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配电技术》是电气运行控制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在工矿企业、建筑企业及其他各个领域中,《供配电技术》课程内容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帮助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包含的知识面宽,但是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学生难以对该课程包含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对该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利于施教,教学可控性较好,但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技术的掌握。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是以某一供配电系统的项目为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主线,从一次电路到二次电路介绍课程的相关内容,同时讲解有关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的规程,以及电气设备的型号、结构和用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PPT讲解,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形成课堂、多媒体教学、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这种局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负荷计算、导线截面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校验、无功补偿等内容,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基本方法,让学生课后通过作业去消化和理解。而对于变压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用途等内容,则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实物教学为主。教师可根据校内实习基地陈列的电气设备向学生介绍其结构、接线方式,学生在现场理解、消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供配电技术这门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后,必须要用实践来验证。实践性训练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二是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根据能力、技能培养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安排进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实践,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参观现场,而是要分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所讲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明确设备的工作情况;然后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观察;最后再对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原理和结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注重建立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检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引导,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不易理解的内容简单化。将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环节相互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密切配合。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教学”方式,使师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将理论与实物有机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如将高低压电器的整节内容到实践中讲,师生边讲边操作,边操作边学习,将书上的原理与实际、理论与实物一一对应,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变教师中心角色为引导,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3.增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改革“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低效率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与课堂讲授相结合,运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
增加平时的考核,将平时的作业、回答问题等内容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40%,平时考核以口答为主;期未考试以开放试题为主,即出几套公开试题,试题内容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试题成绩的60%;实训考核采用应知应会内容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项考试内容各有侧重,既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与应用,以此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是以某一供配电系统的项目为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主线,从一次电路到二次电路介绍课程的相关内容,同时讲解有关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的规程,以及电气设备的型号、结构和用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PPT讲解,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形成课堂、多媒体教学、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这种局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负荷计算、导线截面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校验、无功补偿等内容,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基本方法,让学生课后通过作业去消化和理解。而对于变压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用途等内容,则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实物教学为主。教师可根据校内实习基地陈列的电气设备向学生介绍其结构、接线方式,学生在现场理解、消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供配电技术这门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后,必须要用实践来验证。实践性训练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二是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根据能力、技能培养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安排进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实践,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参观现场,而是要分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所讲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明确设备的工作情况;然后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观察;最后再对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原理和结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注重建立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检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引导,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不易理解的内容简单化。将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环节相互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密切配合。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教学”方式,使师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将理论与实物有机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如将高低压电器的整节内容到实践中讲,师生边讲边操作,边操作边学习,将书上的原理与实际、理论与实物一一对应,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变教师中心角色为引导,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3.增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改革“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低效率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与课堂讲授相结合,运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
增加平时的考核,将平时的作业、回答问题等内容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40%,平时考核以口答为主;期未考试以开放试题为主,即出几套公开试题,试题内容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试题成绩的60%;实训考核采用应知应会内容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项考试内容各有侧重,既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与应用,以此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