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高靠课堂,学生的有效发展更离不开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适合于本土学校文化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以为有效课堂的建构离不开如下几个维度:
一、科学定位目标
评价一节课效率的高低,目标的达成度是关键。课始,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的主干。由于学习目标是呈现给学生的,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同,设计时应基于学情,对学科特点整体把握;涵盖本节课知识特点、能力培养等,不要面面俱到;不易过长,要简明扼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形式,如问题、一句话、填空题、思维导图等。课末,学习目标可以作为学生总结的方向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依据。
例如教学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引入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法引领课堂
教学应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成为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等,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使自主学习更有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的形式:看例题、读概念、动手操作、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对于高年级学生,或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的课例,可以直接设置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例如,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自学指导:请同学自学P43至P44“练一练”前面的内容,通读教材,画出重点词句,并思考:(1)什么叫比例的项、内项和外项?举例说明。(2)算算例4中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你有什么发现?(3)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呢?(4)完成书上的“试一试”。学生先独立自学,再小组交流。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通读材料,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提纲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理解概念、法则、定理等,为了完成“试一试”,就会认真自觉地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产生直接经验,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也有向课本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机会,补充间接经验,在完善知识认知的同时,体验学法的多样化,更发展了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自学提纲,要涵盖自学内容,自学方法及自学后的要求。可一次自学,也可分多次自学;可通读教材,也可围绕题目看书;可独立找答案,也可小组合作;要设定时间,明确如何检测自学成果等。提纲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不能太多太琐碎。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参与的全员性,促进整体优化。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或者是相对学习经验较少的课例,可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范例引导学生在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探索。
三、互动激活课堂
学生自学,教师面向全体巡视,关注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积极发现生成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虽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应倾向于中等或后进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或易错点,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生生互动式学习,包括组内互动、全班互动。组内互动,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给每一个组员表达、成长的机会。可以规定好每个组员的任务,如:“将小组成员编号,小组内由组长组织,一号同学主讲第一个问题,二号同学主讲第二个问题,依次类推,互相补充,完成问题的解答”。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小组内组长组织,可以请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先发言,其它同学补充、指导,最后组长总结,做到人人过关。”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力量,往往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身边同学,更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表达思路。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同时,也促进了这批孩子的分析、反思和表达能力。
师生互动和全班互动是相互交融的。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动学生讨论、质疑,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要适时鼓励、点拨、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总结学法,最终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课堂气氛,整体优化发展。
当自学的内容单一时,可以整块地汇报交流;当自学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时,可以分块汇报讨论。例如:四年级加法结合律的自学是在交换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且知识点较单一,可以指定一个小组整块汇报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规律等过程。而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自学内容包含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基本性质总结、分数形式的应用、应用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等,知识点多、重难点多,可以采用分块讨论检测,重难点逐个解决的方法。
四、训练成就课堂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少于10分钟。既有在各个知识点教学后的基本练习,也有新课教学完成后的题组练习;可以口答,也可以笔答。课堂练习题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目标达成的检测,以指导下一步教学。因此设计时应注意目的性、层次性、启发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例如: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所有新课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组练习。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必做题:
1、判断:
①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
②如果a×b=c×d,那么a∶c=b∶d。 ( )
③比例的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两个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 )
2、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和■:10
(2)48:24和32:16
(3)1.4:2和0.7:10
3、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能组成的画√,不能组成的画×。
(1)■,■,■和3 ( )
(2)6、4、18和12 ( )
(3)4、5、6和8 ( )
选做题:(两题任选1题完成)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怎么想的?
1.5:3=( ):4 ■=■ 8: ( )=( ):3
2、根据3×6=2×9,你能写出哪些个比例?注意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思考题:给你三个数3、4、6,你能再找一个数让它们能组成比例吗?
