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编辑都是“大人”,至少有些镇人,职业里带着一种天生的傲然。看稿不叫“看”,而叫“审”,这么一审二审三审,作者造化如何、书稿的高下,非得一一现出原形。好的编辑,仿佛是眼睛里带尺子的人,这尺子容不得半点伪饰和肤浅。
听说更有编辑中的高人,只消将书稿前后翻动几页,便能品鉴出等级。
回想当年往《文学青年》投稿时,是很怵编辑的,往往把稿子装在信封中,搁放在门房问。拔腿就走。有一次撞到编辑就在门房间,他当着众人拿过稿子当场就“审”起来,上几行,下几行,来来回回翻动,偶尔还投来那么“意味深长”的一瞥。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劫。
不过对编辑还是无限信赖的,假如连他都不说实话了,那这世界上我信谁好呢?
编辑的改稿工夫也是了得,一支改稿毛笔仿佛是吃饭家什。我在1982年调到出版社工作后。总算看见名编辑鲁兵为作者改稿的模样了,这位大才子视力不怎么样,眼镜上一圈一圈荡开来,人称“瞎指挥”,他伏案改稿时鼻尖贴着文稿,像在嗅字似的,再看他加工的稿子,纳鞋底似的,底色已难辨,密密实实的蝇头小字。为了看个真切,我字斟句酌,不一会,只觉两只眼珠快要掉出来了。
编辑这样修改出来的稿子是绝不会署上自己大名的,只是帮作者做嫁衣而已。好的编辑仿佛很死脑筋,那职业是诚实的、无畏的,甚至要带一种可爱的霸气,那种与一切“不雅”过不去的洁癖。容不得书稿还有毛病。在那种严谨的氛围里,没这点与错误有仇的劲头,几乎就不是什么好编辑。
而现在,有所不同了,编辑成群结队往外跑,书要与市场挂钩,经济效益成了最要紧的指标。很多编辑在专业和素养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不久前有一位编辑来约稿,很年轻,未及问明书稿的内容,先摸出计算机。计算书的码洋、版税、签约金什么的,许诺半个月出书,一个字不动。这样的一锤子买卖,简洁得仿佛是在批发水果。他对书稿轻慢的态度怎么受得了?这个稿子,我自己就至少改了三遍,但难免还会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没有像样的编辑来“审”,我还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再说编辑和作者在一起,那种人与人、心与心的非常温暖的对书稿的交流,多享受啊!
编辑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充满前瞻性的行当,总会有令人看不真切的东西,但不讲书的尊严,让书的内容和品质低下,就是“作恶”。现在的有些流行一时的书,疑点更是重重,有价值的书有,但不那么有价值的也很多。而且,反过来了,仿佛操作、概念、装帧变得比书的内容本身重要多了,书的文化舍金量有多少可以不管,书不够,宣传凑,这情景几乎像是唱卡拉OK,闹哄哄的,不用讲公平的,谁拿到话筒,开口就来,如果谁霸着话筒不放,一时间,就只有一个声音了。好听的和不那么中听的你都得听。
我当了28年的编辑,基本上是一个真诚的、喜欢找事做的编辑,当我从纸篓里找到一些被其他编辑抛弃的有价值的文稿,让它们变成铅字时,心里真是有一种傻乎乎的成就感。这几年,我最有成就感的是策划编辑了“淘淘·桃桃”丛书,那是全球华语作家经典儿童文学原创丛书;还有就是主编第五辑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儿童文学卷。从2006年起,我开始为入选篇目作准备。我习惯一边喝菊花茶,一边从中国儿童文学的“抽屉”里寻找大量的有价值的宝藏,虽然收集到的有些书旧得厉害,纸张薄薄的,透出泛黄的本色来,装帧应该说比较简陋,封面的纸质原来就差,有个勉强局促的书脊。手感也不好,这是过去年代我们那些出版物的痕迹。但是看稿的过程非常雅,非常有闲趣,好看的作品就通宵达旦地读,碰到原以为意思不大的作品经过仔细研读,寻看出机巧来就很有成就感。
可是确定入选篇目就难了,因为儿童文学这个时期和以往的任何文学岁月不同,那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峥嵘岁月,它以傲然的盛开的势态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枝奇葩。我必须学会侧重和放弃。最后我找到了一个途径。以《儿童文学选刊》上刊登的作品作为蓝本,我找到了在《儿童文学选刊》工作时间最长的老主编周晓先生和当年的责任编辑张洁小姐,我们各自心藏着挚爱的作品,他们也是那种说起好作品来如数家珍的人,记得对有些难忘的作品,我们之间有惊人的共识。
我为了和他们面谈入选篇目,约他们在一起喝了几次茶,一次我们相约是去喝西式的茶,好像是带点小资气息的地方,英国红茶配着慕司蛋糕什么的,还吃了别的,记得茶具器皿的情调还算正的。
另有一次是相约喝纯中式的茶,在宛平公园的茶座里要了一个单问,地方小小的,有楼台亭阁的感觉,正是春季,从窗外眺望的是小树、大树、花花草草和石头盆景组合的园林。茶香、草香加上书香,纯粹是读书人待的地方,只是茶具一般了,老周就担心这个,特意从家里给我们带了茶具去,人到茶具也到。多好的岁月呀,喝喝茶,会会友,谈谈文学,心里安静的时候,仿佛和蝴蝶一样自在,能听到美妙的花开的声音。那天的绿茶很清澈,颜色正吻合我们谈稿的心情。
另一次我把篇目确定后,先不交给文艺出版社的责编,又和他们两位一起喝茶,是想让他们先过目,他们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令我十分感动。大系的儿童文学卷终于出版了,是非常大气、典雅的一套书。近日来,不断有各路朋友来电说喜欢,我也是把书收在身边当宝贝。我想这是属于编辑真正的幸福。
听说更有编辑中的高人,只消将书稿前后翻动几页,便能品鉴出等级。
回想当年往《文学青年》投稿时,是很怵编辑的,往往把稿子装在信封中,搁放在门房问。拔腿就走。有一次撞到编辑就在门房间,他当着众人拿过稿子当场就“审”起来,上几行,下几行,来来回回翻动,偶尔还投来那么“意味深长”的一瞥。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劫。
不过对编辑还是无限信赖的,假如连他都不说实话了,那这世界上我信谁好呢?
