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心律失常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律失常发生率在所有心脏病中排在首位。其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人们对这种病的防治有诸多疑惑。为解除读者朋友对心律失常的各种疑惑,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心内科专家林治湖教授。
  
  1935年,林治湖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1967年,林治湖从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成为国内知名的心内科诊疗专家之一,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等多名国内著名专家都曾师从于他。如今,年过古稀的他仍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得知本刊的采访要求,林教授不顾劳累,欣然接受。
  可以说,林教授与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心律失常既是多种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又是一种独立疾病。心律失常在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只不过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有的持续时间短,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偶尔发生,有的经常发生。若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偶尔发生,对健康可能毫无影响;但若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经常发生,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听到这里,记者有些明白了。怪不得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这么高,怪不得有那么多读者来信询问心律失常的相关问题。接着,记者将读者来信中提到的一些问题提交给林教授,林教授耐心给予了解答。
  
  1.哪些因素导致心律失常?
  林教授指出,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分如下几种情况:(1)正常人会因疲劳、喝浓茶、大量烟酒剌激、情绪激动及大量喝冷饮等,出现心律失常。(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传导系统中有了多余的通道,如预激综合征等。(3)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均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甚至严重危险性心律失常。(4)肝胆、肠外科手术、呕吐、腹泻等可引起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出现严重高血钾、低血钙,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心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也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之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5)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6)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其人群发生率很低,但可引起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这是一种遗传基因异常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的结果。
  另外,一些药物作用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精神类药品、某些抗生素、安眠药、部分中药(如乌头碱)等,也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2.心律失常都是病吗?
  林教授说,心律失常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良性(轻度,包括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另一类有明显临床意义,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后者才是一种真正的病。
  生理性心律失常指与人体自然状态相适应的窦性心律的变化,如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过速。林教授解释说,心脏正常节律称为窦性心律,但是即使是窦性心律,每一跳的间隔长短都会有变化,这就是“窦性心律不齐”;当人休息或睡眠时,平均75次/分的心律可变为38次/分上下,这就是“窦性心动过缓”;当人在激动或运动时心率可达100次/分以上甚至150次/分等,这就是“窦性心动过速”。而这些心律不齐,本人基本没有明显症状,也无需任何治疗。同样道理,出现心律失常也不意味着就患有心脏病。
  良性心律失常还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每分钟仅有几次早搏不出现症状,对机体无任何危害,也不需要治疗。但频发性早搏会使人感到心慌等不适,特别是有神经衰弱的患者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除解除心理负担外,可用安慰剂、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和中药等治疗,以缓解症状。应当强调,在心律失常中良性心律失常占大多数。
  而阵发性心动过速会突发心慌,心率可达140次/分以上,又有突发的特点,常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并采取根治性治疗措施。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会引起血压下降,突然眼前发黑,短暂意识不清、晕倒,甚至猝死,这些都是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要采取积极的有效治疗措施。
  
  3.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有观点认为“尽量不吃药是心律失常的第一原则。”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林教授表示,对于各种生理性心律失常及良性心律失常而言,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原则上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因为在20世纪,有一个“心脏抑制试验”已经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造成更严重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的可能。另外,正常人如果在疲劳、喝浓茶、烟酒剌激及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律失常,当这些诱因祛除时,心律会恢复正常,那么,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也不需要药物治疗。
  然而,对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如频发性早搏,已经严重干扰或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可用镇静剂、受体阻断剂,甚至可用抗心律失常药,以缓解症状。
  对于某些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射频消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伴临床症状者(如与心动过缓相关的黑朦、晕厥),则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但治疗之前也要用药物来中止心动过速或维持适当的心率。
  无论怎样,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应用药物来控制心律失常,如房颤患者心跳次数的控制及窦性心律的维持,室性的心动过速患者的初步急救处理等,这些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4.哪些情况下心律失常需要积极治疗?
  林教授说,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积极治疗:
  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明显下降,眼前发黑(黑蒙)、晕厥(晕倒)甚至全身抽搐,两眼上翻,二便失禁,必须紧急施救,积极干预。因为这些症状与表现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所致,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故要争分夺秒地抢救。
  突发心动过速,心跳大多在150次/分以上,无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还是室性心动过速都应紧急处理,尽快中止心动过速。“室上性”可用异搏定等静注。“室性”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等静脉推注。如果效果不佳应用电击复律来终止心动过速。
  凡引起黑蒙、晕厥、抽搐等意识丧失的心动过缓,不管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是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要积极治疗,尽快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而后要植入长久起搏器。在采取介入措施之前,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来维持心率。
  偶尔发生的早搏不必治疗,但频发房性早搏则有可能引发房颤,特别是老年人,应给予药物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指每分钟5次以上,日过千次,可用镇静剂、受体阻断剂,甚至应用美西律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若日过万次,也可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5.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林教授介绍说,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可采用不同药物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用异搏定或腺苷静脉注射。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没有心脏病的):可用心律平及异搏定静脉推注。
  心率快的阵发性房颤或心房扑动:可用心律平、依布利特静脉注射来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对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速:多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静脉推注,予以终止或预防再复发。
  慢性持续性房颤:多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保护心功能,也可用胺碘酮。
  林教授强调,房颤患者应当使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抗凝剂(华法林)预防血栓。各种频发早搏,会使患者发生明显不适,扰乱患者生活质量,也可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用心律平、美西律等抗心律失常药。中药步长稳心颗粒、参松胶囊、参龙宁心胶囊等也有一定效果。
  要明白的是,抗心律失常药没有针对原发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是终止发作,减少复发,并为病因治疗提供机会,改善症状。
  
