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窝热热”是纳西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舞蹈中有着浓厚的牧猎文化气息,是纳西先民们对原始时期狩猎放牧场景的再现,这在舞蹈的动作和歌词曲调中都有所体现。“窝热热”是牧猎时代的产物,它逐渐演变为自娱性舞蹈,可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它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刻上历史的烙印,成为了历史的活化石。
关键词:纳西族;“窝热热”;牧猎文化;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72-2
一、溯源——神秘而古老的纳西族
(一)一个曾经游牧于高原上的古老民族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是现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这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纯朴、聪慧的民族。纳西族的先民可追溯到古代居住在河湟一带古羌人的一个支系“越西羌”,后因多种原因,这支人马向南迁徙到四川盐原县一带后,被改称为“摩沙夷”。公元8世纪左右,这支人马又向南迁徙、扩展到云南北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在丽江一带定居下来,生产方式以游牧、畜牧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支人马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并兴旺起来,成为了今天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纳西民族。
纳西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普遍信仰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他们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纳西族在其艰苦、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进程中,曾经创造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绚丽多姿的神话、史诗、叙事诗,以及大型器乐组曲、大型壁画及山歌民谣等民间艺术。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是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别时谢礼)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纳西族人至今尚能演奏。
(二)原始牧猎文化的历史变迁
历史告诉我们,纳西先民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先民们只会通过狩猎手段直接从大自然获得食物资料。到了秦汉至魏晋时期,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当时的纳西族成为了一个“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纳西人民的放牧狩猎生活逐渐被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代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再依赖狩猎的方式获取食物。于是牧猎时代渐渐远去,不过这些历史的变迁都篆刻在了纳西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之中。
二、留存于民间舞蹈中的历史记忆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窝热热”
“窝热热”是深为纳西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不同地区称谓不一,亦称“热美搓”、“热美迪”、“四哦热”、“木不热”、“兴都热”。“哦”意为牛,“热”为呼唤声。“窝热热”的唱跳少则十人,多则百众,亦无男女老少和性别之限。“窝热热”有着浓厚的牧猎色彩,它源于纳西族古代先民放牧时的吆喝,男人们用“窝热热”呼唤声诱捕野兽,妇女模拟羊叫,晚间围着篝火一边享用猎物一边欢舞。人们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和声音进行模仿,形象地再现了狩猎时的场景,“窝热热”既能用声音吓退猛兽、诱捕猎物,又是对狩猎成功的庆贺,它就是诞生在原始牧猎时代下的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窝热热”最初诱捕野兽的功利性已经消失。可是,“窝热热”却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断流,反而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每逢年节、丰收等喜庆之日,纳西人民都会在村头广场燃起篝火,数十愈百人携手围圈起舞。这时的“窝热热”已不是吓退猛兽、庆贺捕猎的仪式,而是纳西族人在喜庆节日欲抒发喜悦之情的娱乐舞蹈,舞蹈中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成为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二)“窝热热”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窝热热”的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特点是边唱边舞,无乐器伴奏,无音阶也无音列法则,是民间音乐舞蹈的最朴素体现——无器乐人声伴奏,用和声旋律带动舞蹈节奏。