编辑的改稿工夫也是了得,一支改稿毛笔仿佛是吃饭家什。我在1982年调到出版社工作后。总算看见名编辑鲁兵为作者改稿的模样了,这位大才子视力不怎么样,眼镜上一圈一圈荡开来,人称“瞎指挥”,他伏案改稿时鼻尖贴着文稿,像在嗅字似的,再看他加工的稿子,纳鞋底似的,底色已难辨,密密实实的蝇头小字。为了看个真切,我字斟句酌,不一会,只觉两只眼珠快要掉出来了。
编辑这样修改出来的稿子是绝不会署上自己大名的,只是帮作者做嫁衣而已。好的编辑仿佛很死脑筋,那职业是诚实的、无畏的,甚至要带一种可爱的霸气,那种与一切“不雅”过不去的洁癖。容不得书稿还有毛病。在那种严谨的氛围里,没这点与错误有仇的劲头,几乎就不是什么好编辑。
而现在,有所不同了,编辑成群结队往外跑,书要与市场挂钩,经济效益成了最要紧的指标。很多编辑在专业和素养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不久前有一位编辑来约稿,很年轻,未及问明书稿的内容,先摸出计算机。计算书的码洋、版税、签约金什么的,许诺半个月出书,一个字不动。这样的一锤子买卖,简洁得仿佛是在批发水果。他对书稿轻慢的态度怎么受得了?这个稿子,我自己就至少改了三遍,但难免还会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没有像样的编辑来“审”,我还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再说编辑和作者在一起,那种人与人、心与心的非常温暖的对书稿的交流,多享受啊!
编辑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充满前瞻性的行当,总会有令人看不真切的东西,但不讲书的尊严,让书的内容和品质低下,就是“作恶”。现在的有些流行一时的书,疑点更是重重,有价值的书有,但不那么有价值的也很多。而且,反过来了,仿佛操作、概念、装帧变得比书的内容本身重要多了,书的文化舍金量有多少可以不管,书不够,宣传凑,这情景几乎像是唱卡拉OK,闹哄哄的,不用讲公平的,谁拿到话筒,开口就来,如果谁霸着话筒不放,一时间,就只有一个声音了。好听的和不那么中听的你都得听。
我当了28年的编辑,基本上是一个真诚的、喜欢找事做的编辑,当我从纸篓里找到一些被其他编辑抛弃的有价值的文稿,让它们变成铅字时,心里真是有一种傻乎乎的成就感。这几年,我最有成就感的是策划编辑了“淘淘·桃桃”丛书,那是全球华语作家经典儿童文学原创丛书;还有就是主编第五辑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儿童文学卷。从2006年起,我开始为入选篇目作准备。我习惯一边喝菊花茶,一边从中国儿童文学的“抽屉”里寻找大量的有价值的宝藏,虽然收集到的有些书旧得厉害,纸张薄薄的,透出泛黄的本色来,装帧应该说比较简陋,封面的纸质原来就差,有个勉强局促的书脊。手感也不好,这是过去年代我们那些出版物的痕迹。但是看稿的过程非常雅,非常有闲趣,好看的作品就通宵达旦地读,碰到原以为意思不大的作品经过仔细研读,寻看出机巧来就很有成就感。
可是确定入选篇目就难了,因为儿童文学这个时期和以往的任何文学岁月不同,那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峥嵘岁月,它以傲然的盛开的势态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枝奇葩。我必须学会侧重和放弃。最后我找到了一个途径。以《儿童文学选刊》上刊登的作品作为蓝本,我找到了在《儿童文学选刊》工作时间最长的老主编周晓先生和当年的责任编辑张洁小姐,我们各自心藏着挚爱的作品,他们也是那种说起好作品来如数家珍的人,记得对有些难忘的作品,我们之间有惊人的共识。
我为了和他们面谈入选篇目,约他们在一起喝了几次茶,一次我们相约是去喝西式的茶,好像是带点小资气息的地方,英国红茶配着慕司蛋糕什么的,还吃了别的,记得茶具器皿的情调还算正的。
另有一次是相约喝纯中式的茶,在宛平公园的茶座里要了一个单问,地方小小的,有楼台亭阁的感觉,正是春季,从窗外眺望的是小树、大树、花花草草和石头盆景组合的园林。茶香、草香加上书香,纯粹是读书人待的地方,只是茶具一般了,老周就担心这个,特意从家里给我们带了茶具去,人到茶具也到。多好的岁月呀,喝喝茶,会会友,谈谈文学,心里安静的时候,仿佛和蝴蝶一样自在,能听到美妙的花开的声音。那天的绿茶很清澈,颜色正吻合我们谈稿的心情。
另一次我把篇目确定后,先不交给文艺出版社的责编,又和他们两位一起喝茶,是想让他们先过目,他们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令我十分感动。大系的儿童文学卷终于出版了,是非常大气、典雅的一套书。近日来,不断有各路朋友来电说喜欢,我也是把书收在身边当宝贝。我想这是属于编辑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