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零后家长:“孩奴”的欢喜与忧愁
方君(27岁准妈妈):生存还是生育,这是个问题。一方面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生育成本让我们“不敢生”,另一方面眼看最佳生育年龄要错过又不得不生,这让还在奋斗中的我们纠结不已。我和老公都是普通工薪族,每月扣除各项日常开销,只剩下几百元。
雯婧(7岁孩子妈妈):都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闺女从出生就开始高消费了,光花在妇产医院的钱就3万多。奶粉、尿不湿这些东西都买国外进口的,让孩子都用上最好的,不能亏待了孩子。闺女喜欢芭比娃娃,每出一款我就给她买,前段时间还托美国的朋友给她买到了一个全球限量版的。
峰爸(8岁孩子爸爸):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儿子都是他妈妈带,我觉得欠他很多父爱,只能在经济上多补偿他。儿子吃穿用玩都买高级的,这点我从不吝惜,零花钱一次最少也给500元。我更看重教育上的投资,刚给他报了个情商训练的课程,学费一年2万多。我为儿子投入这么多,可他好像觉得这都是应该的,一直都不上进。
商家:“儿童经济”潜力巨大
穆凡(某贸易公司营销总监):如今的年轻家长们,多为八零后,这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他们深受品质生活的影响,注重生活质量。升级为父母后,更是愿意把一切最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而目前城市家庭大多数为 “4-2-1”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4人,父母2人,孩子1人),六个“钱包”全部花在一个宝贝身上。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婴童消费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
专家:孩子成长不是花钱越多就越好
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专家):就以八零后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从他们的出生到现在已为人父母,养育成本真是天壤之别。第一,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第二,商家的宣传炒作有很大影响;此外,也与一些父母的盲目攀比心理有关,许多父母总觉得给孩子买的东西越多越好,并且价格越贵的东西用着越放心,越有面子,结果既给自己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宁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很多孩子在成长中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分,比如乐器或者绘画等,家长可以寻找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来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但在选择特长班时,切记一定要选孩子喜欢的,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李海超(学大教育深圳分公司市场总监):校外教辅机构的本质还是教育,但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在于教辅机构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机构时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同时要适度。
七零后过来人:节约养育有妙招
慧子(13岁孩子妈妈):老话说“省钱才算赚钱”,我家生活比较简朴,在养育孩子上也是精打细算。孩子吃穿用学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办法,合理支配,有限的资金也能发挥大作用。先说吃,一日三餐我尽量自己在家做, 很少给孩子买市面上的加工包装的儿童食品,营养卫生,省钱又放心,孩子现在已经长得比我高了!衣服买的不多,孩子长得快,没穿几次就小了。我也没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玩物丧志,不能让孩子把心思都放在玩上。
浩妈(10岁孩子妈妈):我给孩子花钱有一个原则就是实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坚决不买。现在很多商家都经常搞各类优惠活动,合理选择确实能省不少钱。有些易耗品可以批量购买,享受批发价,再囤着慢慢用。儿子用的很多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的自行车就是小表哥骑过送他的。我还加入了网上的同城妈妈社区,可以以物换物,组团购物,还能共同交流教子心得。我业余喜欢DIY,经常亲手给孩子做衣服、玩具,既别致,又省钱。
吴枚(12岁孩子妈妈):很多家长都花学费送孩子去特长班、培训班,我觉得要看性价比,考虑是否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提升。我给孩子订了几份报纸和杂志,花费不多,既能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又增长知识。另外多利用免费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同样能充实孩子的大脑。
贺宁(9岁孩子爸爸):我几乎不让孩子去室内游乐场玩,可以多去免票公园。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所,空气质量好,做做各种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且花费少。这个暑假我计划了一次远足,带孩子到山区探险,让他增长见闻,锻炼体魄,不需要花太多钱。
养育孩子的支出并没有什么标准,家长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不宜盲目的消费,为孩子投资需要理性。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必艰苦朴素,但反对浪费还是社会一直提倡和弘扬的。另外家庭生活中注意节约,也能借此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品德。