唱跳开始,由一男子领唱三句,众人合拍沿顺时针方向缓行,继而女声用颤音唱出酷似羊叫的衬词,重复领唱者的最后三字,随即开始跳舞。舞蹈以独特的膝部屈伸和上身的前倾后仰为特色,舞蹈伴随着歌声,人们动作一致地向前后弯腰、顶跨、顿足为节,围着篝火旋转而舞,在此过程中不时地加入男子高亢的劳动号子,整个舞蹈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最后的舞蹈动作结束在单拍子,旋律短句停止动作也戛然而止,随着人声的停息,动作停顿,形成了“热美蹉”最具舞蹈特征的形式美感——气涌韵随。
(三)“窝热热”中的原始牧猎文化遗存
“窝热热”民间舞蹈中的牧猎文化遗存就是以牧猎生活为内容的,牧猎舞蹈也直接体现了纳西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纳西民族的性格气质。所以,牧猎舞蹈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印刻着文化生态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生态的因素,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窝热热”舞蹈中,男女皆披羊皮,男子再现狩猎时的场景并大声呼喊“窝热热”,女子则再现放牧的场景并模仿“羊叫” ,他们共同模仿动物的步态和腾跃,就像历史的活化石,把原始的牧猎场景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窝热热”的舞蹈动作、歌词和曲调中,我们都能找到牧猎文化的痕迹,这都是扎根在人体记忆中的宝贵的民族文化。
1、舞蹈动作
对动物的模仿跳舞均可视为是该图腾民族对游牧狩猎生活的再现,同时它也能起到聚合图腾集团之作用。格罗塞曾说到:“狩猎民族的跳舞,概为集团跳舞。通常一部族的成员或许多部族的全体成员都参加演习。全集团依同一法则、同一个拍子而动作……参加跳舞的人,常被跳舞的热力所溶解,为情感所激励而合成个体般的动作。跳舞者完全沉醉于统一的社会状态之中,好象一个有机体的感觉与活动。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又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和训练一群人——在他们组织散漫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之中,他们的行踪常被各个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所驱使——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感情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 从“窝热热”舞蹈的整体来看,蠕动着的人群以环舞的形式围火堆沿顺时针方向做移步、颠步的走动,但这种走动似乎是在无形中进行的,唯有腰、臂的摆动是整齐划一的。它几乎同时具有着随意和非随意的属性。不难看出,整个舞跳的雏型是仿生的。走完一圈后向上作两次腾跃(其身腰姿态是仿兽的) 并发出“示示”的喊声。尔后复原,继续以简单、稚拙的脚步做环形走动,并在第二圈“颠步”之同时作半下屈臀部后翘的动作,双手在牵拉中举至齐下巴、复原,整个舞蹈具有明显的动物崇拜的特点。
从单一的动作上来看,“窝热热”腾跳时的姿态与羊嬉戏时“斗架”的全过程颇为相似。舞蹈中人们的手始终是相互拉牵和扶肩,手在跳舞中并未得到“解放”,这是因为所有兽类动物的“手”都不具有灵长类动物手的功能,这首先说明了舞蹈的原始性,其次也说明了它的仿生性。此外,“窝热热”唱跳中的律动和步态均是仿生的,这恰好反映出它本身的原始性,舞蹈中颠步和臂部后翘,都可视为纳西先民们对狩猎和放牧场景的再现。
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对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只具有从直接的实践活动中得出自身论点这一原始的思维特征。他们惧怕动物,却又依赖动物,进而产生了动物崇拜心理,并通过仪式将动物崇拜心理外化。“窝热热”舞蹈中的拟兽动作,就是纳西族动物崇拜的外化形式,也是对纳西族游牧生活的再现。
2、歌词和曲调
“窝热热”的歌曲中有很多对羊咩叫声的模仿,传说原系一山区牧羊人放丢了牧主的羊,于是群众互相帮助集体到山上学羊叫,终于把羊叫了回来,进而发展成了此调。因此这个调子的旋律中出现了如羊叫般的音型,有些则类似喊号子。是一种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的曲调。这样的传说也不无道理,之所以有这样高亢的曲调和羊咩的歌词,是因为纳西先民们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他们整天放牧羊群并观察它们,产生了对羊的原始崇拜,并把这种崇拜心理和放牧的场景形象地融入到了民间舞蹈之中。男子大声呼喊“窝热热”也是对牧猎生活的再现,纳西先民们发现“窝热热”的声音可以吓退猛兽、驱赶猎物,所以会大声地呼喊“窝热热”以求自保。
三、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莽莽远古,先民们以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方式求得生存,无法认知世界万物的客观规律。可就在这样的原始时代,人们没有通讯工具、电子产品、网络科技……却经过岁月的洗礼,将原始的民族文化保留至今,这就是舞蹈的神奇力量所在。舞蹈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将早已远去的人类历史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国绚烂的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说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纳西人民虽早已告别牧猎时代,可反映原始生活的牧猎舞蹈却没有随之消失。“窝热热”通过舞蹈和歌声再现了那个原始的牧猎时代,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其独特的形式扎根于人体记忆之中,是我们认识、探索纳西族文化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和春云.论纳西族狩猎文化与休闲体育[J].前沿,2011,(10).
