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育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控制学校固定效应,分析了班级同伴成绩高低及离散程度对初中生成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位点处学生均显著受益于班级同伴成绩的提升,且中间能力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最大;班级同伴成绩离散程度能显著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但对差生成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女生相比,不同分位点处男生受班级同伴成绩的影响更为一致;相较于弱势家庭,优势家庭学生从班级同伴效应中获益更多,受损更少.因此,学生与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业基础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避免跟风择校;学校在进行混合编班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有利于补偿差生的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自然淳朴的环境受到游客的青睐,“古镇游”作为此类旅游的代表受到市场广泛追捧,许多开发商嗅到商机,一种“新古镇”开始出现。与传统古镇相比,它们大多缺乏真实的历史遗存,而是通过仿造等手段营造的文化旅游景区,其中不乏成功者,也存在大量失败案例。对此,学界存在着一定的质疑,但“新古镇”作为人居文化的展示平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文章基于现代性语境,以楚雄“彝人古镇”为例,运用文化基因谱系分析,梳理新古镇的营造原则、特征与方法,阐述新老古镇景观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