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一名2岁多的孩子晚上出红疹,家长卢先生跑了多家药店都关了门,最后在一家医院,一位女医生问明情况后,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4分钱!2月7日,卢先生在微博上晒出这张处方,并说“孩子吃了药不到半小时疹子就退了”,迅速引起网络热议。
2月7日,网友卢先生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昨天晚上9点多,2岁多的孩子出红疹,像是皮肤过敏。跑了好几家药店都关门了,就步行到稍远的省直三院。在儿童病房,一女医生问明情况后给开了4片扑尔敏。划价时,本想着得好几元,结果是:4分钱!我给1毛,不用找了。这个处方或许不代表什么,但的确让我觉得值得纪念。谢谢医生!
8分钟后,卢先生又对该微博进行翻新,并说:“孩子吃了药不到半小时疹子就退了,求表扬啊。”
当天多家媒体官博陆续转发了这条微博。一时间,“4分钱处方”在微博上掀起千层浪。
赞成的多质疑的少
一张4分钱的处方,突然火了。有网友质疑说:只有开便宜药的医生,才是有良心的医生?有网友从专业角度认为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扑尔敏并不适用,但更多的声音是称赞:这样的医生太难得!不少网友在赞扬这位好医生的同时也在呼唤社会上这样的医生能多一些。
这条微博同时也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朵狗子:我孩子1岁半的时候得了病毒性疱疹。山东青岛胶州市立医院的一位看似仁慈的女大夫给开了190块钱的药。后来我才知道病毒性疱疹是自愈性的口腔疾病,不用服药,几天就好了。这个事让我感慨颇深。
@一个小民:这样的医生值得敬仰,我曾经遇到过几毛钱的药方,当然对医生也是满怀敬意。
@小鱼儿0312:有次胃疼去一家医院,医生给我开了1.2元的药,回去吃了就好了。
为什么药还能零散着开
药价如此便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开的药很少。
卢先生说,当时医生为他孩子开的药只是4片扑尔敏,用一个小纸袋装着。
而现在去医院看病,医生一开都是几盒几瓶,几乎没有分装的。
这种小纸包药,目前在某些小地方还存在,但在城市的医疗机构中已经很少见。谈及小纸包药逐渐淡出市场的原因,郑州金水区总医院原院长周国平把它归结为两点——
首先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看得起病了,法律意识也增强了。药品有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哪类人不适合吃?纸包药里会不会有过期药?等等,当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对这个有了解的欲望时,纸包药的市场便逐渐萎缩了,因为小纸包药没有任何说明,只能听医生交代(编者注:小纸袋装的药也有药名和用法)。其次,从医院方面来讲,成盒卖药又能多赚钱,又能规避风险,何乐而不为?
在周国平看来,这两种因素相互刺激,最终导致了盒装药日益普及,小纸包药逐渐消失。
当事医生:开便宜药是常事
针对网友质疑扑尔敏不适宜小孩一说,当事医生——河南省直三院儿科主任医师秦瑞娟并不认同。
秦瑞娟说,从价格上来说,4分钱的处方确实是她开过的最便宜的一个处方,但她认为,如此低价也只是个例,每一个患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开的药当然也会不一样,便宜的有几毛钱,贵的也有几十元。
在秦瑞娟看来,适合患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她说,自己给病人看病,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来我们这看病的人大多是低收入人群,每次看病,我想的是尽可能让大家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
对于有网友质疑扑尔敏不良反应大,不适宜小孩吃一说,秦瑞娟并不认同,“扑尔敏这种药,新生儿和早产儿不能用,高空作业的人和司机等特殊群体不能用,但是对于2岁多的孩子来讲,是可以用的。量小,孩子很快就会代谢掉。”
医疗界人士:
凭良心、科学开药才是对的
在众多关注的网友中,医疗界人士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有医生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对于一个2岁的低龄儿而言,选择扑尔敏没有原则性错误,但也不值得大张旗鼓宣扬。不能因为医生选择了价格更高但更安全有效的二代和三代药物,就认为是医生的医德有问题。开药便宜与否,真不是一个评价医生好坏的靠谱标准。”
也有医生对此评论:“不该开的药,1分钱也多,该开的药100元也不多(那4分钱的药肯定是该开的,只是为了说明药的价格与是否合理无必然联系)。在门诊,为不少低危患者选择生活方式干预,1分钱的处方也不开。”
有网友则认为:“开便宜药的未必都是好医生,但坏医生都不开便宜药,所以我倾向于相信,愿意给你开便宜药的医生,多数是好医生。”
呼唤小纸包药回归
看到“4分钱处方”时,一些网友称最怀念的是“小纸包药”。
“既便宜又不浪费的事情,为何就不能在医院中多推行呢?”很多网友表示,每次生病过后,家里都会留下许多药,这其中,有很多药还没等到能再发挥作用时,便已迈入过期药行列。