  6.导管射频消融术适合哪些人?
  有读者来信说,朋友通过手术一次性根治了心律失常,自己也想手术,可医生说不适合。那么,手术到底适合哪些人?手术真的能根治心律失常吗?
  林教授说,这里说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术叫“导管射频消融术”。它主要通过高频电流破坏心肌中形成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使心动过速环形运动不能运行,或者破坏心肌中产生快速电激动引发心律失常的“病灶”,从而达到根治目的。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使心律失常治疗发生巨大的变化,确实为患者带来根除心律失常困扰的希望。它常适用于下列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9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无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90%。
  典型心房扑动:成功率95%以上。
  持续或不间断的房性心动过速:成功率95%以上。
  阵发性房性颤动:成功率80%以上。
  慢性心房颤动:成功率60%。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林教授还对心律失常发病日益年轻化表示了担忧。他希望年轻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什么都不要过度,不能过激、过喜、过悲、过疲劳,减少甚至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当然,出现了心律失常,也不要紧张。林教授说:“首先是先弄清自己是什么性质的心律失常,其次是有什么样的临床价值。然后坦然接受最佳的治疗措施。”
  编辑/谭翔
  
  林治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学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常务编委;现任《临床心电学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等编委。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工作,先后参与编著多部专著,并发表多篇文章,曾数次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其他文献
祝谌予(1914~1999年)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京城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行医60年,擅长糖尿病、脾胃病、妇科病和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    祝老潜心研究糖尿病(消渴)多年,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他主张用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他还观察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不出现典型的“多食、多饮、多尿”症状,而常出现经年累月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速效救心丸治龋齿牙痛    每次取1~3粒速效救心丸放入龋齿洞内,然后咬合上下牙。多数患者在合药片刻后,牙痛即可完全消失。(上海 田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其中川芎味辛,性温,有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的功效,是最常用的活血化淤中药之一;冰片味辛、苦,性凉,“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解一切邪恶”,具有开窍醒神、辟秽化浊、通窍止痛的作用。
维生素B1以往主要用于维生素B1缺乏症(如脚气病)或用于一些疾病的辅助治疗。经过临床多年实践,发现维生素B1还有较多新用途:  ● 治疗失眠症  维生素B1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有助于睡眠。  用法:每晚睡前口服5~8片,获效后可逐渐过渡到每晚3片的维持剂量。对失眠者有良好效果。  ● 防治铅积蓄中毒  维生素B1的排铅作用,可能是通过维生素B1或其代谢产物与铅形成络合物而被
人到老年,身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下面介绍一套强健“五脏”的健身法,简单易行,老年人常做可强健身心,预防疾病。  健脾法:立正姿势,双臂同时向一个方向摇摆。手摆向左侧,头要转向左侧,意念从胸至左足;手摆向右侧,头亦向右,意念从胸至右足,反复做30次。  健肺法:立正姿势,双手掌心向后,俯身擦足3次,再双手掌心向前,俯身擦足3次,反复做10次。  健肾法:站立,双手握拳,紧抵左
曾有人笑言:在中国,没有用过膏药的老人可以申请贴上“稀有动物”标签。虽是笑言,但也反映了膏药在我国使用的广泛性。古代医学家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与打针吃药相比,膏药方便、无痛,更容易为人们接受。特别是常有腰酸背痛的老年人,更是对膏药情有独钟,家中常备。本期专家评药,为您——    特约专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郭剑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副主任
洋金花疗哮喘保健方  取洋金花或洋金花籽15克,研成细末,将药末倒入500毫升60度的纯粮白酒中,摇匀,密封存放7天后服用。每次1~2毫升,每日服3次。  北京 李道宗    点评:  洋金花,别名白曼陀罗花、闹羊花等。洋金花并非常用中药,但算得上是著名的植物麻醉药,相传华陀发明的“麻沸散”中就含有洋金花。   洋金花性温、味辛,有毒,有平喘止咳、镇痛、解痉功效。可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病
悦耳音乐有益心脏  让人们心情欢畅的音乐可以让心脏更加健康。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预防心脏病学主任医师迈克尔·米勒率领的小组检测了10位身体健康、无吸烟习惯的男性和女性。这些人按要求带来了自己喜爱的音乐。他们先花半个小时听这些音乐,再用半个小时听让他们感到紧张不安的音乐。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超声波测试,观察血管的活动。米勒说,与正常情况相比,当这些志愿者听到自己喜爱的音乐时,血管直径平
郑州王女士:我因为阑尾手术导致输卵管远端轻度粘连,子宫后倾也较为严重,三年来到处求医问药仍无法怀孕。我的病还能治好吗?  董协良教授:对于您的情况,我认为应在月经干净3~5天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并行结核检测以及检查是否有淋球菌感染。病因一旦确定,即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和应用可缓解局部粘连、软化瘢痕的药物如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尿激酶。  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也说
长寿养生用好3个3分钟    睡醒养神3分钟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睡醒后应先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再起床。这是因为刚醒来时大脑处于迷茫状态,血液黏稠,脑部缺血缺氧,容易跌倒,非常危险。  生气不超过3分钟怒伤肝,为小事大动肝火的人健康会受影响。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生气不该超过3分钟。心胸豁达,即使有气也要尽快宣泄,竭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蹲厕不超过3分钟蹲厕时间过长,会引起直肠静脉曲张,长此以
照镜子利养生    对镜梳头 对镜梳理头发不但是美化仪容的重要内容,而且与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关系。梳头经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重要穴位,可疏通血脉,气血流畅,从而改善头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环,调节大脑功能,增强脑细胞的营养。长期坚持,可延缓衰老。  对镜阅色 脸色是疾病的“晴雨表”。面潮红,可能血压高;面黄失泽,可能脾胃衰;面苍白不泽,显示贫血;面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等。因此,对镜察颜观色,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