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每次语文课前三分钟,采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为语文课的顺利进行创设良好的氛围,锻炼学生胆魄,而且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前三分钟 活动形式
为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时间,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给语文课带来无限的生机。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轮流让学生上台讲话,要求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看客、听客,讲台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沉沉,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形式,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活动的形式有所不同。七年级上学期,结合全方位感知作文的训练,周一到周五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爱眼日”、“爱耳日”、“爱鼻日”、“爱口日”、“爱手日”等,训练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得在一次课前三分钟“爱眼日”视觉训练中,有个学生说道﹕“我今天见到了板栗包,真的应了一句谜语‘娘穿千针衫,儿穿紫龙袍’。一个板栗包就像一只绿色的小刺猬,它紧紧地抱成团,一动不动……”就这样每周从周一到周五,全班学生调动眼﹑耳﹑口﹑鼻﹑手五种感知工具,全方位地对接触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然后带到课堂上,大家共同分享。那一段时间,每到语文课时,学生总是准备得很充分,“摩拳擦掌”,争先恐后要发言。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写景状物作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些进步与平时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分不开。七年级下学期,因为学生的语言有了积累,所以改变形式,开设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大擂台”活动。周一到周五语文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了“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汉字里的故事”五种讲故事形式。学生在课下,通过报纸、杂志、电脑、手机等途径查找编写好资料,以备在语文课前三分钟展示。有一次,在周四的语文课前,有个学生讲范仲淹小时候,家里穷,每天熬粥,分成两份,早晚各吃一份。晚上学习到深夜,疲倦时用冷水洗脸,赶走疲倦。这个故事讲完后,学生感触很深,长时间沉浸在故事中。我就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本来需要在九年级学习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顺势在那节课上让学生提前学习了。结果学生兴致很高,本来需要两个课时讲解的课文,一节课就轻松讲究。
到了八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于是在上学期,我和学生商量,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了“名人名言赏析”的活动。学生轮流每日展示一则名人名言,让全班学生交流赏析。往往一则名言刚展示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高,心智也随之成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又变成了“名著与我”活动。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争相或借阅或购买。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时,轮流上台的学生说起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透过学生的表述,我了解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理解稍有偏差,我就马上适时引导,“拨乱反正”。如对于《水浒传》中宋江有学生批判,有学生大加赞扬,他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与学生细细分析,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对宋江的形象有了全面的了解。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又因九年级面临中考的特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设置成了“古诗文背诵”活动。即每天有学生在小黑板上提前抄写一篇文章,课堂上集体背诵三分钟。温故而知新,久而久之,学生烂熟于心。如古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学生都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对于中考中的古诗文填空题,学生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得到满分。九年级下学期,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训练,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每日一议”活动。让学生发表对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让学生举实例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不经意间,学生就掌握住了议论文的写法。如关于“世界末日”和“全能神”的热点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了几次,使学生明确了思想,明白了道理。又让学生把课前讨论的内容课下写成小短文。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学生热情很高,吃平安果,送圣诞礼物。在一次课前三分钟讨论“该不该过洋节”时,学生一一列举出西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之处。我趁热打铁,当天的语文课顺势改成了作文课,作文题目就是“中国传统节日PK西方洋节”。后来在作文评改时,一篇篇佳作让我惊喜不已。
根据近几年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情况,我认为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意义非凡。它首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了场景和人文氛围,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新知建构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视野的开阔提供了良好的预设空间,更为学生语言积累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前三分钟 活动形式
为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时间,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给语文课带来无限的生机。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轮流让学生上台讲话,要求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看客、听客,讲台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沉沉,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形式,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活动的形式有所不同。七年级上学期,结合全方位感知作文的训练,周一到周五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爱眼日”、“爱耳日”、“爱鼻日”、“爱口日”、“爱手日”等,训练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得在一次课前三分钟“爱眼日”视觉训练中,有个学生说道﹕“我今天见到了板栗包,真的应了一句谜语‘娘穿千针衫,儿穿紫龙袍’。一个板栗包就像一只绿色的小刺猬,它紧紧地抱成团,一动不动……”就这样每周从周一到周五,全班学生调动眼﹑耳﹑口﹑鼻﹑手五种感知工具,全方位地对接触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然后带到课堂上,大家共同分享。那一段时间,每到语文课时,学生总是准备得很充分,“摩拳擦掌”,争先恐后要发言。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写景状物作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些进步与平时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分不开。七年级下学期,因为学生的语言有了积累,所以改变形式,开设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大擂台”活动。周一到周五语文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了“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汉字里的故事”五种讲故事形式。学生在课下,通过报纸、杂志、电脑、手机等途径查找编写好资料,以备在语文课前三分钟展示。有一次,在周四的语文课前,有个学生讲范仲淹小时候,家里穷,每天熬粥,分成两份,早晚各吃一份。晚上学习到深夜,疲倦时用冷水洗脸,赶走疲倦。这个故事讲完后,学生感触很深,长时间沉浸在故事中。我就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本来需要在九年级学习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顺势在那节课上让学生提前学习了。结果学生兴致很高,本来需要两个课时讲解的课文,一节课就轻松讲究。
到了八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于是在上学期,我和学生商量,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了“名人名言赏析”的活动。学生轮流每日展示一则名人名言,让全班学生交流赏析。往往一则名言刚展示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高,心智也随之成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又变成了“名著与我”活动。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争相或借阅或购买。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时,轮流上台的学生说起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透过学生的表述,我了解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理解稍有偏差,我就马上适时引导,“拨乱反正”。如对于《水浒传》中宋江有学生批判,有学生大加赞扬,他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与学生细细分析,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对宋江的形象有了全面的了解。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又因九年级面临中考的特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设置成了“古诗文背诵”活动。即每天有学生在小黑板上提前抄写一篇文章,课堂上集体背诵三分钟。温故而知新,久而久之,学生烂熟于心。如古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学生都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对于中考中的古诗文填空题,学生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得到满分。九年级下学期,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训练,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每日一议”活动。让学生发表对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让学生举实例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不经意间,学生就掌握住了议论文的写法。如关于“世界末日”和“全能神”的热点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了几次,使学生明确了思想,明白了道理。又让学生把课前讨论的内容课下写成小短文。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学生热情很高,吃平安果,送圣诞礼物。在一次课前三分钟讨论“该不该过洋节”时,学生一一列举出西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之处。我趁热打铁,当天的语文课顺势改成了作文课,作文题目就是“中国传统节日PK西方洋节”。后来在作文评改时,一篇篇佳作让我惊喜不已。
根据近几年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情况,我认为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意义非凡。它首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了场景和人文氛围,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新知建构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视野的开阔提供了良好的预设空间,更为学生语言积累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