周国平对于网友的这个提议表示很赞同,“如果能推行开,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大量的过期药。”
不过,对于可行性,周国平也表示不是很乐观。
“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信任。”周国平说,几十年前,小纸包药盛行,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因素,另外一个是因为有很好的信任关系,“任何药品都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个患者吃了小纸包药发生了不良反应,患者很容易会把责任推到医生身上。”
在周国平看来,为了规避风险,越来越少的医生再开小纸包药。
此外,他还认为,小纸包药要真正出现,也需要医生能有责任心,否则,一些过期药也确实很容易混入药品队伍中。
目前,一些医院内有些药可以零散买到,这些药大多是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止疼药、治精神失常的药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不能大量服用。
药店情况怎样?按照国家药监局有关规定,零售药店和医院都可以将药品拆零销售。但实际情况是,除了一些小药店还能买到零散药外,绝大多数药店不愿将药拆开销售。
“药品一旦拆开,很难保证给每位顾客一份药品说明书,没有正规说明书,只交代用法用量,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般药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都在药盒上,如果拆开时间长了,可能搞不清生产日期,顾客很可能会买到过期药,这样做对消费者也是不负责的。
(综合《大河报》、中国青年网)
编后:一张小处方,拷问的不仅是医生的医德,是我国医疗改革中所面临的种种顽疾。
“小处方”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当目前“大处方”日益增多时,“小处方”反而难得,这便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这背后,其实是老百姓对目前医院大处方、滥检查等医疗怪象的不满。
花小钱治大病并非不可能。有关部门应该一方面建立保护“小处方”的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对“大处方”的监管,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促进合理用药、科学施治。
用最简单的检查确诊,用最少的钱治好患者,这才是好医生一生的追求。
2月7日,网友卢先生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昨天晚上9点多,2岁多的孩子出红疹,像是皮肤过敏。跑了好几家药店都关门了,就步行到稍远的省直三院。在儿童病房,一女医生问明情况后给开了4片扑尔敏。划价时,本想着得好几元,结果是:4分钱!我给1毛,不用找了。这个处方或许不代表什么,但的确让我觉得值得纪念。谢谢医生!
8分钟后,卢先生又对该微博进行翻新,并说:“孩子吃了药不到半小时疹子就退了,求表扬啊。”
当天多家媒体官博陆续转发了这条微博。一时间,“4分钱处方”在微博上掀起千层浪。
赞成的多质疑的少
一张4分钱的处方,突然火了。有网友质疑说:只有开便宜药的医生,才是有良心的医生?有网友从专业角度认为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扑尔敏并不适用,但更多的声音是称赞:这样的医生太难得!不少网友在赞扬这位好医生的同时也在呼唤社会上这样的医生能多一些。
这条微博同时也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朵狗子:我孩子1岁半的时候得了病毒性疱疹。山东青岛胶州市立医院的一位看似仁慈的女大夫给开了190块钱的药。后来我才知道病毒性疱疹是自愈性的口腔疾病,不用服药,几天就好了。这个事让我感慨颇深。
@一个小民:这样的医生值得敬仰,我曾经遇到过几毛钱的药方,当然对医生也是满怀敬意。
@小鱼儿0312:有次胃疼去一家医院,医生给我开了1.2元的药,回去吃了就好了。
为什么药还能零散着开
药价如此便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开的药很少。
卢先生说,当时医生为他孩子开的药只是4片扑尔敏,用一个小纸袋装着。
而现在去医院看病,医生一开都是几盒几瓶,几乎没有分装的。
这种小纸包药,目前在某些小地方还存在,但在城市的医疗机构中已经很少见。谈及小纸包药逐渐淡出市场的原因,郑州金水区总医院原院长周国平把它归结为两点——
首先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看得起病了,法律意识也增强了。药品有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哪类人不适合吃?纸包药里会不会有过期药?等等,当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对这个有了解的欲望时,纸包药的市场便逐渐萎缩了,因为小纸包药没有任何说明,只能听医生交代(编者注:小纸袋装的药也有药名和用法)。其次,从医院方面来讲,成盒卖药又能多赚钱,又能规避风险,何乐而不为?
