不禁脱口而出“果然有品的味道”。  于是很想细细读下去,朋友欣然答应让我带回家慢慢品。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人这一群体有了新的认识。刘小川以其独特的角度时而激昂、时而委婉地为我们逐一剖析了一个个著名文人,将他眼中的中国文人的独特品性一一道来。作者似不经意的调侃和似乎散漫的表达,让我不禁哑然失笑——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