方君(27岁准妈妈):生存还是生育,这是个问题。一方面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生育成本让我们“不敢生”,另一方面眼看最佳生育年龄要错过又不得不生,这让还在奋斗中的我们纠结不已。我和老公都是普通工薪族,每月扣除各项日常开销,只剩下几百元。
雯婧(7岁孩子妈妈):都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闺女从出生就开始高消费了,光花在妇产医院的钱就3万多。奶粉、尿不湿这些东西都买国外进口的,让孩子都用上最好的,不能亏待了孩子。闺女喜欢芭比娃娃,每出一款我就给她买,前段时间还托美国的朋友给她买到了一个全球限量版的。
峰爸(8岁孩子爸爸):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儿子都是他妈妈带,我觉得欠他很多父爱,只能在经济上多补偿他。儿子吃穿用玩都买高级的,这点我从不吝惜,零花钱一次最少也给500元。我更看重教育上的投资,刚给他报了个情商训练的课程,学费一年2万多。我为儿子投入这么多,可他好像觉得这都是应该的,一直都不上进。
商家:“儿童经济”潜力巨大
穆凡(某贸易公司营销总监):如今的年轻家长们,多为八零后,这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他们深受品质生活的影响,注重生活质量。升级为父母后,更是愿意把一切最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而目前城市家庭大多数为 “4-2-1”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4人,父母2人,孩子1人),六个“钱包”全部花在一个宝贝身上。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婴童消费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
专家:孩子成长不是花钱越多就越好
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专家):就以八零后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从他们的出生到现在已为人父母,养育成本真是天壤之别。第一,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第二,商家的宣传炒作有很大影响;此外,也与一些父母的盲目攀比心理有关,许多父母总觉得给孩子买的东西越多越好,并且价格越贵的东西用着越放心,越有面子,结果既给自己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宁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很多孩子在成长中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分,比如乐器或者绘画等,家长可以寻找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来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但在选择特长班时,切记一定要选孩子喜欢的,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李海超(学大教育深圳分公司市场总监):校外教辅机构的本质还是教育,但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在于教辅机构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机构时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同时要适度。
七零后过来人:节约养育有妙招
慧子(13岁孩子妈妈):老话说“省钱才算赚钱”,我家生活比较简朴,在养育孩子上也是精打细算。孩子吃穿用学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办法,合理支配,有限的资金也能发挥大作用。先说吃,一日三餐我尽量自己在家做, 很少给孩子买市面上的加工包装的儿童食品,营养卫生,省钱又放心,孩子现在已经长得比我高了!衣服买的不多,孩子长得快,没穿几次就小了。我也没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玩物丧志,不能让孩子把心思都放在玩上。
浩妈(10岁孩子妈妈):我给孩子花钱有一个原则就是实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坚决不买。现在很多商家都经常搞各类优惠活动,合理选择确实能省不少钱。有些易耗品可以批量购买,享受批发价,再囤着慢慢用。儿子用的很多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的自行车就是小表哥骑过送他的。我还加入了网上的同城妈妈社区,可以以物换物,组团购物,还能共同交流教子心得。我业余喜欢DIY,经常亲手给孩子做衣服、玩具,既别致,又省钱。
吴枚(12岁孩子妈妈):很多家长都花学费送孩子去特长班、培训班,我觉得要看性价比,考虑是否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提升。我给孩子订了几份报纸和杂志,花费不多,既能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又增长知识。另外多利用免费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同样能充实孩子的大脑。
贺宁(9岁孩子爸爸):我几乎不让孩子去室内游乐场玩,可以多去免票公园。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所,空气质量好,做做各种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且花费少。这个暑假我计划了一次远足,带孩子到山区探险,让他增长见闻,锻炼体魄,不需要花太多钱。
养育孩子的支出并没有什么标准,家长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不宜盲目的消费,为孩子投资需要理性。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必艰苦朴素,但反对浪费还是社会一直提倡和弘扬的。另外家庭生活中注意节约,也能借此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