在周国平看来,这两种因素相互刺激,最终导致了盒装药日益普及,小纸包药逐渐消失。
当事医生:开便宜药是常事
针对网友质疑扑尔敏不适宜小孩一说,当事医生——河南省直三院儿科主任医师秦瑞娟并不认同。
秦瑞娟说,从价格上来说,4分钱的处方确实是她开过的最便宜的一个处方,但她认为,如此低价也只是个例,每一个患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开的药当然也会不一样,便宜的有几毛钱,贵的也有几十元。
在秦瑞娟看来,适合患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她说,自己给病人看病,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来我们这看病的人大多是低收入人群,每次看病,我想的是尽可能让大家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
对于有网友质疑扑尔敏不良反应大,不适宜小孩吃一说,秦瑞娟并不认同,“扑尔敏这种药,新生儿和早产儿不能用,高空作业的人和司机等特殊群体不能用,但是对于2岁多的孩子来讲,是可以用的。量小,孩子很快就会代谢掉。”
医疗界人士:
凭良心、科学开药才是对的
在众多关注的网友中,医疗界人士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有医生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对于一个2岁的低龄儿而言,选择扑尔敏没有原则性错误,但也不值得大张旗鼓宣扬。不能因为医生选择了价格更高但更安全有效的二代和三代药物,就认为是医生的医德有问题。开药便宜与否,真不是一个评价医生好坏的靠谱标准。”
也有医生对此评论:“不该开的药,1分钱也多,该开的药100元也不多(那4分钱的药肯定是该开的,只是为了说明药的价格与是否合理无必然联系)。在门诊,为不少低危患者选择生活方式干预,1分钱的处方也不开。”
有网友则认为:“开便宜药的未必都是好医生,但坏医生都不开便宜药,所以我倾向于相信,愿意给你开便宜药的医生,多数是好医生。”
呼唤小纸包药回归
看到“4分钱处方”时,一些网友称最怀念的是“小纸包药”。
“既便宜又不浪费的事情,为何就不能在医院中多推行呢?”很多网友表示,每次生病过后,家里都会留下许多药,这其中,有很多药还没等到能再发挥作用时,便已迈入过期药行列。
周国平对于网友的这个提议表示很赞同,“如果能推行开,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大量的过期药。”
不过,对于可行性,周国平也表示不是很乐观。
“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信任。”周国平说,几十年前,小纸包药盛行,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因素,另外一个是因为有很好的信任关系,“任何药品都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个患者吃了小纸包药发生了不良反应,患者很容易会把责任推到医生身上。”
在周国平看来,为了规避风险,越来越少的医生再开小纸包药。
此外,他还认为,小纸包药要真正出现,也需要医生能有责任心,否则,一些过期药也确实很容易混入药品队伍中。
目前,一些医院内有些药可以零散买到,这些药大多是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止疼药、治精神失常的药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不能大量服用。
药店情况怎样?按照国家药监局有关规定,零售药店和医院都可以将药品拆零销售。但实际情况是,除了一些小药店还能买到零散药外,绝大多数药店不愿将药拆开销售。
“药品一旦拆开,很难保证给每位顾客一份药品说明书,没有正规说明书,只交代用法用量,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般药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都在药盒上,如果拆开时间长了,可能搞不清生产日期,顾客很可能会买到过期药,这样做对消费者也是不负责的。
(综合《大河报》、中国青年网)
编后:一张小处方,拷问的不仅是医生的医德,是我国医疗改革中所面临的种种顽疾。
“小处方”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当目前“大处方”日益增多时,“小处方”反而难得,这便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这背后,其实是老百姓对目前医院大处方、滥检查等医疗怪象的不满。
花小钱治大病并非不可能。有关部门应该一方面建立保护“小处方”的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对“大处方”的监管,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促进合理用药、科学施治。
用最简单的检查确诊,用最少的钱治好患者,这才是好医生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