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班级管理中的“隐形攻击”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说说,怎么回事?这是第几次了?还能数得清吗?”小张老师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呵斥着后面跟着的孩子。还是倩——她已经是办公室的常客了,人长得很俊俏,不犯错误时很活泼大胆,遇到谁都能侃几句,听说还和校长聊过天,就是不愿意写作业,这次估计还是作业的事。
  “机灵灵的个小丫头,怎么就不能好好写作业呢?”张老师摔起了作业本,又发火了。
  孩子似乎已经习惯了,不惊不颤,低着头,两只手来回地搓着。
  “把作业本拾起来!到那边趴着做,做不完不准回家!”小张直接执行老一套的惩罚,接着又和我们唠叨起来,还是那样气愤。
  倩依旧是慢吞吞地写着,神情自若,时不时还朝我们看几眼,跟个没事人一样。每次在办公室里,她也都能按要求完成,只是特别慢,经常要拖到老师下班以后。
  博,年级里出名的“小霸王”,专做一些出奇搞怪的坏事。在女同学身上画画,偷同学文具,在校园内外搞破坏,没有一天能闲着。家长被请来是常事,当众被训斥责骂也不可避免。和倩比较相似的是,在接受批评教育时,无论老师怎样生气发火,人家就是一声不吭,保证写了一打,可事后依然我行我素。
  在心理咨询师群里聊到了“隐形攻击”的话题。在人的潜意识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但是在失衡的人际关系中,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此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这,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什么两样。
  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是绝对强势的一方,学生一旦被批评也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那些作业,我相信倩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的,每次在办公室她确实都做到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博却不守信。在他的心里,一定清晰地知道那些行为是错误的,会遭到批评甚至是惩罚。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怒老师,让你暴跳如雷,何尝不是一种隐形攻击呢?孩子似乎也在你无奈之后的妥协中寻求到了一种心理的平衡。
  隐形攻击在师生关系中发生是需要警觉的,它暴露了师生关系出现严重的偏斜,也提醒着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去攻击孩子,同时又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压抑他们的愤怒。别让我们的“好心”太暴力,给孩子一个通畅的情感疏通渠道,让孩子对我们的“爱”心服口服。
  编辑:蔡€E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