作者简介:
刘丽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纳西族;“窝热热”;牧猎文化;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72-2
一、溯源——神秘而古老的纳西族
(一)一个曾经游牧于高原上的古老民族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是现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这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纯朴、聪慧的民族。纳西族的先民可追溯到古代居住在河湟一带古羌人的一个支系“越西羌”,后因多种原因,这支人马向南迁徙到四川盐原县一带后,被改称为“摩沙夷”。公元8世纪左右,这支人马又向南迁徙、扩展到云南北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在丽江一带定居下来,生产方式以游牧、畜牧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支人马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并兴旺起来,成为了今天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纳西民族。
纳西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普遍信仰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他们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纳西族在其艰苦、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进程中,曾经创造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绚丽多姿的神话、史诗、叙事诗,以及大型器乐组曲、大型壁画及山歌民谣等民间艺术。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是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别时谢礼)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纳西族人至今尚能演奏。
(二)原始牧猎文化的历史变迁
历史告诉我们,纳西先民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先民们只会通过狩猎手段直接从大自然获得食物资料。到了秦汉至魏晋时期,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当时的纳西族成为了一个“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纳西人民的放牧狩猎生活逐渐被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代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再依赖狩猎的方式获取食物。于是牧猎时代渐渐远去,不过这些历史的变迁都篆刻在了纳西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之中。
二、留存于民间舞蹈中的历史记忆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窝热热”
“窝热热”是深为纳西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不同地区称谓不一,亦称“热美搓”、“热美迪”、“四哦热”、“木不热”、“兴都热”。“哦”意为牛,“热”为呼唤声。“窝热热”的唱跳少则十人,多则百众,亦无男女老少和性别之限。“窝热热”有着浓厚的牧猎色彩,它源于纳西族古代先民放牧时的吆喝,男人们用“窝热热”呼唤声诱捕野兽,妇女模拟羊叫,晚间围着篝火一边享用猎物一边欢舞。人们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和声音进行模仿,形象地再现了狩猎时的场景,“窝热热”既能用声音吓退猛兽、诱捕猎物,又是对狩猎成功的庆贺,它就是诞生在原始牧猎时代下的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窝热热”最初诱捕野兽的功利性已经消失。可是,“窝热热”却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断流,反而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每逢年节、丰收等喜庆之日,纳西人民都会在村头广场燃起篝火,数十愈百人携手围圈起舞。这时的“窝热热”已不是吓退猛兽、庆贺捕猎的仪式,而是纳西族人在喜庆节日欲抒发喜悦之情的娱乐舞蹈,舞蹈中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成为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二)“窝热热”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窝热热”的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特点是边唱边舞,无乐器伴奏,无音阶也无音列法则,是民间音乐舞蹈的最朴素体现——无器乐人声伴奏,用和声旋律带动舞蹈节奏。
唱跳开始,由一男子领唱三句,众人合拍沿顺时针方向缓行,继而女声用颤音唱出酷似羊叫的衬词,重复领唱者的最后三字,随即开始跳舞。舞蹈以独特的膝部屈伸和上身的前倾后仰为特色,舞蹈伴随着歌声,人们动作一致地向前后弯腰、顶跨、顿足为节,围着篝火旋转而舞,在此过程中不时地加入男子高亢的劳动号子,整个舞蹈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最后的舞蹈动作结束在单拍子,旋律短句停止动作也戛然而止,随着人声的停息,动作停顿,形成了“热美蹉”最具舞蹈特征的形式美感——气涌韵随。
