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建筑埋置在土中,皆不同程度地受到地下水或土体中水分的作用。一方面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有着渗透作用,而且地下建筑埋置越深,渗透水压就越大;另一方面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时会对地下建筑造成一定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因此,地下建筑应选择合理有效地防水措施,以确保地下建筑的安全耐久和正常使用。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中采用的防水方案有防水混凝土结构和表面防水层。在这里我着重讨论一下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防水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满足设计对地下建筑的抗渗要求,达到防水的目的。防水混凝土防水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一种主要方法。
普通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是通过控制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的施工质量,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消除空隙间的连通,最后达到防水要求。
原材料
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要求抗水性好、泌水小、水化热低,并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细骨料要求颗粒均匀、圆滑、质地坚实,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砂的粗细颗粒级配适宜,平均粒径0.4mm左右。
粗骨料要求组织密实、形状整齐,含泥量不大于1%。颗粒的自然级配适宜,粒径5~30mm,最大不超过40mm,且吸水率不大于1.5%。
制配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摻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
砂率宜为30%~40%,泵送时可增至45%;
灰砂比宜为1:1.5~1:2.5;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大于50mm。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缓凝时间宜为6~8h;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有机或无机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组成,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由于外加剂种类较多,各自的性能、效果及适用条件不尽相同,故应根据地下建筑防水结构的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有效地防水外加剂。常用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有:
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
加气剂防水混凝土;
减水剂防水混凝土;
氯化铁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施工
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注意:
保持施工环境干燥,避免带水施工;
模板支撑牢固、接缝严密;
防水混凝土浇筑前无泌水、离析现象;
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防水结构处理
(1)施工缝处理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贯穿铁件处理
地下建筑施工中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穿过底板的基坑围护结构等,均是贯穿防水混凝土的铁件。由于材质差异,地下水分较易沿铁件与混凝土的界面向地下建筑内渗透。为保证地下建筑的防水要求,可在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铁片,延长渗水路径、减小渗水压力,达到防水目的。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中采用的防水方案有防水混凝土结构和表面防水层。在这里我着重讨论一下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防水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满足设计对地下建筑的抗渗要求,达到防水的目的。防水混凝土防水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一种主要方法。
普通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是通过控制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的施工质量,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消除空隙间的连通,最后达到防水要求。
原材料
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要求抗水性好、泌水小、水化热低,并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细骨料要求颗粒均匀、圆滑、质地坚实,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砂的粗细颗粒级配适宜,平均粒径0.4mm左右。
粗骨料要求组织密实、形状整齐,含泥量不大于1%。颗粒的自然级配适宜,粒径5~30mm,最大不超过40mm,且吸水率不大于1.5%。
制配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摻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
砂率宜为30%~40%,泵送时可增至45%;
灰砂比宜为1:1.5~1:2.5;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大于50mm。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缓凝时间宜为6~8h;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有机或无机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组成,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由于外加剂种类较多,各自的性能、效果及适用条件不尽相同,故应根据地下建筑防水结构的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有效地防水外加剂。常用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有:
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
加气剂防水混凝土;
减水剂防水混凝土;
氯化铁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施工
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注意:
保持施工环境干燥,避免带水施工;
模板支撑牢固、接缝严密;
防水混凝土浇筑前无泌水、离析现象;
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防水结构处理
(1)施工缝处理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贯穿铁件处理
地下建筑施工中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穿过底板的基坑围护结构等,均是贯穿防水混凝土的铁件。由于材质差异,地下水分较易沿铁件与混凝土的界面向地下建筑内渗透。为保证地下建筑的防水要求,可在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铁片,延长渗水路径、减小渗水压力,达到防水目的。