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领会,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感能力。它在语言能力系统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古往今来,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认为“意会”和“涵泳”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庄子说:“语有贵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随,不可言传。”毛主席则采用“涵泳”的比喻直接说明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词语或重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素,久之当有自见。”“意会”和“涵泳”之法的含义和要求是,注重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通过反复吟诵,潜心体味,以明达文义。这种语文学习的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对言语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依赖于“意会”、“涵泳”来理解、判别语言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经验,获得良好的语感能力。历史证明了它确实培养出了不少的语文造诣很深的人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他强调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一、语文教学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
(1)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发展学生的悟性思维能力。所谓语感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准确、敏锐、强烈的感觉、感受、感知的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指的是将第二信息系统关于场景、情景的描写,转化为第一信息系统的感觉。能观其文如闻其声,睹其形,嗅其味。得到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悟而感,转化为对个别的具体事物的感受。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感受,指的是在上述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而引起的感情亢奋,从而受到熏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指的是在理性山三个领悟其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感觉、感知准确、敏锐、强烈与否,就是语感能力高低的标志,是学生悟性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这种语感,这种悟性思维,虽是非逻辑性的、跳跃性的、偶然性的。但这种能力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因为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独特的体会,新鲜的感受,它能悟出新办法,建立新思想,做出新成绩。
(2)语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是达到语文教学特殊目标的必要途径。语文教学特殊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实际需要。不管是理解语言,还是应用语言,都得靠语感。语感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它能瞬时地理解和鉴别语言,是较高的语言理解力和鉴别力。有了这种能力,便能敏察语言,较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要点,领会语言的情味和言外之意。听、读和说、写的一般语言交际正是靠这种能力进行的。当然,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指导人们去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但无论是听人说话或阅读,还是自己说话或写作,实际上很少明确,缜密的语文理法分析,更直接依赖的是语感。语感敏锐,听话、阅读的语病。正如文学家郭沫若所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虽然是就创作而言,却也表明了语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是达到语文教学特殊目标的必由之路。
(3)语感能力带有综合性,培养语感也是全面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育除了培养语文能力外,还应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良好的语感不是单凭感觉去感受语言,而是表象因素与逻辑因素有机结合的快速理解、鉴赏言语的认识活动过程。实质上,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基础等诸因素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尤其在语感训练中必须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体味语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还须引导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以便鉴别语言的正误优劣,认识它所表述的本质意义。由此可见,培养语感,能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全面实施语文教育。
二、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精读多读,悉心揣摩。语感是凭借语言活动的经验直觉地对语言作感受,体现了汉语言的特点和个性。诵读、揣摩便是直觉感受语言的基本方法。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论理》中谈到,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也就是说,西方语言形态外露,形式严谨,治形之法十分管用。而汉语言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的,人对语言的体味、领悟十分重要。因此,在语感的训练时,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放声朗读,边读边想,通过读体会文章中独特的语言情境,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领略作品的气势和写作特点,探索语言的情味,直至理解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味到文章的语言美。例如,《可爱的草塘》中有一段话:“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段文字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塘美丽的景色。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文想象出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广阔无垠的草塘风景画面,另一方面还要读出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以及赞美大自然的情感,从而感受到这段文字富有生机和力量,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由此及彼,推及全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叶圣陶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训练学生的语感,要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方面進行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因为,学生中有把理解语言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才能形成敏锐的语感。因此,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调动、联系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通过仔细揣摩来感知课文内容。例如,《火烧云》一课,作者没有直接写霞光,而是巧妙地通过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变化不一的颜色来写。“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老头儿的胡子变成金胡子了。”学生要从描写文字中得到颜色变化的感觉,自然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可进行红灯照射不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的变化,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有了联系和想象,就容易使学生依据语言描述,由此及彼,通过调整、加工、组合,产生新的形象,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对语感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感的培养还要靠长期的语言积累,朱熹说:“看文字,且自用功夫……失之自得,盖蓄积多者,然然爆开,便自然通。”中国人作诗文有一条规律,旧诗文底子越厚,诗文越精;底子越浅,诗文越白。毛泽东、鲁迅都是实例。旧诗文底子很深而文章不好的人也有;旧诗文底子浅而文章一流的却没有。这些无不告诉我们:没有长期的语言积累就不会产生“妙语”,不会产生语感。语言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最实在的方法便是多看、多读、多写。