(三)“窝热热”中的原始牧猎文化遗存
“窝热热”民间舞蹈中的牧猎文化遗存就是以牧猎生活为内容的,牧猎舞蹈也直接体现了纳西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纳西民族的性格气质。所以,牧猎舞蹈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印刻着文化生态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生态的因素,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窝热热”舞蹈中,男女皆披羊皮,男子再现狩猎时的场景并大声呼喊“窝热热”,女子则再现放牧的场景并模仿“羊叫” ,他们共同模仿动物的步态和腾跃,就像历史的活化石,把原始的牧猎场景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窝热热”的舞蹈动作、歌词和曲调中,我们都能找到牧猎文化的痕迹,这都是扎根在人体记忆中的宝贵的民族文化。
1、舞蹈动作
对动物的模仿跳舞均可视为是该图腾民族对游牧狩猎生活的再现,同时它也能起到聚合图腾集团之作用。格罗塞曾说到:“狩猎民族的跳舞,概为集团跳舞。通常一部族的成员或许多部族的全体成员都参加演习。全集团依同一法则、同一个拍子而动作……参加跳舞的人,常被跳舞的热力所溶解,为情感所激励而合成个体般的动作。跳舞者完全沉醉于统一的社会状态之中,好象一个有机体的感觉与活动。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又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和训练一群人——在他们组织散漫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之中,他们的行踪常被各个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所驱使——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感情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 从“窝热热”舞蹈的整体来看,蠕动着的人群以环舞的形式围火堆沿顺时针方向做移步、颠步的走动,但这种走动似乎是在无形中进行的,唯有腰、臂的摆动是整齐划一的。它几乎同时具有着随意和非随意的属性。不难看出,整个舞跳的雏型是仿生的。走完一圈后向上作两次腾跃(其身腰姿态是仿兽的) 并发出“示示”的喊声。尔后复原,继续以简单、稚拙的脚步做环形走动,并在第二圈“颠步”之同时作半下屈臀部后翘的动作,双手在牵拉中举至齐下巴、复原,整个舞蹈具有明显的动物崇拜的特点。
从单一的动作上来看,“窝热热”腾跳时的姿态与羊嬉戏时“斗架”的全过程颇为相似。舞蹈中人们的手始终是相互拉牵和扶肩,手在跳舞中并未得到“解放”,这是因为所有兽类动物的“手”都不具有灵长类动物手的功能,这首先说明了舞蹈的原始性,其次也说明了它的仿生性。此外,“窝热热”唱跳中的律动和步态均是仿生的,这恰好反映出它本身的原始性,舞蹈中颠步和臂部后翘,都可视为纳西先民们对狩猎和放牧场景的再现。
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对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只具有从直接的实践活动中得出自身论点这一原始的思维特征。他们惧怕动物,却又依赖动物,进而产生了动物崇拜心理,并通过仪式将动物崇拜心理外化。“窝热热”舞蹈中的拟兽动作,就是纳西族动物崇拜的外化形式,也是对纳西族游牧生活的再现。
2、歌词和曲调
“窝热热”的歌曲中有很多对羊咩叫声的模仿,传说原系一山区牧羊人放丢了牧主的羊,于是群众互相帮助集体到山上学羊叫,终于把羊叫了回来,进而发展成了此调。因此这个调子的旋律中出现了如羊叫般的音型,有些则类似喊号子。是一种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的曲调。这样的传说也不无道理,之所以有这样高亢的曲调和羊咩的歌词,是因为纳西先民们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他们整天放牧羊群并观察它们,产生了对羊的原始崇拜,并把这种崇拜心理和放牧的场景形象地融入到了民间舞蹈之中。男子大声呼喊“窝热热”也是对牧猎生活的再现,纳西先民们发现“窝热热”的声音可以吓退猛兽、驱赶猎物,所以会大声地呼喊“窝热热”以求自保。
三、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莽莽远古,先民们以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方式求得生存,无法认知世界万物的客观规律。可就在这样的原始时代,人们没有通讯工具、电子产品、网络科技……却经过岁月的洗礼,将原始的民族文化保留至今,这就是舞蹈的神奇力量所在。舞蹈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将早已远去的人类历史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国绚烂的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说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纳西人民虽早已告别牧猎时代,可反映原始生活的牧猎舞蹈却没有随之消失。“窝热热”通过舞蹈和歌声再现了那个原始的牧猎时代,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其独特的形式扎根于人体记忆之中,是我们认识、探索纳西族文化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和春云.论纳西族狩猎文化与休闲体育[J].前沿,2011,(10).
作者简介:
刘丽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