题组设计选用了判断、填空、问答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经验,必做题针对本节课的概念理解和判断技能的形成目标进行了低起点、阶梯性的训练,目的性强,选做题和思考题则更具综合性和启发性,各有侧重,难度加大。着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层级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技能,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课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及不同的课堂生成,灵活建构,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和练结合,实现主动、有效地发展。
(黄艳,南京市汉江路小学,210000)
责任编辑:颜莹
一、科学定位目标
评价一节课效率的高低,目标的达成度是关键。课始,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的主干。由于学习目标是呈现给学生的,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同,设计时应基于学情,对学科特点整体把握;涵盖本节课知识特点、能力培养等,不要面面俱到;不易过长,要简明扼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形式,如问题、一句话、填空题、思维导图等。课末,学习目标可以作为学生总结的方向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依据。
例如教学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引入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法引领课堂
教学应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成为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等,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使自主学习更有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的形式:看例题、读概念、动手操作、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对于高年级学生,或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的课例,可以直接设置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例如,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自学指导:请同学自学P43至P44“练一练”前面的内容,通读教材,画出重点词句,并思考:(1)什么叫比例的项、内项和外项?举例说明。(2)算算例4中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你有什么发现?(3)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呢?(4)完成书上的“试一试”。学生先独立自学,再小组交流。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通读材料,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提纲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理解概念、法则、定理等,为了完成“试一试”,就会认真自觉地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产生直接经验,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也有向课本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机会,补充间接经验,在完善知识认知的同时,体验学法的多样化,更发展了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自学提纲,要涵盖自学内容,自学方法及自学后的要求。可一次自学,也可分多次自学;可通读教材,也可围绕题目看书;可独立找答案,也可小组合作;要设定时间,明确如何检测自学成果等。提纲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不能太多太琐碎。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参与的全员性,促进整体优化。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或者是相对学习经验较少的课例,可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范例引导学生在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探索。
三、互动激活课堂
学生自学,教师面向全体巡视,关注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积极发现生成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虽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应倾向于中等或后进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或易错点,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生生互动式学习,包括组内互动、全班互动。组内互动,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给每一个组员表达、成长的机会。可以规定好每个组员的任务,如:“将小组成员编号,小组内由组长组织,一号同学主讲第一个问题,二号同学主讲第二个问题,依次类推,互相补充,完成问题的解答”。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小组内组长组织,可以请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先发言,其它同学补充、指导,最后组长总结,做到人人过关。”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力量,往往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身边同学,更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表达思路。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同时,也促进了这批孩子的分析、反思和表达能力。
师生互动和全班互动是相互交融的。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动学生讨论、质疑,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要适时鼓励、点拨、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总结学法,最终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课堂气氛,整体优化发展。
当自学的内容单一时,可以整块地汇报交流;当自学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时,可以分块汇报讨论。例如:四年级加法结合律的自学是在交换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且知识点较单一,可以指定一个小组整块汇报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规律等过程。而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自学内容包含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基本性质总结、分数形式的应用、应用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等,知识点多、重难点多,可以采用分块讨论检测,重难点逐个解决的方法。
四、训练成就课堂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少于10分钟。既有在各个知识点教学后的基本练习,也有新课教学完成后的题组练习;可以口答,也可以笔答。课堂练习题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目标达成的检测,以指导下一步教学。因此设计时应注意目的性、层次性、启发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例如: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所有新课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组练习。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必做题:
1、判断:
①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
②如果a×b=c×d,那么a∶c=b∶d。 ( )
③比例的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两个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 )
2、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和■:10
(2)48:24和32:16
(3)1.4:2和0.7:10
3、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能组成的画√,不能组成的画×。
(1)■,■,■和3 ( )
(2)6、4、18和12 ( )
(3)4、5、6和8 ( )
选做题:(两题任选1题完成)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怎么想的?
1.5:3=( ):4 ■=■ 8: ( )=( ):3
2、根据3×6=2×9,你能写出哪些个比例?注意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思考题:给你三个数3、4、6,你能再找一个数让它们能组成比例吗?
题组设计选用了判断、填空、问答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经验,必做题针对本节课的概念理解和判断技能的形成目标进行了低起点、阶梯性的训练,目的性强,选做题和思考题则更具综合性和启发性,各有侧重,难度加大。着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层级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技能,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课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及不同的课堂生成,灵活建构,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和练结合,实现主动、有效地发展。
(黄艳,南京市汉江路小学,210000)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