总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要顺应汉语言的特色,要顺应语感培养的特点。
古往今来,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认为“意会”和“涵泳”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庄子说:“语有贵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随,不可言传。”毛主席则采用“涵泳”的比喻直接说明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词语或重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素,久之当有自见。”“意会”和“涵泳”之法的含义和要求是,注重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通过反复吟诵,潜心体味,以明达文义。这种语文学习的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对言语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依赖于“意会”、“涵泳”来理解、判别语言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经验,获得良好的语感能力。历史证明了它确实培养出了不少的语文造诣很深的人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他强调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一、语文教学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
(1)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发展学生的悟性思维能力。所谓语感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准确、敏锐、强烈的感觉、感受、感知的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指的是将第二信息系统关于场景、情景的描写,转化为第一信息系统的感觉。能观其文如闻其声,睹其形,嗅其味。得到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悟而感,转化为对个别的具体事物的感受。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感受,指的是在上述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而引起的感情亢奋,从而受到熏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指的是在理性山三个领悟其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感觉、感知准确、敏锐、强烈与否,就是语感能力高低的标志,是学生悟性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这种语感,这种悟性思维,虽是非逻辑性的、跳跃性的、偶然性的。但这种能力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因为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独特的体会,新鲜的感受,它能悟出新办法,建立新思想,做出新成绩。
(2)语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是达到语文教学特殊目标的必要途径。语文教学特殊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实际需要。不管是理解语言,还是应用语言,都得靠语感。语感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它能瞬时地理解和鉴别语言,是较高的语言理解力和鉴别力。有了这种能力,便能敏察语言,较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要点,领会语言的情味和言外之意。听、读和说、写的一般语言交际正是靠这种能力进行的。当然,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指导人们去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但无论是听人说话或阅读,还是自己说话或写作,实际上很少明确,缜密的语文理法分析,更直接依赖的是语感。语感敏锐,听话、阅读的语病。正如文学家郭沫若所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虽然是就创作而言,却也表明了语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是达到语文教学特殊目标的必由之路。
(3)语感能力带有综合性,培养语感也是全面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育除了培养语文能力外,还应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良好的语感不是单凭感觉去感受语言,而是表象因素与逻辑因素有机结合的快速理解、鉴赏言语的认识活动过程。实质上,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基础等诸因素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尤其在语感训练中必须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体味语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还须引导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以便鉴别语言的正误优劣,认识它所表述的本质意义。由此可见,培养语感,能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全面实施语文教育。
二、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精读多读,悉心揣摩。语感是凭借语言活动的经验直觉地对语言作感受,体现了汉语言的特点和个性。诵读、揣摩便是直觉感受语言的基本方法。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论理》中谈到,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也就是说,西方语言形态外露,形式严谨,治形之法十分管用。而汉语言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的,人对语言的体味、领悟十分重要。因此,在语感的训练时,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放声朗读,边读边想,通过读体会文章中独特的语言情境,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领略作品的气势和写作特点,探索语言的情味,直至理解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味到文章的语言美。例如,《可爱的草塘》中有一段话:“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段文字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塘美丽的景色。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文想象出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广阔无垠的草塘风景画面,另一方面还要读出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以及赞美大自然的情感,从而感受到这段文字富有生机和力量,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由此及彼,推及全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叶圣陶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训练学生的语感,要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方面進行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因为,学生中有把理解语言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才能形成敏锐的语感。因此,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调动、联系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通过仔细揣摩来感知课文内容。例如,《火烧云》一课,作者没有直接写霞光,而是巧妙地通过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变化不一的颜色来写。“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老头儿的胡子变成金胡子了。”学生要从描写文字中得到颜色变化的感觉,自然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可进行红灯照射不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的变化,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有了联系和想象,就容易使学生依据语言描述,由此及彼,通过调整、加工、组合,产生新的形象,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对语感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感的培养还要靠长期的语言积累,朱熹说:“看文字,且自用功夫……失之自得,盖蓄积多者,然然爆开,便自然通。”中国人作诗文有一条规律,旧诗文底子越厚,诗文越精;底子越浅,诗文越白。毛泽东、鲁迅都是实例。旧诗文底子很深而文章不好的人也有;旧诗文底子浅而文章一流的却没有。这些无不告诉我们:没有长期的语言积累就不会产生“妙语”,不会产生语感。语言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最实在的方法便是多看、多读、多写。
总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要顺应汉语言的特色,要顺应语感培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